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枢神经递质

中枢神经系统内的递质可分为四类:乙酰胆碱、单胺类、氨基酸类和肽类。

  1. 乙酰胆碱 脑内许多部位存在乙酰胆碱递质系统。由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支配骨骼肌接头处的递质是乙酰胆碱,因此其分支与闰绍细胞形成的突

触联系的递质也是乙酰胆碱。当前角运动神经元兴奋时,一方面直接传出, 引起骨骼肌收缩,另一方面经过侧支兴奋闰绍细胞;由于闰绍细胞是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它的活动可返回抑制前角运动神经元,从而使骨骼肌的收缩能及时终止。

在特异感觉传入途径中,丘脑后外侧核的神经元与大脑皮层感觉区之间的突触传递,脑干网状结构中的某些神经元之间,边缘系统的海马以及大脑皮层内部均有乙酰胆碱突触传递。乙酰胆碱在这些部位的作用主要是兴奋神经元的活动,传递特异感觉,提高大脑皮层的觉醒状态,以及促进学习与记忆等活动。

纹状体内也有乙酰胆碱系统。尾核内有丰富的乙酰胆碱,同时在尾核、壳核和苍白球内有许多对乙酰胆碱敏感的神经元。纹状体内的乙酰胆碱递质系统主要参与锥体外系运动功能的调节。

  1. 单胺类 包括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 5-羟色胺。

多巴胺主要由中脑黑质的神经元合成,沿黑质-纹状体纤维上行到纹状体,调节躯体运动功能。

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主要位于脑桥的蓝斑以及延髓网状结构的腹外侧部分。它的上行纤维投射到大脑皮层等部位,对大脑皮层的神经元起兴奋作用,维持皮层的觉醒状态。

5-羟色胺的神经元位于中缝核内,其上行纤维投射到边缘前脑、大脑皮层等部位;它的功能与情绪生理反应、睡眠的发生有关。

  1. 氨基酸类 主要有谷氨酸、甘氨酸与γ- 氨基丁酸(GABA)。

谷氨酸在大脑皮层和脊髓背侧部分含量较高。它可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因此是兴奋性递质。谷氨酸可能是感觉传入粗纤维的神经递质,也是大脑皮层神经元的兴奋性递质。

甘氨酸可使突触后膜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因此是抑制性递质。脊髓前角内闰绍细胞的轴突末梢可能就是释放甘氨酸从而对前角运动神经元起抑制作用的。

γ-氨基丁酸也是抑制性递质,在大脑皮层与小脑皮层中含量较高,而纹状体-黑质的投射纤维也是释放γ-氨基丁酸的。

  1. 肽类 早已知道神经元能分泌肽类物质,例如升压素、催产素、调节腺垂体活动的多肽等。这些肽类物质分泌后,要通过血液循环才作用于效应细胞,因此称为神经激素。现在知道这些肽类物质,在神经系统内也能作为递质而发挥生理作用。脑内还有吗啡样活性的多肽,称为阿片样肽。阿片样肽包括β-内啡肽、脑啡肽和强啡肽三类。脑内还有胃肠肽存在,例如胆囊收缩素、促胰液素、胃泌素等,它们也可能具有递质的作用。此外,P 物质是十一肽,可能是背根传入细纤维释放的兴奋性递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