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帝国主义的一体化一、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
战后垄断资本的新特点 在二战的特殊环境中得到加强与发展的垄断资本,在战后经济复苏和发展过程中又得到进一步加强,使垄断资本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1948—1954 年期间,美国每年平均有 252 家公司被大公司吞并,1955—
1957 年,这个平均数上升为 514 家。战后,资产过亿美元的公司在美国全部公司资产中的比重逐年增加,1950 年达到 50.8 %,1955 年超过了 53.7%。50 年代英国加工业中,资产逾 2500 万英镑的公司发展到 34 家,其在资产总额中的比重达 47%。到 60 年代,垄断集中趋势仍在加强,制造业 90%的销售额控制在 5 家公司手中。从 50 年代至 60 年代,5 家公司控制 75%的行业占整个制造业的比重由 26%增至 48%。在联邦德国,资产逾亿马克的公司1938 年只有 25 家,占全国股份资本 25%,1954 年增加到 39 家,1957 年发展至 47 家,占全国股份资本的 44.4%。1950—1970 年间,50 家大公司的利润占整个工业部门总利润的比重由 36 %增加到 50 %。欧洲经济共同体内, 50 家大公司在采掘业和制造业中的控股权由 60 年代的 35.1%增加到 70 年代的 45.7%。到 70 年代末,销售额过百亿法郎的大公司,联邦德国 35 家,英
国 58 家,法国 29 家,意大利 9 家,荷兰 6 家。这说明,战后垄断资本是在不断加强的趋势中发展的。
从根本上看,垄断资本发展的重要前提是垄断条件下的竞争。战后推动垄断资本发展的具体因素主要有,企业内部不断完善管理,扩大产品市场, 增加竞争能力,使大企业垄断资本自身积累迅速增长;依靠经济危机、市场风险变化等时机加快对中小企业的并吞,完成生产进一步集中化;依赖科技进步,扩大企业规模和高技术产品含量,加强生产集中,系统分工,巩固垄断资本的企业基础;战后金融信用机构多样化发展,也为促进生产集中提供了有利条件。
战后垄断资本发展,从趋势分析,有如下几个新特点。一是生产向大公司集中的趋势不断加强,大垄断组织实力增长惊人,加强了对生产的控制和垄断。如联邦德国拜耳公司,60 年代初营业额为 32.6 亿马克,70 年代初为
103.8 亿马克,1983 年猛增至 408 亿马克。菲利蒲公司年销售额为 162 亿美元,资产 156 亿美元,拥有 34.3 万雇员,成为超级垄断组织。二是巨型垄断公司数量不断增加,分布范围更加广泛。联邦德国、英、法等国销售额过百亿法郎的大公司数额一直在增加,这些公司组织拥有几十甚至数百家分支企业,在制造业、商业、农业、服务业等方面都占有优势。三是垄断公司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显著增强,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空前增长。四是银行金融垄断资本实力空前增长,发展速度惊人。在 20 世纪初,拥有 1000 万美元资本就是大银行,但战后出现的大银行,资产均在千亿美元上下。
若从战后垄断资本发展形式分析,它有如下几个特征。一是生产水平集中即横向扩大,主要是同一部门内的集中,其结果是部门内出现大规模垄断企业。二是垂直集中亦称纵向扩大,是指相互联系的产业部门之间进行的联合或兼并,这是战后最具代表性的集中形式。三是混合集中即垄断组织的多样化发展。这是战后垄断资本发展过程中,针对集中的局限采用的新形式,
它使垄断范围扩大到整个社会经济活动范围内。四是跨国集中即跨国公司的建立和发展。它标志着战后垄断资本发展的高峰。
国家垄断资本体系的形成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资本主义发展早期就已出现物质基础,至 20 世纪初国家垄断资本初具形态,在一战后的欧洲,特别是德国,它得到较大的发展,逐渐向体系化过渡。国家垄断资本体系的最终形成确立是二战后完成的。
促使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体系形成的因素有三点,首先是资本主义私人垄断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在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之后,垄断加剧了资本主义经济矛盾,造成一系列难以自排的危机,迫使私人垄断资本接受国家的干预和调节。这方面的理论准备如凯恩斯主义、芝加哥学派等已经比较充分,加之民主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化,国家垄断资本在战后欧洲迅速发展并不断走向成熟。从一定意义上说,战后欧洲出现的工党、社会党政府的经济结构改革措施,如国有化政策等,是国家垄断资本体系形成的政治催化剂和主要标志。其二是战争的特殊作用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的形成。私人垄断资本成熟发展的欧洲也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战争中需要通过国家利用非常手段来调动社会经济潜力为战争服务,就使大量基础工业部门集中到政府管理之下,列宁指出:战争异常地加速了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转变的过程。应该看到,通过战争中实行的管制性政策完成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很大的临时性和强制性,并不利于经济合理发展。