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起飞
从 60 年代起,特别是在 70 年代,新加坡、南朝鲜和中国的台湾、香港经济高速发展,引起世界瞩目。过去,南朝鲜、台湾的经济都是以落后的农业经济为主;新加坡、香港只是从事转口贸易的港口城市。但在 60 年代,它们抓住西方发达国家因产业结构调整而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机遇,适时地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国民经济以年均 10%的速度猛增,迅速转变为新兴的工业化国家。这些国家的经济结构有明显的变化,外贸出口能力增强,成为美、日、西欧的竞争对手,并拥有巨额外汇储备,人均国民收入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相比,名列前茅,故被西方经济学家称之为“70 年代的奇迹”,与 50 年代的西德、60 年代的日本相提并论。由于这四个地区历史上都接受“龙的文化”,在现代化过程中又都以“新儒学”为指导思想, 故被称为“亚洲四小龙”。下面,重点叙述新加坡和南朝鲜的发展情况。
新加坡独立后的经济发展 1958 年 8 月 1 日,英国核准“新加坡自治
方案”,翌年 5 月 30 日,新加坡举行了自治后的第一次大选。创建于 1954
年的人民行动党在大选中获得议会 51 个议席中的 43 席,上台执政。该党秘书长李光耀组建第一届自治政府,任总理。为了有利于继续争取独立,新加坡与马来西亚合并,1963 年 9 月 16 日宣布作为马来西亚联邦的一个州。但
由于双方的发展路线不同,1965 年 8 月 9 日分离,新加坡宣告成立独立的共和国,人民行动党在以后的大选中多次获得国会的全部席位,李光耀蝉联总理。李光耀是华人后裔,深受儒学文化的影响,后赴英留学,加入工党,接受了民主社会主义的思想,回国后从事律师和工会的工作。他十分重视法制建设,强调民族和解,善于处理劳资矛盾。他领导下的政府机构比较精干,
严格要求公职人员廉洁奉公,实行高工资,保证效率,以此来维护社会的稳定。
新加坡面积小,人口多,资源匮乏。独立初期,国家面临着经济衰退、失业率高、通货膨胀严重的困难局面。新政府把发展经济摆在首位,制定了一个以发展工业为中心的国民经济多元化的经济发展战略。1959—1967 年底为经济发展初期阶段。主要任务是恢复经济和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的“进口替代”工业。在此期间,先后制订和实施了两个五年计划,颁布了《新兴工业法令》、《土地扩展法》(1959)、《经济扩展奖励法》(1967)等法令, 减免所得税,从而为吸引外资创造了良好的条件。1961 年在一片野草丛生的沼泽地带兴建了裕廊工业区,此后不断增建开发区。与此同时,大力进行交通、邮电、公用事业等基础设施,发展旅游、金融、外贸等事业。
1968—1979 年为第二发展阶段,实行由进口替代转向适应外部需求为主的“出口主导型”经济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新加坡最先建成了亚洲最大的集装箱码头和最大的樟宜飞机场。1979 年新加坡成为仅次于鹿特丹的世界第二大商港。至此,失业问题不仅已基本解决,甚至还出现了劳动力短缺的情况。
1979 年进入经济发展的第三阶段。新政府为适应世界高技术迅猛发展的形势,适时地提出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实行工业技术升级,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建立高技术、高工艺、高增值、有出口竞争能力的新兴工业企业。1985 年 8 月,政府又提出实施“第三次经济发展战略转变”,逐渐将重点转向优先发展国际通讯、金融和咨询等服务业。新政府重视发展教育和智力投资,制订了中、长期教育和训练计划,开展职业技术教育,在青年农民中推行强制性教育,中学入学率达到 83%。全面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的结果,使它的高技术产业以年均 30%的速度发展,高科技队伍 20 年内增长了 12 倍,成为东南亚的“硅谷”。著名的“肯特岗科技园”从 1984 年起启用。80 年代,新加坡的制造业已形成以炼油、造船、电子电气等三大行业为核心的多部门综合体系,成为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第二大海上钻油台输出国,以及世界重要的电气电子产品出口国。黄金外汇储备 1963 年仅有 4.3
亿美元,1980 年增至 65.7 亿,1988 年又猛增至 171 亿。贸易出口总额 1960 年为 11.36 亿美元,1988 年增至 401.37 亿美元。1990 年新加坡外汇市场交易额居亚洲第二位,成为世界第五大外汇交易市场。新加坡港吞吐量达 5.37 亿登记吨,远远超过鹿特丹(3.39 亿吨)而居世界第一。
90 年代新加坡进入稳定成长阶段,1991 年 10 月政府制定了《经济策略计划书》,继续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国际经济联系,保持每年 4—6%的经济增长速度,使新加坡成为东南亚科技、通信、金融、运输、设计和服务中心, 人均国民收入提高到 1.7 万美元。1991 年来新加坡的旅游者达 541.4 万人, 旅游业带动了建筑业的发展,整个岛屿已变成绿色的“花园城市”。政府在解决住房问题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基本实现“居者有其屋”。大部分居民住进政府建造的设备齐全、价格低廉的公共套房,人均住房面积 15 平方米, 居亚洲之首。
虽然新加坡的经济发展有着对外资过分依赖的弱点,但它的成就却是主要的。新加坡政府正确地处理了经济建设与政治改革、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传统与现代化以及本国与邻国等关系。它强调政治稳定要靠经济建设的成果来保障;不放松政府对企业自由发展的宏观导向;在现代化中仍要保留民族
