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散热的调节

  1. 皮肤血管运动 皮肤温在调节散热中起主导作用,而皮肤温的高低决定于皮肤血流量的大小。皮肤微循环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静脉丛和大量动- 静脉吻合枝等,使皮肤血流量可以在很大范围内变动。皮肤和皮下组织导热性小,起着隔热层作用。

皮肤血管的舒缩主要是由于环境的温度变化,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而引起的反射性活动。体温调节机构通过交感神经控制血管的口径。如在寒冷环境中,交感神经紧张性增加,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皮肤温下降, 散热量减少。当皮肤血管收缩到最高程度时,皮内几乎无血。在温热环境中, 则起相反变化,散热量增加。

  1. 汗腺分泌 汗腺活动受热刺激而加强,分泌出大量汗液。汗液的成分主要是水(99%),还有少量的 NaCl,尿素和乳酸等物质。可由温热刺激引起的发汗,称为温热性出汗,这种出汗全身到处可见。由情绪紧张和恐惧等精神因素引起的发汗,称为精神性发汗。其汗液主要见于头额、手掌和足底, 它的散热作用小。在劳动或运动时,这两种类型发汗经常混合出现。

汗腺的分泌受神经和体液因素的双重调节。发汗是反射性活动,外周和中枢感受器接受温热刺激和精神因素的刺激均可引起发汗。下自脊髓上到大脑皮层都有发汗中枢,但其主要中枢位于下丘脑。它与其他植物性神经机能

相联系而进行体温调节。运动、睡眠和用解热药以后,发汗中枢兴奋性增高。运动时皮肤血流量增加也可以使汗腺分泌增强。汗腺受交感神经支配,其节后纤维属胆碱能纤维。

体液因素与某些药物对发汗也有重要影响。注射乙酰胆碱或毛果云香碱可引起发汗,阿托品可抑制汗腺分泌。肾上腺素可以加强乙酰胆碱对汗腺的刺激分泌作用。同时,汗腺细胞分泌汗液时,可释放一种激肽原酶,此酶作用于组织液中的激肽原(一种球蛋白),使其变成缓激肽(图 9-4)。缓激肽能使汗腺和皮肤的小血管舒张,增加皮肤血流量,从而加强散热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