但是,战时管制措施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铺平了道路,清除了障碍,为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合乎规律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最后是经济危机呼唤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挥干预和调节作用,把国家垄断资本推向体系化和成熟。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其固有矛盾造成的,危机期间,单靠私人垄断和自发市场机制已无法缓解矛盾,无法通畅再生产循环过程,只有国家才能充当调和矛盾、挽救危机的“救世主”。虽然危机中发展起来的国家垄断资本具有某种临时性,但它是资本主义发展合乎规律的发展结果,是有内在必然性的。这一点与战争期间发展起来的国家垄断资本的性质是完全不同的。
总览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体系发展过程,它的主要内容基本由如下几方面构成。
一是国家垄断资本的企业体系。这个企业体系的核心是国有化企业,另外还有国有森林和矿山等。战后欧洲资本主义各国国有化企业数目增加迅速,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地位突出,影响巨大。据统计,70 年代末,法国、英国、意大利三国国有化企业在许多部门都是拥有绝对优势,而在采煤、电力、煤气、铁路、邮政和电讯业中,法、英、奥地利等国已是百分之百的国有化了。国有化企业在国内生产总值、全部就业和全部投资三项指标中所占比例, 意大利分别为 24.7%、25.4%和 47.1%,英国分别为 11.1%、8.1%和 20
%,联邦德国分别为 12%、10.5%和 12.7%,法国分别为 13.5%、10.5% 和 30%。欧洲国家垄断资本企业体系到 80 年代仍呈发展趋势,如法国社会党执政后进一步推动国有化,使国有化企业职工人数、营业额、投资额等的比重均较前有所增加。欧洲国有化企业拥有一批巨型公司,如英国石油公司、法国雷诺汽车公司、联邦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等都名列世界 50 家大公司榜内。国家垄断资本的企业体系最显著的特征是占据着国家基础经济部门,这些部门企业投资高,利润低,风险大,需要国有化企业的特殊性来维持。正因为如此,国家垄断资本企业的经济效益常常不如私人垄断企业。
二是国家垄断资本的财政体系。国家财政收支在国民经济中占的比重逐年升高,是国家垄断资本高度发展的结果。1965—1983 年间,法国财政开支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从 37.5%增至 50 %,英国从 35.3%增至 58.9%,意大利从 32.9%增至 56.6%,而荷兰已增至 63.6%。这说明,欧洲国家垄断资本的财政体系空前庞大,已把半数以上的国民生产总值纳入国家直接支配体系内。
在这个体系中,收入主要依靠税收机制,如欧洲经济共同体各国政府收入半数以上来源于直接税和间接税,丹麦政府收入对税收机制的依赖达到 82
%,是西欧国家中最高的。政府开支体系包括国防、行政、投资、社会福利、补贴和救济等,主要发挥国家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和调节作用。从收入和开支的政策出发点分析,国家通过垄断财政体系实现了部分社会再分配,缓和了社会分化的矛盾,增强了垄断资本的地位,促进了垄断资本的发展。
三是国家垄断货币体系。这个体系包括中央银行和国有化银行、国家信贷机构、国家货币金融政策三方面内容。战后欧洲国有化政策之一就是实施中央银行国有化,使其成为国家垄断资本用以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中枢职能机构。国家信贷机构以政府为后盾,发挥着维持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作用,它们的业务活动通常都能体现国家金融政策。政府的货币金融政策通过中央银行执行,即由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控制贴现率和储备金率来发挥作用。从战后欧洲国家国有化政策实施过程和经济发展情况分析,国家垄断货币金融体系相当发达和完备,成为国家垄断资本发展的重要保证。
四是国家垄断社会管理和调节体系。这主要是指国家制定和执行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协调地区发展平衡,对经济部门结构进行调整,制定和执行社会收入和保障政策等方面所形成的社会管理和调节职能。国家垄断资本条件下的政府经济计划不是指令性的,但因为它拥有经济实力和政策影响,足以引导企业活动,从而保证经济计划实施。地区间平衡发展和综合规化的问题在 50 年代已经提出来了,它是推动国家社会进步的一项重要战略。经济部门
结构调整的针对性很强,战后至 50 年代,主要是推动港口、铁路、公路、煤炭和钢铁部门发展,60 年代,重点在加强专业化调整,扩大公司规模、提高产品竞争能力,70 年代中期以来,主要推动传统工业结构向新科技产业结构方面转移和发展。在制定和执行社会收入和保障政策方面,内容涉及面广泛, 如最低工资限额、超额累进税制、低收入补贴、失业救济等,它和福利政策内容互为补充,构成战后“福利国家”体制的基本内容,对增加国民经济实惠、保障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增长产生了较大影响。
