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量敌用兵打歼灭战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敌我力量的对比,长期处于敌

强我弱的状况,我军要粉碎强大敌人不断的进攻,站稳脚跟,使根据地得到巩固和扩大,必须不断消灭敌人,壮大自己。因此,贺龙强调在组织战役战斗时,反复权衡利弊得失,根据敌我力量决定进退;对决定要打的仗,必须集中兵力,英勇顽强地去歼灭敌人。

  1. 量敌用兵,视情进退

贺龙指挥作战,胆大心细,不打无把握之仗。早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他在湘鄂西率领幼小的红军与强大的敌人作战时,总是千方百计的趋利避害,采用“旋磨子,转圈子”的战术,先把敌人转得昏头转向,磨得精疲力竭,尔后伺机将其歼灭。他在给党中央的报告中说:“我们的战术,也同朱、毛方面红军所指示的军事原则一样⋯⋯当视敌我力量,斟酌或进或退, 自当随机应变”,(93)决不冒险。由此可见。贺龙虽然当时远离党中央,联系困难,但他采用的军事原则,与中央红军基本上是一致的。

  1. 英勇顽强,灵活机动

贺龙反复教育部队指战员,打仗是与敌人进行的生死搏斗,你不消灭敌人,敌人就要消灭你。所以,在打仗时,为了消灭敌人,必须要有顽强的战斗作风。“但顽强也不应当理解为死打硬仗,而是机动的不屈不挠的消灭敌人。”(94)就“象下象棋,卒子过了河,总要想办法啃掉几个敌人,不能叫敌人吃掉我们”。(95)必须要机动灵活地消灭敌人。“就是说,在战斗中, 要用灵活的战术,顽强的打击敌人,消灭敌人。”(96)在首长总的意图下灵活的完成任务。

  1. 集中兵力,打歼灭战

贺龙常说,对敌人要狠,不能客气,对他们就是要“野蛮”才好。(97) 对敌人狠,就是要用拳头去打,打下去要使敌人抬不起头来,要砸碎它。贺龙讲的要“砸碎敌人”,就是要打歼灭战的思想。他讲的“拳头”,就是强调必须集中兵力:一要善于把自己分散的兵力迅速收拢,握成强有力的拳头, 在战役战斗中形成对敌人的优势,这是打歼灭战的前提。二要在兵力部署上对敌人形成四面包围和连续包围的态势,使其无法突围逃跑;如一次包围不能消灭时,可故意放开一个口子,将敌放到我预设战场,再次将其包围歼灭。在陈家河战斗中,我 2、6 军团以 11 个团对付敌人 1 个旅;齐会和甄家庄战斗中,我军都是集中了七个多团的绝对优势兵力,对付日军的一个大队,采用四面包围和连续包围的方法将敌人歼灭的。三要善于使用主力部队。贺龙对部队情况、指挥员的特点等都十分清楚,能根据不同情况,使用不同的部队。他总是把能打硬仗、恶仗、作风好,战斗力强的主力部队掌握在手中, 用在对战局起决定性影响的关键时刻和关键方向上,有时在战斗开始就投入战斗,用以打开局面;有时作预备队,在适当时机再参加战斗,以稳定战局或解决战斗。贺龙还十分注意通过实战锻炼,以老部队带新部队等方法,不断扩大和建设新的主力部队,以适应战争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