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肝儿、灌肠与熏鱼儿

“炒肝儿”是清末由前门外鲜鱼口“会仙居”的“白水杂碎”改进而成, 白水杂碎以切成段的猪肠、肝、心、肺加调料用白汤煮就,由于不讲究佐料, 制作简单,日久不受欢迎。于是店主将心、肺去掉,易名“炒肝儿”,一时间在京味小吃中别村一帜。名炒肝儿,其实以猪肥肠为主,猪肝只占 1/3。制作方法是先将猪肠用碱、盐浸泡揉搓,用清水加醋洗净后再煮。开锅后改用文火炖,锅盖盖好使肠子熟透而不跑油。烂熟后切成 5 分长的小段,俗称“顶针段”。再将鲜猪肝洗净,用刀斜片成柳叶形的条。佐料是在熬热的食油中放入大料,炸透后放入生蒜,蒜变黄时立即放入适量的黄酱,炒好置于罐中备用。此外还要熬些上好的口蘑汤。原料、佐料备齐后,始制作炒肝儿。先将熟肠段放人沸汤,再放入蒜酱、葱花、荧同“姜”末和口蘑汤,然后将生肝条放入锅中,以淀粉勾芡,最后撤上一层砸好的蒜泥即成。

会仙居的炒肝儿出名后,北京四九城的小饭馆、小吃店都相继添了炒肝儿,市面上也出现了以炒肝儿为说词的俏皮话,如责骂人时说,“你这人怎么跟炒肝几似的,没心没肺。”讽刺互相残害的人与事则说:“猪八戒吃炒肝,自残骨肉。”

北京最早的“灌肠”铺是后门桥头路东的“福兴居”,清光绪年问开业, 掌柜的姓普,人称“灌肠普”。他家以真正的猪肥肠灌上碎肉、淀粉和其它香料,煮得不软不硬、烙得不老下皮,外焦里嫩,浇上盐水、蒜汁儿,吃起来别有风味。据说慈槽大后在地安门火神庙进香之余,曾到这里品尝,并大加赞赏。由此,福兴居的灌肠成为定期向清廷奉献的贡品。至于庙会、集市上摊贩卖的灌肠,乃是用淀粉加红曲,团之为肠形,蒸熟成“粉灌肠”。卖时以刀削成菱形小块,于平锅内用次汤油煎焦,盛于碟内,浇上盐水蒜汁, 让顾客困竹签扎着吃。是一种平民化的经济小吃。

老北京人将猪头肉煮而熏之,称“熏鱼儿”。其色蜂紫、味道淳厚,不但不腻,且含高蛋白,营养颇丰。民间视为“发物”之一,小孩接种牛痘时吃一些,可让病毒充分发出来。

卖熏鱼儿的小贩自负红漆木柜,走街串巷,吆喝了“熏鱼儿、炸面筋来哟!”有的则靠住一个大酒缸(酒馆)门口,等主候客。遇有买主便以木柜盖板的背面为案板,巧手用刀,将肉切如纸薄。人们买来下酒或者夹于“片儿火烧”(一种不带芝麻的火烧)之中而食,别有风味。

早年,真正的熏鱼儿乃是指熏好的黄花鱼,一条条地夹在秫秸杆上,以防破碎。此外还有熏虾、熏螃蟹等等。不过这只是熏肉食中的一种,演变到后来,根本不卖熏鱼儿等海味,而是以卖熏猪头肉为主,兼卖熏猪肝、熏肥肠、熏猪脑儿、熏口条、熏鸡蛋、熏豆腐干等。此外还有熏苦肠,香中稍带苦味,人们买来切碎,掺在米饭里喂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