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穷人要翻身,必须抓枪杆子

贺龙的青少年时期,中国正处于风云变幻的动荡年代。中国的老百姓, 面临着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因此,贺龙从他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所见所闻,很早就认识到了抓枪杆子的重要性。但他这个认识,有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逐步发展过程。

为了穷人拉队伍,劫富济贫。这是贺龙在旧民主主义时期的思想。他认为,广大穷苦百姓要过上好日子,只有起来造反,打倒贪官污吏和土豪劣绅, 赶走帝国主义,否则就没有穷人的活路。要造反,就一定要抓枪杆子,拉自己的队伍。还在他十四、五岁的时候,就向伙伴们提出:“我们要搞刀枪, 打皇帝,才有饱饭吃。”(4)后来他接受了孙中山的革命思想。于 18 岁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并积极参加革命活动。1916 年初和 3 月,他组织湘西万人暴动和“两把菜刀起义”,拉起了一支讨袁民军。他专门反对帝国主义,贪官污吏,打击土豪劣绅,惩治恶霸地主,保护穷人。他说:“以前我是一把菜刀起家的。是为穷人打不平,我专于劫富济贫的事,我的理想是让大家富裕。”(5)所以,他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他根据老百姓要求, 杀了桑植县的大恶霸朱海珊。他任建国川军第 1 师师长兼澧州镇守使时,充分利用他掌握的军政大权,废除苛捐杂税,惩办贪官污吏,打击不法奸商, 限制物价,修筑道路,开办学校,恢复“九澧贫民工厂”,解决失业问题等, 为百姓办了大量好事。上海“五一一卅”惨案发生后,他亲自致电声援上海和长沙的工人、学生的反帝爱国运动,并捐款三千大洋资助受伤工人。他直接支持津市澧州商民,抵制日货、日商的义举,严词驳斥日本驻长沙领事馆关于澧州驻军违反“通商条约”,不“保护外侨”的指责。驳回了赵恒惕要求迅速查处的“训令”。由于贺龙高举反帝反封建的旗帜,为穷人办事,所以他得到老百姓的爱戴和拥护,部队也从“两把菜刀起义”时的二十几个人,

发展到北伐战争时的一个军,成为当时国民革命军中的重要力量。贺龙作为著名的左派将领而闻名于世。所以,大小军阀怀着不同目的,以不同的方式对待贺龙和他的部队。湖南军阀赵恒惕攻击他“无法无天”,曾派大军围攻, 企图消灭他;汪精卫既想利用他,又想伺机除掉他;蒋介石企图以高官厚禄利诱他。贺龙不怕威胁,不受利诱,注意斗争策略,善于利用矛盾,巧妙机智地与他们周旋,躲过了赵恒惕、汪精卫和蒋介石等对他的明枪暗箭,为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准备了一支革命的武装力量。

建立人民的武装,为穷人打天下。这是贺龙加入共产党后,在马列主义革命理论指导下,由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有了明确的革命目标, 对抓枪杆子,建立人民武装之目的和重要意义,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一个飞跃。1927 年 7 月,广东国民政府宣布北伐。不久,国民革命军政治部派周逸群率宣传队到贺龙部队,开展宣传工作。贺龙知道周逸群是共产党员,就主动接近他;周也知道贺龙是革命军中的左派将领,也积极向他宣传马列主义和共产党的主张。贺龙听后,觉得还是马列主义和“共产党的主张好”,他说“我贺龙找真理,找个好领导,找了半辈子,现在总算找到了。” (6)真正认识到过去的劫富济贫不等于革命,要想大家富裕,“必须依靠大家的力量,只依靠个人或少数人的力量是做不到的。”(7)从此,贺龙认定只有按马列主义和共产党的主张办,才能真正实现穷苦百姓的彻底解放,中国才有希望,所以他坚决跟共产党走,在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广大工农革命群众白色恐怖的情况下,使贺龙进一步认清了蒋、汪等国民党右派的反动本质,更加坚定了他的革命立场,毅然同国民党反动派彻底决裂,无条件地把他的 20 军交给共产党指挥,参加领导了南昌起义。南昌起义失败后,贺龙清醒的认识到,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8)将是长期的、艰巨的。因此必须建立一支由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所以,贺龙主动向党请命,回湘西拉队伍。他说“还是枪杆子重要”,有了枪杆子,“少数可以变成多数”。(9)为此,他与周逸群等十多个人回到湘西后,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以一往无前的气概, 克服了各种艰难和挫折,终于创建了红 2 军团。后来与红 6 军团会合,发展

成为红 2 方面军,成了红军的三大主力之一。抗日战争时期被编为八路军 120 师,解放战争时期发展为第一野战军,为中国的独立,人民的解放作出了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