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稷坛

社稷坛是皇帝祭祀土神和谷神之坛,位于北京天安门西侧、现中山公园内。建于明永乐十九年(公元 1421 年),旧址是元代“万寿兴国寺”,明代按“左祖右社”的原则建社稷坛,与天安门东侧的大庙相对称。辛亥革命后被辟为公园。

“社”和“稷”是传说中的两位神祗,社神管土地,稷神管谷物。社稷坛遍布全国各地,为示区别,北京社稷坛称“太社太稷坛”。太社之神名“句龙”,是神农氏的后代,能辨别土壤,后人尊之为后土;太稷之神名“弃”, 从小喜爱务农,常试种野生种子,并教人耕种,后被尊为稷神。

从天安门南侧西行不久,就会看到一座琉璃瓦顶的起券拱门,这是中山公园的正门。进大门一直向前,不远是“保卫和平”白石牌坊。1900 年,义和团击毙德国公使克林德,腐朽的清廷迫于德国的压力,在东单东总布胡同口建了汉白玉牌坊“克林德碑”以示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改名为“公理战胜”坊,不久移至今处。1953 年,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的知名人士在北京举行和平会议,提议改名为“保卫和平”坊,郭沫若挥毫书写了坊额, 一洗往日的耻辱。穿过牌坊北行可见七棵古柏,植于辽代,距今已有千年。最东一株古柏树干中生出一棵槐树,因此得名“槐柏合抱”。从古柏向西, 是一座六角亭,名“习礼亭”。此亭原是明清两代执掌典礼规范的专门机构“鸿胪寺”内的一座亭子,凡首次进京恭候奉旨觐见皇帝的大小官员,一律要到鸿胪寺面对这座亭子肃然跪拜,演习朝觐的一整套礼仪,所以称为习礼亭。顺习礼亭一直向北,经过一对石狮,前面就是社稷坛了。

坛呈正方形,分上下两层,以汉白玉砌就,各高 4 尺。上层 5 丈见方,

下层 5.3 丈见方,四面均有陛阶,各分 4 级。拾级而上,登至坛顶,脚下积

土为坛面,坛面中心为一圆,周围分 4 区,共 5 区,以不同颜色的泥土为区别,这就是社稷坛上有名的“五色土”。东为青、南为赤、西为白、北为黑、中为黄。传说古代的最高统治者黄帝居于天下正中,他的四方又各有一个统治者,分掌四季,并属不同颜色。因此,中国古代以青、赤、白、黑、黄五色象征全国土地,社稷坛五色土也就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意思。据清代典籍,五色坛土从涿州、霸州、房山、安东专程取来,经太常寺正卿亲自验讫,才能铺敷。代表社神受祭的是一根 3.6 尺长,1.6 尺见方的石柱:代表稷神受祭的是一根同样大小的木柱。五色土中央有一土龛,受祭的石柱和木柱植于龛中。后合二柱为一石柱,名“社主石”、“江山石”,象征“江山永固,社稷长存”。辛亥革命后,社主石被扔掉,而五色土在文革期间全部改为黄土,种植棉花。后又恢复。

社稷之祭极其隆重,因为中国向来以农业力立国之本。祭日,先陈车、伞、灯、香炉、羽扇等仪仗物使于午门外、陈金辇于太和门阶下;日出前四刻,太常卿到乾清门告时,皇帝御祭服,乘礼舆出寝宫,大臣侍卫前呼后拥, 到太和门前换乘辇,戒严清道,午门鸣钟,直出紫禁城,向社稷坛而去。到了坛前,先要斋戒盥洗,然后到坛前向南而立。祭乐舞蹈有武舞八佾、文武八佾、干戚之舞、登平之章、茂平之章、育平之章、敦平之章等,仪式程序为迎神、升坛、皇帝行三跪九拜之礼、王公百官随行礼、奠王帛、蹈献爵、行终献礼。最后,奏祐平之章、午门鸣钟,皇帝还宫。仪式时间长达 5—6 个时辰。

祭坛北面有“拜殿”,是一座建于明初的木结构大殿,殿中所有梁架、

斗拱全部外露,充分显示了明代殿堂结构伟岸雄浑的特色。此殿为雨天祭祀而建,不遇风雨则做为礼成后皇帝小憩之地。1925 年,孙中山先生灵柩在这里存放,后改名中山堂,中山公园之名也由此而来。拜殿后的北坛门为祭坛正门,皇帝从这里入坛。大门外原设 72 把铁戟,后被八国联军劫走。

园中还有兰亭碑亭,亭内石碑正面刻有王羲之与谢安等人在会稽山下兰亭聚会的“修禊图”。修禊是一种古代习俗,人们在每年暮春到水边洗濯, 以荡涤尘垢、驱邪法祸、祈祷安康。王羲之撰文并书写的《兰亭序》就是记述他与好友举行修禊之会时的情景,序文是传世名篇、书法为盖世极品。八根亭往上分别镌有著名书法家柳宗元、柳公权、董其昌、乾隆等人临摹的“兰亭帖”。此亭原为圆明园四十景之一,后移建于此。

社稷坛东南角有餐厅兼茶座“来今雨轩”,李大钊、陈独秀、鲁迅、刘半农等五四文化战士,齐白石、张大千、溥心畲、徐悲鸿、杨小楼、梅兰芳、程砚秋、老舍、焦菊隐等艺苑名家,都曾在此品茗小叙,武术家韩慕侠在西侧柏林中战胜俄国大力士的故事,也给这里平添了令人追怀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