瑰丽典雅的景泰蓝

景泰蓝是北京特有的传统工艺品,得名于明朝景泰蓝年间,且以蓝釉为其特点。

关于景泰蓝工艺的创造,有一个神奇的故事。据说宫廷一场大火之后, 有从灰烬中扒出一瓶一罐,五彩斑斓,晶莹耀目,不知何物所致。皇帝当即传旨,限京内工匠三个月内仿造出此物。工匠苦于胎形和金银丝无法粘合而一筹莫展。此时,某工匠梦一仙女自瓶中跃出,赠诗六句:“宝瓶如花放光彩,全凭巧手把花栽。不得白艾花不开,不经八卦蝶难来,不受水浸石磨苦, 哪能留得春常在。”得此暗示,众工匠遂用“白芨”粘接金银丝,用八卦炼丹之法。将石头和金、银、铜、铁的粉末和瓶胎同入炉内冶炼。取出后,水浸石磨镀金,制成了彩釉金镶丝瓶。

明景泰年间是中国景泰蓝艺术的鼎盛时期,制作技艺有了新的发展和创造,其产品逐渐结合实用,制品有花插、花盆、脸盆、蜡台、盒子等日用品, 此外,还创造了高约 2 米左有的大花觚和鼎、尊、垒等,做工粗犷有力、纹样健康饱满,不但在装饰图案上添了新花样,而且创造了许多新的色釉,尤其是蓝釉,其纯度与亮度确有如宝石般的美感。

清乾隆年间,景泰蓝艺术品的花色、品种增多,除大量制作祭器外,还制有围屏、屏风、桌椅、绣墩、枕头、鼻烟壶等用具和陈设品。由于制作技术的提高与设备上的逐渐完善,不但能制作极小的精致器物,还能制作一丈多高的大佛塔。

清末,景泰蓝工艺品在国际市场渐负盛名,在 1904 年美国芝加哥世界博览会、1915 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两次获奖。

新中国建立后,景泰蓝行业逐渐扩大,技艺精湛的工人和设计人员由建国初期的 60 多人增加到 5000 多人,产值提高了好几百

倍,品种规格达 1000 多种。近年来又恢复了炉、鼎、壶、立体兽、蜡台的生产,还恢复了过去认为最难做的“六瓣瓶”、“悔瓶”、“海棠瓶”的传统产品。用景泰蓝形式仿制的部分出土文物,如“金银错豆”、“凤头扁壶”也都获得了可喜的成功。一些群众所喜闻乐见的龙凤、狮子、缠枝莲等图案,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实主义题材的“钢花瓶”、“咏梅盘”、“礼花盘”、“首都八景”等产品不断涌现,都具有高度的思想性与艺术性。

今天,北京景泰蓝工艺品畅销世界五大洲,成为中国重要的出口商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