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战后首批民族独立国家在亚洲诞生一、印度与巴基斯坦的独立

国大党与穆斯林联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属印度的各派政治力量中影响最大的还是国大党。甘地、尼赫鲁领导下的国大党战时支持英国的反法西斯战争,并以此为条件要求英国答应印度独立,还提出由印度人组织国民政府,但遭到当局拒绝。1940 年 10 月,国大党再次发动不合作运动,1942 年 8 月发动要求英国“退出印度”的运动,甘地、尼赫鲁等国大党领导人因

此而被捕,甘地在狱中几次绝食,从 1944 年初到 1945 年初他们才陆续获释。国大党的反英立场赢得了人民的拥护,甘地在人民心目中仍然是“圣雄”。以苏巴斯·鲍斯为首的国大党“前进集团”战时在缅甸、新加坡组织印侨和英军战俘中的印度人成立印度国民军,企图借助日军帮助,赶走英国殖民者。国大党领袖认为他们借助日本法西斯的力量固然是错误的,但他们确是爱国志士,广大印度人民也都肯定他们为民族独立而奋斗的奉献精神。战后英国殖民当局对印度国民军进行惩罚,鲍斯虽因飞机失事身亡而得以逃脱,但其他军官均遭到军事法庭的审判。由此而触发了 1945 年 11 月的大规模的群众性抗议运动。国大党坚决支持这场运动,从而提高了它在群众中的威望。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英国殖民统治者与广大印度人民之间的矛盾。战时,英国将印度作为其在远东的军事基地,印度人民承受着沉重的战争负担,再加上连年的饥荒,据估计,仅孟加拉地区就饿死约 350万人。由于国大党一直高举着争取民族独立的旗帜,对英国殖民当局采取“不合作”态度,从而得到群众的信任,在民族独立运动中一直处于领导地位。仅次于国大党的另一民族主义政党是穆斯林联盟(简称“穆盟”),成

立于 1906 年 12 月 30 日。该党主席、 穆罕默德·阿里·真纳大律师早年参加国大党,力主穆斯林与印度教徒团结,穆盟与国大党联合,共同开展反英斗争,争取印度的独立。但他所主张的民族性是以伊斯兰性为前提的。这与甘地主义的宗教伦理有着不同的内容。由于殖民当局的挑拨离间,两者矛盾越来越严重。从 30 年代起,真纳感到与国大党团结无望,转而主张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应各自建立自己的国家。

1940 年 3 月穆盟拉合尔代表大会通过了《巴基斯坦决议》。“巴基”(Paki)是清真、神圣之意,“斯坦”(Stan)是国家之意。决议要求在穆斯林集居地区建立“清真国”、与印度斯坦并存。真纳认为这是解决两派教徒分歧和实现印度独立的唯一切实可行的办法。此后,穆盟迅速发展。英属印度 1/5 以上的居民是穆斯林,约 7000 万人,这使穆盟能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印度共产党是印度工人阶级的政治组织,它一直遭受殖民当局的迫害, 处于地下状态。战争初期,在共产国际影响下,因反对介入这场帝国主义战争而遭到当局的残酷镇压,党员只剩下 5000 人左右。苏德战争爆发后,它转而支持英国对法西斯的战争,但又错误地放松了反英斗争。总之,由于无产阶级政治力量的薄弱,致使民族独立运动的领导权从一开始便落入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的手中。

水兵起义与特仑甘纳起义 在战后印度反英群众运动和工农运动的推动下,英印殖民军队中的印度士兵也行动起来,并把反英斗争推向高潮。驻扎在孟买、卡拉奇、马德拉斯等港口的英国皇家海军的印度水兵对英国军官

的种族歧视态度十分不满,他们要求改善待遇,取消对印度士兵的歧视。1946 年 2 月 18 日孟买塔尔瓦海军训练营首先起义,得到停泊在孟买港的“宝剑号”

