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

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是我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颐和园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万寿山是西山余脉,古称金山、瓮

山,传说一贫苦老人在山上挖到一只装满金豆的石瓮;山下之湖名金海,瓮山泊,明代又改称西湖,并修建了许多亭台楼阁。盛夏游西湖是当时北京的风俗。由于这里风景极佳,久而久之就逐渐成了皇家游玩享乐之所,尤其是清代,随着“三山五园”的建设,这里成了只供皇家“游幸”的皇家园林。 “三山五园”中清淌园就是颐和园的前身。1749 年动工兴建,两年后正

逢乾隆之母 60 大寿,于是乾隆改“瓮山”力“万寿山”,同时取汉武帝在长安开凿“昆明池”,操演水军的故事,改“西湖”为“昆明湖”。乾隆二十九年(公元 1764 年)工程结束,历时 15 年,耗银 48 万多两。其风景之胜, 恰如乾隆所说:“无双风月属昆明”。

1860 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金碧辉煌的三山五园转瞬间变成焦土,所藏珍主几乎全部被劫,“玉泉悲咽昆明塞,唯有铜犀守荆棘。青芝岫里狐夜啼,乡漪桥下鱼空泣”,描述的就是清漪园被焚之后的荒凉景象。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后,于 1888 年宣布对清漪园进行修复,并改名“颐和园”。修复工程历 10 年之久,但后山建筑群未能全部修复,至今还有焚烧遗迹。1900 年, 八国联军侵入北京,颐和园又遭浩劫,1902 年再次重修。辛亥革命后,颐和园成为逊帝溥仪的私人财产,并于 1914 年由清皇室售票开放。1924 年溥仪被赶出紫禁城,颐和园被辟为公园。

颐和园占地约 290 公顷、周长 16 华里,有园林建筑 3000 余间。1948 年

12 月,北平和平谈判地点就设在万寿山上的“景福阁”内。解放后,颐和园多次修膳,大修长廊;整修四大部洲;重建苏州街;复建景明楼。1990 年底有 18 万大军参加了昆明湖清淤工程,清除了几百年积压的淤泥 65.26 万立方米,使昆明湖水更深更清,成为首都西北郊的一颗明珠。

颐和园景点极多,但绝不杂乱。景点安排多依山之势和傍水之形。依山多为亭台楼阁,层层向上,形成高耸突兀之势;临水多为长廊小榭,给人幽远纵深之感。游览颐和园需用一天时间,最佳路线:从东宫门进入,参观以“仁寿殿”为中心的政治活动区;绕过仁寿殿是作为皇室居住区的“王澜堂”、“宜芸馆”和“乐寿堂”;往西进长间;由长廊正中进“排云门”,观“排云殿”;登万寿山,到”佛香阁”、再由万寿山西坡下山,到“石肪”;乘摆渡在南湖岛上岸,经“十六孔桥”,由东坡向北进“文昌阁”;到“德和园大戏台”,再到“谐趣园”,经后山中御路,到“松堂”,由此出北宫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