三、脑和脑神经

(一)脑

脑位于颅腔内,由脑干、间脑、小脑及端脑(左右大脑半球)组成。 1.脑干脑干是脊髓向颅腔内延伸的部分。它下端在枕骨大孔处与脊髓相

连,上端与间脑相接被大脑两半球所覆盖,它的背侧与小脑相连。脑干自下而上又可分为延髓、脑桥、中脑三段(有人主张将间脑也列入脑干的范围)。

  1. 脑干的外形:见图 3-64,65。

延髓延髓腹面的上方以一横沟与脑桥为界,它的下半部与脊髓外形相似,沿中线两旁,有一对纵行隆起,称为锥体。锥体外侧有橄榄体,内有下橄榄核。锥体和橄榄体之间有舌下神经自此出脑。在延髓的侧面、橄榄体的背侧,从上到下有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副神经。延髓的背面,其下部与脊髓相似。其上部,由于中央管开放为第四脑室,它与脑桥背面共同形成宽大的第四脑室底,第四脑室向下通脊髓中央管,向上通中脑水管。

脑桥脑桥的腹侧面是阔的隆起,称为基底部,脑桥基底部向外逐渐变窄, 称为脑桥臂。背面与小脑相连。脑桥臂与基底部之间有三叉神经根。脑桥与延髓交界处,由内到外有外展神经,面神经和位听神经根。

中脑中脑的腹侧有一对纵行隆起,称为大脑脚,内有粗大的纵行纤维通过。动眼神经由大脑脚内侧发出。中脑背面有两对丘形隆起,称为四叠体, 上方一对称为上丘,下方一对称为下丘。滑车神经在四叠体下方发出。中脑内的管腔为中脑水管,与上方的第三脑室和下方的第四脑室连通。

  1. 脑干的内部结构:与脊髓相似(图 3-66,

    67),亦由灰质和白质组成。但脑干中的灰质由于被纵横的纤维所贯穿,而形成团状或柱状,称为脑神经核,分散在白质中。脑神经核一般多位于中脑水管和第四脑室的腹侧, 按其功能可分为躯体感觉核、内脏感觉核、内脏运动核及躯体运动核。脑神

经运动核发出运动纤维,脑神经感觉核接受感觉纤维。脑干内各脑神经核的位置大致与各脑神经根在脑干附着的高低顺序相对应。第 3~4 对脑神经核位于中脑;第 5~8 对脑神经核位于脑桥;第 9~12

对脑神经核位于延髓。脑干的灰质除了脑神经核以外,还有很多与上、下行的传导束相关连的神经核,它们具有特定的功能或在传导通路中起中继作用。例如:延髓内的薄束核与楔束核,则为薄束与楔束的中继核。中脑还有上丘核与下丘核,分别为视觉与听觉的反射中枢(图 3-68)。

脑干的白质中有重要的上行、下行传导束,白质多位于脑干的腹侧与外侧。上行传导束(如脊髓丘脑束、内侧丘系)将传入(感觉)神经冲动自脊髓向上传至脑干、小脑和大脑皮层;下行传导束,将神经冲动由上向下传至效应器,其传导方向与上行传导束相反。

脑干的网状结构在脑干内除了上述脑神经核、中继核和传导束外,还有很多纵横交错的神经纤维和散在的神经核团,它们共同构成网状结构。脑干的网状结构和中枢神经系统各部有广泛的联系(有关网状结构与各部的联系见下面的感觉投射系统段)。

  1. 间脑间脑(图 3-69)位于中脑上方,两大脑半球之间,大部分被大脑半球所覆盖,并与两半球紧密连接。两侧间脑之间为一狭小的腔隙,称为第三脑室,第三脑室下通中脑水管,其前上方两侧借室间孔与左右大脑半球内的侧脑室相通。间脑主要分为丘脑与下丘脑。
  1. 丘脑:位于间脑的背部,是一对卵圆形的灰质块,被“Y”形的白质纤维分为前核群(与内脏活动有关),内侧核群和外侧核群(全身的浅、深感觉的上行传导束终止于此核的腹后部分)。在丘脑的后下方有一小突起, 称为内侧膝状体,为听觉的皮层下中枢。其外侧另有一突起,称为外侧膝状体,为视觉的皮层下中枢。除嗅觉外,各种感觉传导束都在丘脑内更换神经元后,才能投射到大脑皮层的一定部位,所以丘脑是皮层下感觉中枢。一侧丘脑受刺激,可出现对侧半身感觉过敏或疼痛。若一侧丘脑损伤,可出现对侧半身感觉消失。