护航舰上水兵的响应。次日,港内 20 艘军舰上的水兵和陆上勤务部门人员共两万多人全部起义。他们成立了罢工委员会,举起红旗,扯下英国国旗,在城市示威游行,高呼“打倒英帝国主义”、“印度胜利”、“印度教徒与伊斯兰教徒联合起来”等口号。起义迅速蔓延,其他港口的印度水兵也投入斗争。英国殖民当局迅速调军镇压,起义水兵进行了武装自卫还击。22 日,孟买 20 万工人罢工,学生罢课,支持水兵起义。示威群众与军警冲突,伤亡

2000 人。国大党和穆盟领导人虽然支持起义者的要求,但认为起义违反了非暴力原则,故反对水兵的行动。罢工委员会的成员多数为国大党或穆盟党员, 他们在上级领导的压力下,23 日发表《告民众书》,宣布放下武器,停止战斗。起义遭到失败,许多领导人被捕,大批水兵被复员。

水兵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印度各地的工农运动继续高涨。

17O1945 年有 848 次罢工,1946 年增至 1600 次,1947 年又增至 1811 次。与此同时,在孟加拉、马拉巴、克什米尔、特拉凡科、特仑甘纳爆发了五起规模较大的农民起义,其中以特仑甘纳的起义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该地区位于海德拉巴土邦东部,殖民政府通过土邦的王公贵族和柴明达尔封建地主进行统治。当地人民遭受双重剥削和压迫。1946 年 6 月在该地区纳尔冈达县的卡达文迪村发生一起地主恶霸开枪打死当地民族主义组织安德拉大会成员的事件,激起人民的愤怒,遂爆发了农民起义。当地共产党和安德拉大会成员领导起义农民没收地主土地,建立农民武装,选举村民委员会,成立人民法庭,废除苛捐杂税。起义波及 3000 个村庄和 300 万人口的地区,

人民军、游击队发展到约 1.2 万人。这是印共领导的第一次武装斗争,但由于印共中央时而主张武装斗争,时而主张合法斗争,使运动遭受挫折。在坚持了 5 年的斗争之后,1951 年 10 月由印共中央发表声明,该地区的武装斗争宣告停止。

英国对印政策与蒙巴顿方案 面对印度殖民地的危机,英国政府从战时起就不得不调整其殖民统治政策。1942 年 3 月派遣内阁阁员克里浦斯率领的调查团来印度与各政党谈判,答应给予印度自治领地位。战后英国工党政府上台后进一步确定了从老 殖民主义向新殖民主义转变的统治方针。1945 年 9 月 19 日艾德礼发表了对印度政策声明,宣布进行宪制改革,在印度进行

合法选举,1946 年 2 月 19 日即孟买水兵起义的第二天,艾德礼立即决定派遣由印度事务大臣劳伦斯、商务大臣克里浦斯和海军大臣亚历山大组成的使团到印度。临行前,艾德礼说:“把过去的公式应用到目前的形势是不行的。1946 年的局面不是 1920 年、1930 年、或甚至 1942 年的局面⋯⋯”。他准各向印度的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者作更大的让步,以抑制群众革命运动的发展, 继续维持英帝国的殖民利益。

内阁使团到印度后,与各政党领袖和土邦王公进行会谈。5 月 5 日至 12 日召集国大党与穆盟代表举行西姆拉圆桌会议,由于两党意见分歧,会议没有取得任何成果。5 月 16 日内阁使团公布了带有强制性的白皮书,提出未来印度将由各行省和土邦组成联邦,享有自治领的地位;通过制宪议会和总督领导下的临时政府,建立自治领的联邦政权。使团回英后,同年 7 月印度举

行制宪议会选举,国大党获 209 席,穆盟获 75 席,其他党派获 14 席。8 月

25 日成立了由总督任总理、尼赫鲁任副总理的临时政府,10 月 26 日穆盟勉

强加入政府。同年 12 月艾德礼在伦敦与尼赫鲁、真纳会晤。

特仑甘纳起义和工农运动的高涨使英国统治者感到恐惧。当时的印度好似一艘满载弹药在大洋中着了火的船。对英国来说,首要的问题是在大火烧到弹药之前把火扑灭。如果用军队镇压,据估计,至少需要 50 万占领军,这对战后被削弱了的英国来说,是难以办到的,因此,必须抛弃这种传统的殖民统治方式。出路只能是与印度资产阶级妥协,通过移交政权,在维护英联邦的前提下,借助英印条约尽可能多地保留其殖民利益。1947 年 2 月 20 日,

