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精巧的毛猴与鬃人

“毛猴”是一种民间工艺品,它是用中药里的蝉蜕(即知了壳)和辛夷

(即玉兰越冬的花骨朵)制成的,用料虽简单,但制作者的艺术构思却非常巧妙。他门凭着对社会上各种人物形象的观察和个人的感性认识,将带绒毛的辛夷作身子,截取蝉蜕的头和爪粘连上去,以物代猴,以猴代人,做成千姿百态的艺术品。

过去,毛猴作品主妄以反映社会行业、民情风俗为多,有剃头的、掏粪的、倒水的、推小车的、卖糖葫芦的、算卦的⋯⋯有的能成为一组完整的艺术作品,如“县官出巡”、“娶亲行列”等等。近年,制作毛猴的艺人已出现了后起之秀(如曹仪简等),作品题村也有创新,除保持传统题材外,还有反映现实生活的。如花剑、雪撬、下围棋、打乒乓球、吃涮锅子等。毛猴已由儿童玩具发展成室内案头陈设品,被国际友人所赞赏,成为一种最受欢迎的旅游纪念品。

“鬃人”是受皮影戏和京剧影响而产生的,具有浓郁民间色彩的工艺品, 已有上百年的历史。

鬃人身高约 9 厘米,设计巧妙、制作精细。头和底座采用胶泥脱胎,以休秸做身架,外裹彩衣,内絮棉花,然后勾画脸谱、描绘服饰,做出组组不同的戏剧人物。放置于铜茶盘内,只要轻轻敲击铜盘的边,鬃人便会随着铜盘有节奏地转动表演起来,故老北京人称它为“铜盘人”或“盘中好戏”。鬃人之所以能够转动,全部奥妙在于底座下粘有一圄猪鬃,长约 2—3

厘米。借助鬃毛的弹性;鬃人稍受震动就会自行转动。随着鬃毛排列角度的不同,和敲盘力量的大小,鬃人可以正转或反转。由于底座是用胶泥做的, 重心又低,因此鬃人在转动中互相厮打、碰撞,也不致跌倒。

鬃人适合于表现京剧“八大锤”、“三岔口”、“大闹天宫”这类武生戏中手持棍、棒、刀、枪对打的场面,以及民间“花会”中的高跷、旱船、舞狮、五虎棍之类民间舞蹈节目。

如今,鬃人技艺后继有人,白大成的鬃人继承了传统特点,而又有所发展。他的新作舞狮,除狮子外又添了耍狮人,表演起来显得更加精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