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准确判断时局发展,是制定与执行正确的军事战略的首要条

陈毅认为,正确的军事战略的制定与执行,依赖于对整个政治形势作出

正确的分析与判断。又说:“马克思列宁主义对于局势的发展的论断的准确性,是取得领导群众的首要条件。”(21)因而他一贯地重视对政治形势的分析。这方面的例证是很多的:

1927 年 10 月,他协同朱德率领南昌起义军余部由闽粤赣边境向湘南挺进时,孤军转战,长途跋涉,敌军紧追不舍,部队得不到休息和补充,减员日众,已临最后溃散的绝境,朱德及时向大家指出:只要坚持斗争,革命是有希望的。蒋、桂战争一定要爆发,蒋、冯战争也一定要爆发,军阀不争地盘是不可能的,争地盘就要打仗,他们一打,那时候我们就可以发展了。陈毅十分赞成这个分析,号召大家拥护朱军长的领导,果然一个月后,湘、桂战争爆发,追兵没有了。部队得到休整,并且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之后,胜利地发动了湘南起义,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

1928 年冬至 1929 年春,以毛泽东为书记的红 4 军前委分析当时的政治形势,预断新的军阀混战将要再起。可是,那时国民党军阀围攻井冈山正在加紧,看不出有因内哄而退兵的痕迹,红 4 军出击赣南又连连失利,因而党

内有些人则认为国民党军阀混战不会爆发,意欲将红 4 军化为若干游击队分散活动,甚至主张朱德、毛泽东也应离队到大城市去做地下工作,以缩小和

隐蔽目标。对此,以毛泽东为书记的红 4 军前委指出:这对形势的分析太悲观了,4 军还应集中行动,如果分散游击难免彼敌人各个击破。不久,果然蒋桂战争爆发了,证实了 4 军前委判断的正确。对此,后来“九月来信”中

还写了这么一段话;认为把红 4 军分成几路各不相属的部队,或者把红军 4 军分小,化成无数的游击队而不相联系,“两者皆是取消观念,皆原子对政局的估量不正确,恐惧反动势力稳定,红军会被消灭,才发生减小目标各个自了自已(22)的右倾思想。这种倾向于红军发展及对全国政治影响有极大危害。”由于对政治局势有着正确分析,红 4 军采取了正确的游击战略,辗转游击于闽粤赣边境。几个月后,乘国民党军阀混战之机,打开了一个大的局面,把红军与根据地的影响推进到了全国意义的范围。

当中央红军主力撤出中央根据地之后,中国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便开始了,对于红军长征后的政治形势应如何估价,身负重伤的陈毅是倾注全力的。当时,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左”倾机会主义的错误仍然“阴魂不散”、“余孽犹存”,影响着一些同志的思想和行动,他们不敢承认失败, 把希望寄托在主力红军转移后的打胜仗上,认为只要他们在湘桂边打几个大胜仗,敌人就会撤退,中央苏区又会恢复那轰轰烈烈的局面,因而不肯作适应新形势的转变。陈毅则认为,由于错误路线的领导造成第五次反围剿的惨重失败,最后作了逃跑主义的退出,断送了经过辛勤缔造的中央苏区,敌人大军压境,一场反革命的大风暴随时可以袭来,在此革命低潮时节,应该承认失败,冷静地面对现实,认真地组织迟却,实行彻底转变。在政治上要准备迎接反革命大风暴,进行艰苦的长期的敌后斗争;在军事上要坚决分散, 展开广泛的群众性的游击战争;在组织上,要改变过去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这样转变过来,退却下来,保存自己的力量,长期坚持,给形势以若干影响,准备条件迎接新的革命高潮。根据这些分析,经过了四、五个月的艰苦斗争,终于完成了转变,最后胜利地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争。

从抗日战争开始,经过解放战争,直到全国胜利,都有着以毛泽东为代表制定的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正确的军事战略,切实地指引着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在这种有利条件下,陈毅依然重视对政治形势的分析与对军事战略的钻研,从而在实践中多所创造,使华中、华东的斗争成为全国全军有力的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