艾德礼在下院发表了新的政策宣言,宣布“英属印度的政权将于 1948 年 6

月前移交给印度”。1947 年 6 月 3 日在德里和伦敦同时公布了以总督蒙巴顿的名字命名的移交政权方案。7 月 18 日英国议会正式通过《印度独立法案》, 宣布自 1947 年 8 月 15 日起在印度境内成立两个独立的自治领:印度和巴基斯坦。

《蒙巴顿方案》规定,印巴两个自治领的划分主要根据英属印度居民的宗教信仰。西旁遮普、信地、西北边省、俾路支组成西巴基斯坦,居民 2500

万人,其中穆斯林占 800 万。东孟加拉、阿萨姆的西尔赫特县组成东巴基斯

坦,人口 4 400 万人,其中穆斯林 3100 万人,其余各省组成印度联邦,共

22500 万人。原有的 562 个土邦在移交政权后享有独立地位,可以通过谈判分别加入巴基斯坦和印度,共有 8100 万人口,面积占印度的 2/5。“独立法案”规定,总督将以英王陛下名义批准自治领合法机构通过的任何法律。

印巴分治及其冲突 1947 年 8 月 14 日巴斯坦宣告成立,真纳自任总

督;同月 15 日印度宣告独立,尼赫鲁任总理。此后,印度在 1950 年 1 月 26

日宣布成立共和国,巴基斯坦在 1956 年 3 月 23 日颁布宪法,改自治领为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印巴独立结束了英国殖民主义者对印度次大陆长达190 年之久的直接统治。这是印度次大陆人民长期斗争的结果。印度是“大英帝国的枢纽”,印、巴独立对广大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蒙巴顿方案》也给独立后的印、巴留下了严重的祸根。英国在准备移交政权的过程中,继续施展其传统的“分而治之”政策。它极力扩大国大党与穆盟之间的分歧,以及印度教徒与穆斯林之间的冲突。1946 年 8 月临时政府建立时,穆盟就认为英方有意偏袒国大党,遂于 8 月 16 日发动了建立巴基斯坦的直接行动日,组织穆斯林示威抗议。国大党则实行“以剑还剑”的对策,于是,一场宗教大仇杀在加尔各答、孟买等地发生了。蒙巴顿方案公布后仇杀达到高潮。据估计,约有 50 万人在相互殴斗、残杀中死去。甘地为了

平息宗教纠纷,1948 年 1 月 30 日被印度教的极端分子杀害。

从蒙巴顿方案公布至 1951 年,约有 720 万伊斯兰教徒成群结队迁往巴基

斯坦;在巴基斯坦的约 890 万印度教徒也携儿带女迁往印度。他们背井离乡, 倾家荡产,衣食无着,流落街头,形成了长期得不到解决的印巴难居问题。加之蒙巴顿方案没有明确划定印巴边界,东西巴基斯坦相隔 1600 公里,而恒河和印度河流经印巴两国,这又造成了印巴边界纠纷回题和河水争端问题。

特别是克什米尔土邦的归属问题,更造成了印巴的严重对立、该土邦包括查谟和克什米尔两部分,位于印、巴、中国和阿富汗之间,是战略要地。面积 21 万平方公里,人口 500 万,其中 77%是穆斯林, 20%是印度教徒。蒙巴赖方案规定穆斯林占多数的地区 归巴基斯坦,但又规定克什米尔可以自由选择归属。印度利用印度教徒在该地上层所占的优势,控制其议会通过决

议,宣布归属印度,遭到巴基斯坦坚决反对。1947 年 10 月印、巴在克什米尔发生武装冲突,在联合国的干预下,1949 年元旦停火。联合国印巴委员会于当年元月 7 日划了停火线,印度占 3/5 地区,人口 3/4,巴基斯坦占 2/5 地区,人口 1/4。克什米尔人民要求自决权。 1953 年,印、巴总理发表联合公报,主张通过公正无私的公民投票解决争端。但后来印方又反对公民投票, 加之外部势力的插手,致使克什米尔争端长期不得解决,而且愈来愈复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