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味儿语言

京腔土语,声音抑扬顿挫,语调优美动听,音调虽只四声,但其特点却有着明显的“轻声”与“儿化韵”。发音的轻重,“四声”的运用,“儿儿韵”的运用,各不相同,让人听起来,感到动听,而又欲学无门。

首先,在轻声与重声的配合运用上,如“大爷”的“爷”字,普通话应为二声,但京腔却一定要将“爷”字说成轻声;如果称呼家族中排行第一的“本家大爷”,则将“爷”字发出平声,不必发轻声。其次,“儿化韵”, 总的说来,仅是约定俗成。如对人的称呼“小”丫头儿”、“小小子儿”、“老爷们儿”等就加儿化韵,而“大丫头”、“大胖小子”、却不加儿化韵; 对于老者也不因其年长而不儿化韵,如老头儿、老家儿(指父、母),而同样是称呼长辈有时却不加“儿”,如老太太、大奶奶、大姨妈等;姨可以加“儿”;妈(母亲)则不能加“儿”,否则意义就变了。如“老妈儿”是指仆人;“老妈”指年事已高的母亲。还有一些土语,语尾不加“儿”,而在中间加“儿”如:“人头几次”(人品差)、“手头儿黑”(吝啬)、“笔杆儿硬”(文章写得好)。

京味俚语另一特点是融汇和改造了许多少数民族语言。因为金、元、清都是少数民族占统治地位,尤其是清代,许多民间俚语都是从满语脱颖而出的,最典型的是童谣当中的满语,如“阿哥,阿哥,你上哪儿?我到南边采梅花,采罢梅花到我家,达子饽饽就奶茶,烫你狗儿的小包牙。”其中,阿哥的“阿”读第四声;“达子饽饽”指满、蒙旗人的糕点,“狗儿”并非谩骂,对晚辈是爱称,对平辈是戏称,表示亲近。

京味俚语还表现在俏皮话与歇后语上。如:武大郎卖尺包儿——人京味儿语言 - 图1 货软;武大郎盘杠子——上下够不着;武大郎当警察——糊弄局;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儿;猪八戒弹弦子——没谱儿;猪八戒摔耙子——不伺候

(猴);老虎戴念珠——假充善人;老虎的屁股——摸不得。

京味俚语有强烈的时代性,有的来自旧话。如清末时称火柴为“洋取灯儿”,后又叫“洋火”;收音机叫“无线电”、“电匣子”、“话匣子”;布鞋叫“片儿鞋”,现在又引伸为“片儿懒”;懒汉鞋叫“白边儿懒”等。京味俚语有其阶层性和行业性。如旧时厨行到办红白喜事的人家去准备

席面菜馔,谓之“落作儿”;国药行将配方中的主要贵重药材加量,谓之“加料儿”、“双加料儿”,还有由赌博引伸出来的俚语,如推牌九中的“出幺蛾子”(喻坏点子)。旧时说“蔫人出豹子”,指平时不出风头,一但机会成熟就出个惊人的点子。由打麻将牌引伸出来的“干锅儿啦”,指将老本输光了。还有的则是由看守所、监狱传出来的,如“二进宫”指第二次复犯被捕者,“驾崩”本指皇帝死,但以谐音引伸为“架出去崩了”,指被执行死刑等等。

京味的方言口语具有语音丰富、活泼,也有随便、戏谚、粗俗等特征。人们在街头巷尾,日常口头交谈中频繁运用,倍感亲切,并深受大众的青睐, 成为“京味儿”十足的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