国家垄断资本的本质特征是国家与垄断资本在经济领域内的结合,国家占有并支配垄断资本的核心部分,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发挥国家干预和调节功能,并通过福利政策手段调节社会收入,实现社会利润的再分配,从而使资本主义制度在新的资本形态下继续发展。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与问题 战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普遍形成国家垄断资本体系,这是一个共同的发展趋势。但是,在发展过程中,欧洲国家与美国、加拿大和日本等国的模式不尽相同,走过的道路也有许多差异。如美国与欧洲就在“国有化”、垄断资本财力基础以及私人资本有限性与现代大生产、社会福利的矛盾等方面存在着显著区别。即使在欧洲,各国的情况依然千差万别,北欧国家与西欧国家不同,西欧国家间也存在差异。如联邦德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具体体现是“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它的特点
是国有化程度不高,总体计划调节和对企业的生产性干预程度较低,基本遵循的是有限干预政策,即“少直接干预,多提供支持”。而在法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干预与参与却是极为广泛深入的。法国国有化程度高,宏观规划庞大详尽并且长期连续执行,制定规划的机构相当完备复杂,战后经济发展与国家计划化干预和调节是分不开的。在意大利,国家垄断资本采用国家持股集团参与私人企业活动的国家参与制形式发挥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的作用。它的特点是国家以较少的资本有效控制和支配为数众多的企业,并形成了中央政府国家参与部、国家控股集团、基层企业三级国家参与体系,发挥从制定参与政策、实施参与管理到具体业务经营的立体参与效能,从而使国家垄断资本发挥更积极的干预和调节的作用。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国家垄断资本发展的总趋势是不断深入和加强,但走过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的全面发展时期是 50 年代,60 年代达到鼎盛阶段,而 70 年代渐渐为新的矛盾和危机交错缠绕,至 80 年代,普遍出现了抑制国家垄断资本发展甚至重新使国有企业私有化的浪潮。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危机来自它自身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国家财政开支过度膨胀,财政赤字增长速度过快,国家债务负担沉重,使国家的干预和调节的能力下降,甚至出现危机。欧共体国家财政开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从 1970 年的 37.9%上升到 1983 年的 52%,政府净借款变化幅度大,各国财政赤字常年保持在高水平上,如英国和联邦德国从1973 年到 1982 年,财政赤字分别由 31.4 亿英镑和 28.5 亿马克激增至 101
亿英镑和 362 亿马克。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也达到了天文数字,战后至 80
年代初的 35 年时间里,赤字总数达 4479 亿美元,1981 年时,国债总额突破万亿大关。二是通货膨胀政策难以驾驭,通货膨胀恶性急速发展,持续时间长,使国家依靠通货膨胀刺激经济发展的反危机措施基本失去功效。50、60 年代,欧洲各国普遍实施适度通货膨胀政策,使通货膨胀率基本控制在 1—3
%左右,偶然超至 4—5%。70 年代,通货膨胀开始失控,到 80 年代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通货膨胀率都超过了 10 %,意大利 1980 年达到 21.2%。
联邦德国较之其他国家,通货膨胀率一直偏低,但 80 年代比 60 年代仍上涨了三倍。三是国有企业生产的政策性亏损日趋严重,经济效益增长缓慢,加重了政府财政补贴的负担。造成国有化企业亏损的原因主要是内部管理机制运行不畅和多数国有化企业属于“夕阳工业”,在科技革命和高技术产业飞速发展的时代,这个矛盾的解决并非易事。1978—1983 年,联邦德国政府仅公司持股一项造成的亏损即由 1.6 亿马克增至 5.3 亿马克,其他国家也是不堪负重。四是福利政策体系与计划参与政策系统日渐落后,远远满足不了战后几十年急速发展的形势需要,矛盾日益发展并难以解决。70 年代末期以后,欧美许多国家政府试图采取否定计划与国有化的方式摆脱危机,但在国家垄断资本问题上陷于矛盾的两难境地。
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趋势分析,虽然危机重重,但不可能倒退到彻底否定国家干预和调节作用的自由发展时代。问题只有一个,即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形势下,怎样调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政策系统的适应性,促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向前发展。从当代资本主义就是垄断资本主义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一点来分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与资本主义制度一样尚未行将灭亡, 发展仍是个现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