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祥”与瑞蚨祥

旧京,前门外和大栅栏一带有八家带“祥”字的绸布店,时称“八大祥”, 是绸布业同行中的佼佼者。八大祥始建于清同治年间。都是山东省济南府章邱县旧军镇盂姓家族所经营。最初,只有前门西月墙“瑞蚨祥”、东月墙“谦祥益”两家,继而在打磨厂路南开设“瑞生祥”。至光绪初年(公元约 1875 年)前三祥又分别先后各续开一支分店。瑞林祥分支为“瑞林样东记”,位于前门外大街鲜鱼口外;谦祥益分支为“益和祥”,位于珠宝市路西;瑞生祥分支为“瑞增祥”,位于打磨厂西口外。全盛时期仅此六家。光绪十九年

(公元 1893 年)又在大栅栏开设了“瑞林祥”绸布店。光绪 26 年,庚子事变时,大栅栏一条街毁于大火,后孟觐侯以不足两万金恢复重建了瑞蚨祥。前门东、西月墙一带,因修建火车站收归国用,各大商店均被拆除。西月墙的瑞林祥并入瑞林祥东记,谦祥益迁至廊房头条,并将门市并入益和样。其后,谦祥益又在前门大街路东开设分店,称“谦祥益北号”,规模宏大。但因经营不善歇业。光绪未年(公元 1908 年)后,瑞蚨祥大展鸿图,在大栅栏连开五十分店,成为当时首屈一指的绸布店。瑞林祥东记则因清亡宣告停业。民国时瑞林祥已非孟家所有,瑞生祥和瑞增样子民国 24 年(公元 1935 年) 先后倒闭。谦祥益专作批发,益和祥为两号门市,实为一家。目前现存“八大祥”只剩下瑞蚨祥和珠宝市的谦样益门市两家,谦祥益在解放后改为北京丝绸商店。旧京,由盂氏所开的“祥”字绸布店现仅存瑞蚨祥一家。

现座落在前门外大栅栏的瑞蚨祥绸布店,它的东家孟鸿升原在山东经营“万蚨祥”布店,从第二代传人盂洛川开始进京经商。光绪初年,孟觐侯在前门外鲜鱼口内抄手胡同租房设庄,批发大捻布。清光绪十九年(公元 1893 年)后,洋布大量涌进我国市场,孟觐侯向孟洛川建义开设布店,孟洛川出银八万两,在大栅栏买到铺面房,正式创办了瑞蚨祥布店。

瑞蚨祥经营有三大特点,即商品齐全、货真价实、服务热情,不靠虚伪宣传。老北京人相传“同仁堂与八大祥,决不胡吹乱嗙”。

由于资金雄厚,商品自然齐全,如贵重的皮货,水獭、貉绒、黄狼皮、灰鼠皮等等应有尽有,仅灰鼠褂子一下子就能拿出数百件,任凭顾客挑选。为了货物花色新颖,不断翻新,便设法从南方各省进货,趸些“进口洋货”, 使之拥有“独家商品”,袭断京城绸布市场。

为确保货物质量,对价高利大的绫罗绸缎很多都是定织、定染的,例由瑞蚨祥提出品种、规格、花样,找苏杭一带厂家定货。验收时,不仅要查质量、花色、幅宽、长度,还要称分量,要求极为严格。

瑞蚨祥的“双青布”较一般青布多一道染水,用的是德国染料。染好后, 还要将布包好捆紧,存放于地窖或仓库里“闷色”半年以上,以使染料逐渐注入纱中,保证长期不褪色,深受用户欢迎。此亦为瑞蚨祥经营品种上的一大特色。

瑞蚨祥的另一特点是服务周到热情。当年门市分为前柜、二柜和楼上三大部分。前柜卖青、蓝、白布,二柜卖中高档布匹,楼上卖丝绸、皮货。一层比一层高级。顾客来店时,由四个上年纪的职工拉开店门,笑脸相迎。进店后,有售货员上来让座,看茶,热情招呼。另有人拿来商品,供顾客选购, 一定不能让顾客空手出去。

解放后,瑞蚨祥在 1954 年提前实行了公私台营,五个分店合并一起,以经营绸缎、呢绒、皮货和布匹为主。随着商业的发展,百货大楼等大型商场

的出现,瑞蚨祥己不如过去显赫了,但在绸布业中,仍不失为大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