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典当行

1992 年 12 月 1 日,一个大大的“当”字,出现在北京繁华的西单北大街上。这就是解放后北京的首家当铺“金保典当行”。

销声匿迹 40 年后,典当业重又出现在北京街头,立时引起了不同的反响。一个平生第一次进典当行的小学教师留下了疑问,“过去只是在电影中见到过当铺,印象并不好,如今这当铺的出现,是好事还是坏事呢?”“金保典当行”正式开业后的第一个典当人是工人宋某,这位初次进当铺的青年, 5 年前花 7oo 多元钱买的湘狸皮大衣,在此典当了 32O 元,感觉“价钱还合理。”

对一些老北京人来说,如今开业的当铺与其记忆中的当铺相比完全是全新的面孔。解放前,北京城里有许多当铺,全盛时期达 300 多家,如地安门、交道口都有。黑漆门,里面一个大“当”字,柜台高得几乎够不着,后面是一张阴森森的脸。进了门去,挺疹人的。写当票有行规:衣服必写“破”字, 毛织品必写”虫吃破”字,赤金写“冲(充)金”,硬木写“杂木”,字画写“纸片”等等,令人敢怒而不敢言,目的是贬低当品价值,少付当金。一旦出现“死当”,即可坐收渔利。那时的老百姓,怕进当铺,那“当”字就当“上当”讲,所以有这样的俗语:“宁可饿死人,不进当铺门”。不是万般无奈,谁也不会进当铺。

今天不同了,当铺重返市场经济的舞白,利用典当方式承办抵压货款业务,发挥着搞活流通、促进资金周转,支持生产、方便群众的作用。“金保典当行”试营业期间,仅 11 天就办理了 130 余宗典当业务,当出资金 12.5 万余元。典当行的经营范围大到工商企业的闲置设备、积压产品、过季商品、原材料,小到居民手中的金银饰品、古玩字画、有价证券、家用电器、时装等物品,目的在于为急需现主的企业和个人解决燃眉之急。新式当铺还极力减少死当,除延期一月续当之外,还以电话、信件、上门的方式催人赎当, 与旧式当铺绝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