  2. 下丘脑(即丘脑下部):位于丘脑的前下方,包括第三脑室侧壁下部和底的一些灰质核团。下丘脑的前下方有视神经会合而成的视交叉,后方有一对小突起,称为乳头体。视交叉与乳头体之间为灰结节,向下以漏斗与脑垂体连接。垂体是一圆形小体,为重要的内分泌腺。通常将下丘脑由前向后分为 3 个区,各区都包含许多核团,其中大多数都无明显的界线。

下丘脑核团可概括如下:

 视上核

视 上 区

  室旁核

 腹内侧核

下丘脑结 节 区

 背内侧核

 下丘脑后核

乳头体区

  乳头体核

视上区位于视交叉的上方,结节区位于漏斗的后方,乳头体区位于乳头体部。下丘脑是皮层下植物性神经的高级中枢,与内脏活动有密切关系。

  1. 小脑 小脑(图 3-70)位于延髓与脑桥的背侧。两侧膨隆的部分称为小脑半球;中间较窄的部分称为小脑蚓部。小脑的结构与脊髓、脑干不同, 其外表为灰质,称为小脑皮层。皮层的深部是白质,在白质内还藏有灰质核团。小脑通过一些纤维束与脑干相连,并进一步与大脑、脊髓发生联系。根据发生、功能和纤维联系,可将小脑分为三叶:①绒球小结叶(古小脑);

②前叶(旧小脑);③后叶(新小脑)。

  1. 大脑 大脑(图 3-71)主要包括左、右大脑半球,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分。人类的大脑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思维和意识的器官。

大脑半球的外形和分叶 左、右大脑半球由胼胝体(见下文)相连。半球内的腔隙称为侧脑室,它们借室间孔与第三脑室相通。每个半球有三个面, 即膨隆的背外侧面,垂直的内侧面和凹凸不平的底面。背外侧面与内侧面以上缘为界,背外侧面与底面以下缘为界。半球表面凹凸不平,布满深浅不同的沟和裂,沟裂之间的隆起称为脑回。背外侧面的主要沟裂有:中央沟从上缘近中点斜向前下方;大脑外侧裂起自半球底面,转至外侧面由前下方斜向后上方。在半球的内侧面有顶枕裂从后上方斜向前下方;距状裂由后部向前连顶枕裂,向后达枕极附近(见图 3-69,71)。这些沟裂将大脑半球分为五个叶:即中央沟以前、外侧裂以上的额叶;外侧裂以下的颞叶;顶枕裂后方的枕叶以及外侧裂上方、中央沟与顶枕裂之间的顶叶;以及深藏在外侧裂里的脑岛。

另外,以中央沟为界,在中央沟与中央前沟之间为中央前回;中央沟与中央后沟之间为中央后回。

大脑半球的内部结构是:

  1. 灰质:覆盖在大脑半球表面的一层灰质称为大脑皮层,是神经元胞体集中的地方。这些神经元在皮层中的分布具有严格的层次,大脑半球内侧面的古皮层分化较简单,一般只有三层:①分子层;②锥体细胞层;③多形细胞层。在大脑半球外侧面的新皮层则分化程度较高,共有六层:①分子层(又称带状层);②外颗粒层;③外锥体细胞层;④内颗粒层;⑤内锥体细胞层

(又称节细胞层);⑥多形细胞层(图 3-72)。

皮层的深面为白质,白质内还有灰质核,这些核靠近脑底,称为基底核

(或称基底神经节)。基底核中主要为纹状体。纹状体由尾状核和豆状核组成。尾状核前端粗、尾端细,弯曲并环绕丘脑;豆状核位于尾状核与丘脑的外侧,又分为苍白球与壳核。尾状核与壳核在种系发生(即动物进化)上出现较迟,称为新纹状体,而苍白球在种系发生上出现较早,称为旧纹状体。纹状体的主要功能是使肌肉的运动协调,维持躯体一定的姿势(图 3-73)。 (2)白质:在大脑皮层的深面,由大量神经纤维组成,其中包括大脑半球

内的回与回之间、叶与叶之间和两半球之间以及皮层与皮层下各级脑之间的上、下联系的神经纤维。脑就是通过这些神经纤维的联系来完成其重要功能的。主要的白质联系纤维有:

  1. 胼胝体:在两半球间的底部,是联系左、右半球的大量横行连合纤维

(图 3-74)。

  1. 内囊

    是位于丘脑、尾状核与豆状核之间的上、下行纤维,其中含有皮质延髓束、皮质脊髓束、丘脑皮质束以及视觉、听觉传导束(即视放射与听放射)等。因此,内囊是大脑皮层与下级中枢联系的“交通要道”(图 3-74)。当一侧内囊出血,血块压迫内囊纤维束时,就会出现严重的功能障碍,

如压迫皮质脊髓束及丘脑皮质束时,可引起对侧半身的肢体运动和对侧半身感觉障碍。

  1. 边缘系统 见第 11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