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音与瀛台·

从南长街 81 号门进入中南海,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泓碧水微波荡漾、垂柳依依,这就是南海。明,清两朝皇帝常常到这里泛舟消夏。因此湖中有几条楼船,彩绘雕饰,取名“蓬岛飞龙”和“瀛海飞龙”,供皇帝御用。由于船体太大,难以行走,只好常年系于岸边,供人观赏。现在,游人可以乘划艇或水上自行车泛舟海上。

西行不久可见右边一座山石环绕的小庭院,院内流水潺潺,亭阁辉映, 山上有“日知阁”,山下亭子就是有名的“流水音”,立于水中,亭内有流水九曲,是沿古时“曲水流觞”的习俗而来,俗名“流杯亭”,康熙常常宴外藩于此。

从流水音西行,过白玉石桥(蜈蚣桥),路边有一幢坐北朝南的青砖房, 这是清代西苑“勤政殿”的故址。勤政殿原为中南海的正殿,是慈禧在颐和园未修复前听政的地方,光绪实行维新变法也在这里办公;民国初年,袁世凯住在这里,后改为西洋式礼堂,接见和宴请外国宾客;1925 年段棋瑞在此召开“善后会议”;1949 年为争取全国和平解放,与国民党政府代表团的谈判也在勤政殿举行;解放后,毛泽东等党和国家的领导人曾多次在勤政殿接见外宾和举行会议。

从勤政殿折而向南,过汉白王石拱桥,就是“瀛台”。瀛台始建于明代, 称南台。早先这里林木深茂,建筑简单,有村舍水田,凫雁、水鸟,颇有水乡野趣。清代顺治时因其三面临水,如海中仙岛,于是改称赢台,并在岛上扩建宫室,逐渐形成了现在的规模,作为避暑、游览之地。每年皇帝祭社、稷坛,礼成后都要到溉台更衣;上元节皇族都到瀛台观看烟火;康熙、乾隆都曾在此听政、赐宴。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被慈禧囚禁在这里,1908 年 11 月死于瀛台“涵元殿”。

瀛台正门为“翔鸾阁”,阁高 2 层,左右两侧伸延出双层回抱楼,可登高远眺。阁后涵元殿是瀛台正殿,清皇室在瀛台的活动主要都在这里,如康熙、乾隆就常常在此设宴、赋诗,十分热闹。自光绪被囚后,这里才冷落下来。涵元殿南为“香熏殿”,殿上有楼名蓬莱阁,设有茶座,临海品茗。实力一乐。阁前有奇石,高 2.6 米,为木所变,乾隆题木变石诗曰:“谁知三径石,本是六朝松。”瀛台最南端面水背山为“迎熏亭”,隔海与新华门相望。亭建于水中,有桥与瀛台相连,站在亭前回顾四望,波光映目、水色山光,亭台楼阁的琉璃屋瓦掩映在碧树浓荫之中,令人有置身蓬莱仙境之感。从涵元殿折向东有“补桐书屋”,乾隆在此读书时,院中有两株老桐树,其中一株枯死,后补种一棵,因此命名补桐书屋。枯死的一株劈裂成村,制成四琴,藏干书屋之中。补桐书屋东北有“待月轩”,乾隆曾来此轩待月东升。涵元殿西有亭名“怀抱爽”,亭北有一块汉白玉石碑,名“人字柳”碑。原来这里有一株百年巨柳,乾隆十八年(公元 1753 年)秋天,忽有狂风袭来, 轰雷炸响,老柳树被吹得树干倾斜,一技倒垂着地。后取枝插入地下以为支撑,日久成活,与主干绞缚无分彼此,合为一处,两足分立,恰为一“人” 字,因而被称为“人字柳”。乾隆得知此事,深感奇怪,于是立石碑志之, 成瀛台一景。

从瀛台南望,隔海相对的,就是著名的新华门。新华门的前身是“宝月楼”,创建于清乾隆二十三年(公元 1758 年),上下各有 7 间,匾额为乾隆手书“仰视俯察”四字。乾隆建宝月楼的用意是为讨得香妃的欢心。香妃,

回族和卓氏女,为乾隆宠妃,常陪乾隆跑马骑射。香妃身居宫禁,常思念故乡,乾隆得知,下令将新疆回民迁来一部,在长安街以西建房而居,房屋形状和格局完全按回民传统,并建礼拜寺与主月楼南北相对,俗称“回子营”, 这样,每当香妃思念故土,乾隆就和她登上宝月楼南望,让她见回子营如见故乡。

袁位凯窃取大总统职位后,将中南海改为总统府,并大兴土木,将宝月楼改建总统府大门,称新华门,从此新华门也就成了中南海的正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