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街跑的“黄面的”
外地人出差到北京,第一印象恐怕就会是街头随处可见的黄色微型面包车,这是北京出租车的一种,北京人俗称之为“面的”。黄色是北京市于 1992
年 4 月规定的出租车统一“着装”。有人说:站在街头随便数一数,一百辆车中准有九十辆黄“面的”。这话尽管有些夸张,但也不无道理。
北京出租车是有历史的了,1913 年,法国人在北京开办了第一家出租汽车行,比老北京那种开起来把铃挡敲得满街响的有轨电车还早了 11 年。随后不几年,国人也纷纷挂出了“天津”、“复兴”、“永昌”等汽车行的招牌, 到 1929 年已有汽车行 60 多家,出租车 200 多辆。不过,当时坐车的人自然都是官僚官商,一般老百姓绝无奢望。于是有人给那时的出租车起了个外号叫“阔人的玩具”。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出租车业时涨时跌,但终究没能逃开“公共汽车的补充手段”,到 1983 年也才有 4 家出租汽车公司。1991
年 4 月,北京出租车实行价格调整,有利可图了,北京出租车数量顿时猛往上蹿,尤其是邓小平南巡谈话后,几年间增加了数万辆,“打的”一同立时风行全城,成了人们的日常用语。
北京出租车根据价格可分为 3 种类型:一公里 2 元钱的“豪
的”、1.6 元的“夏利”和 1 元钱的“面的”。其中“面的”最受京城百姓的欢迎。由于竞争激烈,管理上实行计价器及“三证”制度,所谓的“十不拉”、“微笑宰人”、“拒载”、“只拉外汇券,不拉人民币”已成昔日黄花,招手即停而且价格便宜,乘坐“面的”已是百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事。于是“面的”司机们又攒出了一个新词“扫马路”,这一扫,就扫出了一个庞大的行业,扫出了老百姓奔小康的信心。北京出租车业也就成为一匹“黑马”,为京城经济改革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据统计,北京现有出租车 60000
辆,其中“面的”占了 32000 辆。北京出租车载容量已达每天 148 万,比地
铁每日 138 万还要多,成为与北京公共电汽车、地铁并驾齐驱的三大交通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