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打大规模的歼灭战要以解放区作依托

解放战争初期,粟裕关于坚持内线作战的建议中,就有依托解放区作战的内容。到解放战争中期,又经过内线作战与外线出击的实践,他的这一思想就更加成熟,他说,目前作战完全没有根据地作依托,困难太大。

1947 年 6 月底和 7 月初,向国民党军展开了战略进攻,到 1947 年底, 晋冀鲁豫野战军、太岳兵团和华东野战军主力,纵横驰骋于江淮河汉地区, 打败了敌人在中原战场的全面防御体系,迫使国民党军陷于被动地位。但国民党军队仍占有一定的优势,其战略部署的重点仍放在大别山区。在这一地区活动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因长期在无后方依托的条件下连续行军作战,处境相当困难。华东野战军主力及太岳兵团同敌人形成拉锯状态,处境也比较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军委为了改变中原战局,发展战略进攻, 于 1948 年 1 月给粟裕发来电示,其主要内容是为了迫使敌人改变战略部署,

吸引敌军 20 至 30 个旅回防江南,确定华东野战军外线兵团中的 3 个纵队由他率领渡长江南进,以半年至一年的时间,以跃进的方式分几个阶段进入闽浙赣边,使敌完全处于被动地位,要粟裕把对这次行动的具体设想和筹划情况报告中央军委。

粟裕接此指示后,一方面率 3 个纵队于 3 月中旬北渡黄河进入濮阳地区, 积极作渡江南进的准备;一方面集中精力研究如何贯彻中央军委的这一战略意图,主要是权衡渡江作战还是集中兵力在中原作战更有利于改变中原的战局。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研究和反复思考,粟裕得出结论:大兵团背靠老解放区作战,比渡江作战更有利于改变中原战局。于是,4 月中旬粟裕将意见电报中央军委,后又奉中央指示与陈毅一起到城南庄向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当面汇报,建议 3 个纵队暂不过江,集中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主力,背靠晋冀鲁豫和山东解放区,在中原的黄淮地区打几个大规模歼灭战,这一建议的主要根据是:在中原的黄淮地区作战,一是背靠山东和晋冀鲁豫老解放区,可以及时得到大批人力物力的支援,能较好的安置和治疗伤病员;二是中原新解放区党的工作和政权工作,已有初步基础,军民关系密切,已有一定的支援战争的力量;三是 3 个纵队不渡江南进,留在中原,就可以集中兵力打大歼灭战,而且中原黄淮地区地形开阔,敌防守的城市、要点较多,便于我以积极的行动调动敌人,打大歼灭战的条件正在成熟。如 3 个纵队渡江南进,虽可给敌以威胁和牵制,但国民党军在中原战场上的主力美械重装备师和桂系部队,不会随我军南进而去打游击,预期的战略目的难以达到。相反,3 个纵队渡江进入新区,却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困难:一是“我大兵团

进入新区,远离后方作战,不仅在群众与地方工作上,得不到较好的配合, 行动上不易保守秘密,往往丧失战机,而且由于补给困难与不及时,以及伤病员之安插,亦大大影响各级指挥员决心的贯彻和下级指战员战斗勇气的发挥。”(67)二是“华野现有装备在无正常补给情况下,不仅不能发挥其作战能力,旦在某种情况下重装备却变成了拖累。如不要这些重武器,则在敌人筑城能力较强的现状下(敌人四小时即可完成地堡群),不仅难以速决,甚至不可能攻克。”(68)三是“大兵团在新区运动,最严重的事为粮食问题, 敌我往返拉锯,双方均须寻求大量粮食,形成与民争食(新区地方工作很难供给大军粮草)。如是每个连队每天都向群众要粮(因情况等关系,很难完全做到统筹),侵犯了群众利益,更影响到群众之发动。”(69)四是“虽然我军能于运动中疲劳消耗敌人,但自己已减员不少(伤病人员无较安全后方多遭损失或不能归队),长此以往似不合算。如以兜圈子中付出的巨大减员, 作为有后方依托打歼灭战的伤亡,则每一万人的减员,至少可歼灭敌人一个主力师,如是对战局较有利。”(70)党中央和毛泽东在听了粟裕的当面汇报后,当即批准了粟裕的建议,并根据这个建议,再次对南线的作战方针作了调整和改变。这一重大战略决策,不但取得了豫东战役的胜利,改变了中原和华东的战略态势,为拉开战略决战序幕的济南战役创造了条件,而且“构成了以后淮海战役设想的最初蓝图。”(71)

六 对未来反侵略战争初期作战方法的探索

建国以后,粟裕在军委、总参谋部和军事科学院工作期间,时刻注意世界各国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发展情况,并与我国的客观实际相结合,对未来反侵略战争的性质、特点和作战方法,对国防现代化建设,都作了长期的孜孜不倦地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