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处

从北京动物园乘 347 路汽车,西行 30 华里,就到达终点站八大处公园。八大处位于西山群峰之中,西为翠徽山,因明代有翠微公主葬于此而得

名;北为平坡山,因山中有平地而得名;东为卢师山,以山中秘魔崖曾有卢姓憎人居住,故名。八大处指的是高下参差分布在这里的八座古刹,风景优美,尤以自然野趣名冠京师,是北京著名的游览区。

八大处的八座古刹为:一处“长安寺”、二处“灵光寺”、三处”三山庵”、四处“大悲寺”、五处“龙王堂”、六处“香界寺”、七处“宝珠洞”、八处“证果寺”。为游览方便,一般从二处开始,依次看完七处,再返回一处,最后看第八处。

二处灵光寺位于翠微山麓,始建于 1200 多年前的唐代大历年间,初名“尤泉寺”。金代重修,改名“觉山寺”,明代再次重修,改为现名。灵光寺最出名的是已有 2400 多年的“佛牙”。据赵朴初先生考证,佛祖释迦牟尼火化

后,留下了四颗牙齿,其中一颗传到中国新疆和田,公元 5 世纪法显西游时将它带回当时的都城南京,此后历经各代,辽时传入北京,安放于灵光寺“招仙培”内。入塔 830 年后,八国联军侵入北京,由于义和团在灵光寺设坛, 八国联军用炮火进行狂轰乱炸,寺院化为废墟。以后清理瓦砾时在塔基发现一个石函,函内有沉香木匣,匣内就是佛牙。1955 年,缅甸佛教代表团专程从我国迎奉佛牙回国,缅甸举国上下,盛况空前,8 个月后又专程将佛牙送还我国。为安放这件稀有的佛教遗物,中国佛教协会于 1959 年在灵光寺新建

一座 8 角 13 层“佛牙舍利塔”,高 50 多米,比原来的招仙塔还高三层,将佛牙供于塔内,供游人瞻仰。灵光寺南院有金鱼池,池内金鱼据说是清代道光、咸丰年间养殖的,最大的有 70 多厘米长。

出灵光寺北上是三处三山庵,它因地处翠微、平坡、卢师三山之间而得名。寺内有一块长方形的门道石,汉白玉制,俗称“水云石”,石上有山水、花鸟等花纹。寺内还有一座敞亭,远望翠微山景,历历入画。

三处三山庵往上是四处大悲寺,原名“隐寂寺”,康熙赐改今名。历史上,大悲寺曾是天下僧众向往的地方,寺内有十八罗汉像,仪容端肃、道气深沉、工精入化,是八刹中特有的雕塑精品,相传是元代著名雕塑家刘元的作品。

五处龙王堂又名“龙泉堂”,在大悲寺西北,建于清康熙年间。尽管它规模较小,但风景绝佳,一股山泉曲流入他,水声淙淙,衬得小院尤其情幽。由龙王堂沿迂回山路前行,路旁有一块巨大岩石,经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鉴定,为数十万年前的冰川擦痕,1964 年

特建亭保护。

再行不远就到了六处香界寺,这是八大处的重点寺院,古代皇帝前来游山降香时,都要到这里休息。香界寺始建于唐代,称“平坡大觉寺”;明代重修,改称“大圆通寺”。当时寺内藏有一座高 7 尺的观音像,但重量极轻, 常人即可举起。一次明宪宗到寺内游玩,见一金刚脸黑,笑说:“此似火里金刚。”不久,寺院竟然起火被毁。康熙乾隆时又予重修,改名香界寺。寺内现有石碑,刻有乾隆御制碑文,通篇四六骈俪,词藻典丽工整,不失为清代骈文佳作。

七处宝珠洞是八大处最高的一座寺院,因寺内有一座岩侗而得名。寺前牌坊上“欢喜地”、“坚固林”六字都是乾隆手笔,路旁巨

石上还有乾隆题诗三首。宝珠洞深广约 5 米,传说是香界寺的桂芳和尚所凿,洞内原供桂芳和尚像,俗称鬼王菩萨。桂芳系河北定兴县人,清初到宝珠洞修行,四十年如一日。称他鬼王菩萨是因为香妃死后,乾隆召桂芳到宫中诵经。说来也怪,乾隆在经坛后面的镜

内发现了香妃的影子。于是,认定是桂芳勾来了香妃的灵魂,当即封桂芳为鬼王菩萨。宝珠洞后就是山顶了。

八处证果寺位于卢师山半山腰的绿荫深处,是八大处中历史

最悠久的一座寺院。建于唐代天宝年间,名“感应寺”,元代重修,改名“大天源延圣寺”,明代多次重建,又名“清凉寺”、“镇海寺”,

明英

宗时又改为“证果寺”。证果寺最有名的是秘魔崖,指的是一块从山顶凭空伸出的岩石,如狮子大张口,岩下辟有石室。传说隋仁寿年

间,有个姓卢的和尚从江南坐船北来,不用篙橹,任其飘荡,发誓说: 船止则止。结果,小舟经永定河至此搁浅,卢师和尚便在秘魔崖修行。不久, 两个自称龙王之子的童子前来拜他为师,号大青、小青。其后正赶上北京三年大旱,卢师设坛祈雨,二童子登上法筵,未

出三天,大雨如注,童子化龙而去,投于山下深潭,即青龙潭。从此 以后,人们称此山为卢师山,建感应寺,称卢师为感应禅师,崖下还刻

有二童子侍师像。这个神话给秘魔崖增添了神奇动人的色彩。

一处长安寺在翠微山东麓,始建于明代,初名“善应寺”,康熙时重修。共有两进殿院,前殿供释加牟尼,后边是娘娘殿,最早的时候塑有十尊天兵, 状其诡异,还有关羽铜像,底下有五百罗汉像。现在,前院保存有一口明万历铜种,后院有两株称元代种植的大白皮松,都是珍贵文物。

八大处山峦耸立,地势较高,登上山峰,临风远眺,首都山川历历在目, 因此八大处成为北京人喜欢的登高之处。每到九九重阳节,山上游人极多, 久而久之,衍成“重阳登高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