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
“卢沟桥”位于北京西南部,因横跨卢沟而得名。
卢沟又名“桑干”,是古渭水的一支,源出山西马邑县北。卢沟之名始自唐代,因其水浑浊,又称小黄河、墨水河等。名之卢沟一是因为河水流经卢师山之西,二是因为古代京师人称黑浑色为“卢”的缘故。又因河水经常泛滥,河道迁移不定,故又称“无定河”。清代康熙皇帝为镇水患,亲口将无定河改名为“永定河”,并命巡抚于成龙等人大力疏浚河道。
卢沟桥地处京西要冲,是古代出入京师的重要通道,南北旅客,无论从华北大平原北上,还是从东北松辽平原、西北内蒙高原南下,均须横跨卢沟。这一特定的地理环境促进了卢沟渡口的发展。中都城建立后,北京成为北方中国的政治中心,卢沟渡口的重要性也与日俱增,但卢沟河水湍急,当地老百姓搭建的临时桥梁常常被河水冲毁,于是,金大定二十九年(公元 1189
年)至明昌三年(公元 1192 年),在卢沟渡口建造了一座永久性的大石桥,
名广利桥,也就是卢沟桥。卢沟桥距京城 30 余里,在交通不便的古代差不多是半日的路程。出京的客人上午在城里吃罢亲朋的饯别酒,走到卢沟桥畔差不多已是夕阳西下,只好打尖投宿准备来日早行,于是此过逐渐发展成京师西南第一个歇宿点。鸡鸣三遍,客人洗漱登程,策马上桥,举头遥望,东方露出鱼肚白,西天残月倒挂,大地似银,“卢沟桥上月如霜”,好一幅卢沟晓月图!这就是“卢沟晓月”景点的由来,是金代燕京八景之一。
卢沟桥全长 266.5 米、面宽 8 米,为石砌连续圆拱桥,是华北最大的石拱桥。11 个拱券洞门悠然卧在波涛之上,每个桥墩前的分水尖及其上的三角铁柱,像一把利剑伸向兴风作浪的孽蛟,迫使它驯服地从洞门流过,因此俗称斩龙剑。桥墩顺水一面做成流线型向内收进,使水流一出就可以分散,减少了券洞内水流的挤压力。这在当时是一种了不起的创造。因为永定河十分湍急,尤其是春季上游冰雪融化,水势猛涨,冰块顺流而下,首当其冲的卢沟桥采取安全措施极为重要。此外,每一桥墩都肩挑两拱,拱拱相联,构成一个整体,共同承受石桥的负重。独特的结构使得这座石桥屹立了 800 多年, 桥的基础从未重修过,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精湛的造桥技术。正如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所说:“美丽的大桥,各处桥梁之美鲜有及之者⋯⋯”。1975 年我国有关部门使用重 429 吨的大型平板车对卢沟桥进行了载重实验,石桥巍然不动,实在令人惊叹。
卢沟桥两端有 4 根高 4.65 米的华表,下部为石质须弥座,上部冠以仰覆莲座的圆盘,上置石狮各一,其朝向东者朝东,西者朝西,遥遥呼应。桥西北侧有“乾隆重葺卢沟桥碑”和“乾隆题察永定河诗碑”,桥东北侧有“康熙重修卢沟桥碑”和著名的“卢沟晓月碑”。卢沟晓月碑高 4.52 米、宽 1.27
米、厚 84 厘米,雕刻有二龙戏珠组成的图案,上书乾隆所写“卢沟晓月”四字,并有乾隆题诗。
卢沟桥中外扬名是在 1937 年 7 月 7 日,当时侵华日军以一名日军失踪为由,要过桥进宛平县城搜查,遭到我守桥部队的拒绝,双方以卢沟桥为战场进行了殊死博斗,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事变揭开了神圣的抗日战争序幕,将卢沟桥载入了中国人民革命的史册。
卢沟桥自建成以后,承受了金、元、明、清各代繁重的给养输送任务, 至今已是 800 高龄。解放后,人民政府对桥体采取了多种保护措施,于 1987 年在桥南另建新桥,让古桥光荣退休,不准大型车辆通过,作为文物保护起
来,从而开辟了一处独具特色的旅游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