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士题名碑·

走进孔庙大门,首先映人眼帘的是一排排高大的石碑,掩映在参天古柏之中。这就是北京最大的碑林:久负盛名的元、明,清三代进士题名碑。

进士是古代科举考试的产物,科举考试最早始于隋大业三年(公元 607 年),炀帝于该年四月下诏定十科举人,其中”文才秀美”科就是以后的进士科。唐、宋两代在隋的基础上加以完善,进士大抵千人得一二,故有“五十少进士”之说。尤其是唐朝宰相多为进士出身,所以进士科尤为社会所重视。宋神宗后,“罢诸科而并于进士取士”,以后历代沿袭为例,成为我国选拔任用官吏的主要途径。到了明代,科举考试制度更加完善,考试文用八股,并以明永乐年间颁布的《四书·五经大全》为唯一的教本,古板严刻、僵化繁琐。清代科举大体仿明,但更为繁密周详。

明清科举考试,其正式考试分级进行,即: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院试是科举最低一级的考试,院试前还要经过县试和府试两次预备性的

考试,总称“小考”或“童考”,应试者称“童生”、“儒童”或“文童”。院试考中者称“生员”,也就是俗称所谓的“秀才”。凡被录取的生员均送入府州县学,如今天北京东城之“府学胡同”就是因原顺天府学所在地而得名。乡试是科举的第二级考试,习惯称之为“大比之年”。每三年一考,由于乡试在秋季举行,发榜在九月中旬,时值桂花盛开之季,故俗称“桂榜” 或“龙虎榜”,均为吉祥典雅之意。乡试考中者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如著名画家唐伯虎又称唐解元就来自于此。只有考中举人才能进京参加更高一级的考试。会试就是集中会考的意思。全国各地的举人来到北京, 在贡院参加由礼部主持的考试。会试发榜之日正值四月中旬,此时杏花开放, 所以称“杏榜”,会试得中者称“贡士”,考中贡试才能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殿试之制始于唐代武则天,天授元年(公元 690 年)后遂为永制。内容一般是策问考生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治国安邦、巩固政权之策。考中者称“进士”。进士分级始于宋太宗大平兴国八年,共分五甲。元顺帝时又改为三甲,后沿袭成制。第一甲三人,赐进士及第。头名状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名颓不限。殿试发榜用黄纸,因此称“金榜”,分大、小金榜。小金榜进呈皇帝御览后存档大内;大金榜用皇帝之宝,由礼部尚书奉皇榜送出太和中门至东长安门外张挂在宫墙上,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金榜题名”。金榜题名在当时被视为读书人功成名就之时,称为登科,视为一生中最大的喜事和荣耀。一旦中第, 就身价百倍,取得加官进爵的资格。

进土题名碑就是将金榜题名的进士之名刻于碑上而成。最早见于唐代雁塔题名,据说韦肇及第,偶尔题名寺塔,于是后人相继仿效,借以光宗耀祖。孔庙进士题名碑在于元代皇庆二年(公元 1313 年)孔子历代被人尊称为先师、先贤、先圣,进士能在先师的府院中题名于碑上,这是无上的荣耀。明代往往将元碑上的进士名抹去,刻上明代进士之名,因此现在元碑已不多见, 仅存 3 块,更见其珍贵。明碑共 77 座,清碑共 118 座。元明清三代共 198

座题名碑上记载了 51624 名进士的姓名、籍贯及其名次。在这一座座洁白如玉的石碑上,人们会找到一个又一个熟悉的名字,如林则徐、曾国藩、李鸿章、翁同和、康有为⋯⋯光绪三十年清代最后一科的进士题名碑上,第二甲进士名刻有“沈钧儒,浙江秀水人”字样。沈钧儒先生是著名“七君子”之一,爱国人士,解放后曾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

现在,每年都有许多海外侨胞来到北京孔庙,在进士题名碑上寻觅他们祖先的足迹。

由于岁月的痕迹和世事的沧桑,进士题名碑有些已残缺破损,但这并不能有损于它的内在价值。历史在石碑上沉积、凝固,警醒着现实,也昭示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