的优良文化传统;不向邻国炫耀财富,谨慎地处理与邻国的互助合作关系, 从而为其经济发展争取到了和平的安定环境。
南朝鲜的经济发展与民主运动 朝鲜战争后的韩国由于美国的控制和李承晚政府的腐败而社会混乱,经济困难,到 1958 年经济尚未恢复到 1940 年的水平。这里本是粮仓,历来出口大米,但这时却要从美国进口大批粮食。国际收支逆差巨大,通货膨胀严重,从而触发了 1960 年的“4.16 运动”。这次由汉城开始、后来形成全国规模的群众性运动终于迫使李承晚下台。
1961 年 5 月 16 日,以朴正熙为首的一伙少壮派军人集团在美国支持下发动政变,推翻了李承晚政府的继承者张勉政权。1963 年 10 月,朴正熙正式就任总统,先后颁布《反共法》、《国家保安法》,建立庞大的宪兵、特务组织和“五户联保组织”,实行军事独裁统治。但他注重发展经济,认为这是“至上课题”,并准备用“胜共统一”取代李承晚的“北进统一”政策。他说过:“胜共统一的成败决定于经济建设”,“民族的活路在于经济现代化”。他上台后不久就成立了由副总理主持的经济计划院等机构,以加强政府对经济建设的干预,建立“由政府指导的资本主义体制”。1961 年 8 月颁布了第一个经济开发五年计划(1962—1966),目标是发展进口替代工业, 以奠定“经济自主”的基础。从此开始了韩国的经济起飞时期。为了解决资金问题,朴正熙政府扩大了与美、日政府的合作,进行日韩关系正常化的会谈,从而引起了国内民主力量的激烈反对。1964 年爆发了“6·3”人民运动, 1965 年 6 月 22 日《韩日基本关系条约》签订后又爆发了百万人的抗议运动, 当局以暴力手段进行镇压,逮捕了大批青年学生和民主人士。
1964 年,当局调整经济发展战略,由“进口替代”转变为“出口主导型经济开发战略”,提出“出口第一主义”、“贸易立国”等口号,大力引进外国资本和技术设备,利用本国廉价劳动力开办工厂,加工进口原材料,然后将大部分产品出口,以此推动工业化的进程。政府实行“不均衡增长”战略,在一定时期进行“倾斜式”投资,在发展中求均衡。具体作法是:“先工业化,后农业现代化”;“优先发展出口工业,内需服从于出口”,“重点支持大型企业”,“首先发展首都圈和东海岸地区,以先进工业区带动其它地区”。1964 年 9 月 14 日公布《出口产业基地开发建设法》,建起了包
括蔚山工业区在内的 27 个出口工业区作为“高速发展的旗手”。政府投资的60%集中在电力、公路、铁路、港口、通讯等“社会间接资本”方面。这一开发战略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效果。“一·五”期间国民生产总产值年平均增长率为 7.7%,“二·五”(1967—1971)为 10.5%,“三·五”(1972
—1976)为 11%,“四·五”(1977—1981)的第四年( 1980)高达 11.6
%。1960 年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为 82 美元,到 1980 年猛增至 1508 美元; 是年钢产量为 860.6 万吨,造船 52.2 万吨,汽车产量 12 万辆,被国外报刊称为“亚洲的又一个日本”。
80 年代,韩国进入经济政策调整和结构转型的阶段,主要针对经济起飞阶段出现的弊端进行调整。过去,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轻纺工业和资金技术密集型重化工业,这时则积极推进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变。大量引进技术,实行“引进技术自由化”政策,放宽限制,简化审批手续,整个国民经济由高速增长时期转入中速增长时期。
70 年代末、80 年代初,由于出现经济衰退,反独裁的民主运动再度高涨。
1979 年 9—10 月,爆发了学生、市民砸道府大楼、烧警车的暴力示威运动。
10 月 26 日朴正熙被情报部长金载圭击毙,负责处理此案的陆军保安司令全
斗焕于 12 月 12 日发动军事政变,夺取政权,发布了“非常戒严令”,大肆逮捕金大中等民主人士和群众。1980 年 3—5 月,反独裁的学生运动更加高涨,并吸收各阶层人民参加,最后发展为光州起义。20 万光州人民夺取了武器库,赶走了官员,打退了军警的进攻,占领城市达 9 天之久。同时江原道
舍北煤矿工人占领舍北 4 天。5 月 27 日,全斗焕调重兵围攻镇压,致使 300 多人死亡,数千人受伤,成为韩国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
1986—1988 年,在调整的基础上,利用国际上低利率、低汇率、低油价
等有利条件,韩国经济出现连续 3 年的高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1986 年为 2
370 美元,1990 年增至 5 659 美元。造船业仅次于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船
舶生产国。电子工业成为主导产业,汽车产量居世界第 9 位,它已步入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行列。
韩国经济发展的弱点是过度地依赖国际市场,依赖进口能源和原材料。债务负担沉重,深受国际市场波动和美、日贸易保护主义之苦,由于“不均衡增长”策略的实施使粮食依赖进口,中小企业发展缓慢。通货膨胀、分配不公日益加剧。“军人政治”与控制经济活动 70 %的“财阀经济”相结合, 限制了市场机制,造成许多弊端,结果导致经济衰退和民心浮动。
1987 年 12 月,全斗焕迫于民主势力的压力,同意大选后和平移交权力。
翌年 2 月,卢泰愚当选总统,他许诺促进“民族和解、逐步实现民主化”。由于民主派追究全斗焕贪赃枉法、违反人权的行为,迫使他声明认罪,隐居山村。
90 年代的韩国经济一方面朝着发达国家的目标前进,另一方面又面临着
衰退。在 1992 年世界银行的年报中将其从“亚洲四小龙”的名单中剔除,因为它的年均国民收入不足另外“三小”的 1/2。是年 12 月,民主派人士金泳三当选总统,不得不进行新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