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四合院

过去,当人们登上北海白塔山或景山,俯视全城,眼前是一片树丛拥簇、金碧辉煌的皇宫内院、钟楼、鼓楼,此外,便是一望无际的大大小小的民居四合院,在那清一色的灰色瓦顶下,居住着无数和睦友善的邻里和一个个温暖的人家。原来,北京城市民宅多为一家一户的平房,若在雨中观看,其意境就更深,诚是“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丛树万人家。”

提起北京的平房,如今部泛称“四合院”。其实,四合院和四合院可大不相同,按规格历来有“大四全”、“小四合”、“三合房”和不够局的普通平房之分。

大四合院有 3 层院、2 层院之别,外院南房是仆人、厨子们住的“下房”; 靠街门的一间则是“门房”,下房对面的高台阶上是垂花门、屏门,入门沿走廊进内院。正北房为 5 间,前后都是大玻璃窗。中间为穿堂屋可以通行,

谓之“过厅”。后宅则有东西厢房,北面是上下各 5 间的二层小楼。讲究的宅门府第,东边还有后花园,内有月牙河、假山、曲廊和亭台等。而一般小康之家,七八口人,只要有所小四合院就满够住了。

小四合院是老北京典型的民宅模式。其建筑形式、结构和格局所形成的居住环境,给人以安全、和谐之感,是和平、安祥、幸福生活的象征。四合院多半坐北朝南而建,房舍往往盖在高大的槐树、榆树、杏树、枣树、海棠树的绿荫掩映之下。北京人喜欢在院内栽上紫丁香,以取“紫气东来”的祥瑞之意。

小四合院一进门便是镶有木质花雕的门洞,方砖铺地,两旁陈放着黑漆览凳。迎面是用砖雕或木雕艺术图案装饰四周的影壁,中间写着“鸿禧”、“迪吉”、或“戬谷”等祝福家宅平安的大字。夏日,影壁上满是“爬山虎”, 前边多有时衬而设的“山涌泉”、“霸王鞭”,中间带座的大缸中种上半阴半阳的荷花、慈菇、苍蒲或水葱之类的水草。绕过影壁,进入垂花门,北面正房(亦称上房),便是家中长辈居住的地方。一般老俩口住上房;小俩口住西厢房,东厢房为客厅。院内是大鱼缸、葡萄架、石榴树、夹竹桃、万年青、梅花棍、无花果等,依主人之所好,养鱼、栽花、种植果木等。

四台院建筑反映着老北京人的生活方式,也闪现着古老中国文化的光辉。但 20 世纪 50 年代以后,由于北京城人口膨胀,居民密度越来越大,原来只住一家的四合院竟增至十几家,甚至几十家,院内的空地盖满了住房或小厨房,院内成了憋死牛的小胡同,甚至连原来的门道也被堵死,改作住房, 而在旁边墙上另开一门以便出入。原来的四合院,多己变成了畸形的大杂院。再加上“文革,,初期,一切带有古老艺术色彩的装修,都被视为四旧而遭到人为的拆毁和砸烂,致使四合房的“形韵”与“神韵”早已不复存在。

如今,政府为保护首都文物古迹,己将一批较为典型的民宅四台院列为“文物保护单位”。而那些支离破碎的四合院、三合房势必要被现代化的楼房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