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意大利的政治和经济发展
共和国的建立 战争结束时,意大利约有 50 万人死亡或失踪,300 万人无家可归,北部地区主要铁路和桥梁均被炸毁,商船损失达 75%,工业生产尚不及战前水平的一半,农业减产几近一半。战后粮食和商品供应极度匮乏,1945 年夏,每人每天只能得到 200 克配给口粮。意大利面临着严重的社会政治经济危机。
在纷繁复杂的矛盾与危机中,意大利战后发展道路问题最为急迫和最为突出。战前,意大利一直是君主政体国家,近代以来,资产阶级仁人志士建立民主共和国的努力从未间断,但始终未获成功。战争期间,从抵抗运动中兴起并发展壮大的民主力量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它们渴望在战后建立共和国。但是,意大利教会势力和萨伏依王朝的旧势力却企图重建君主政体, 和民主力量发生了尖锐对立。意大利面临着何去何从的严峻考验。
在这场斗争中,意大利共产党发挥了重要作用。意大利全境解放时,北方抵抗组织拥有 50 余万武装,其中多数是打着红领带的意共游击队员,他们在群众中有较好的社会基础。英美占领军战后宣布解散抵抗运动组织并要求游击队缴枪。意大利共产党从战后大局出发,解散了自己的武装,但在重大政治问题上,仍发挥着重要影响,并坚决主张建立意大利共和国。
1946 年 6 月 2 日,意大利举行全民公决,投票结果,1270 万张票拥护建立共和国,1070 万张票主张恢复君主政体,意大利民主力量获得了战后第一个关键性胜利。在同时举行的制宪会议选举中,天主教民主党(简称天民党) 获 207 席,共产党获 120 席,社会党获 115 席,成为制宪会议中的三大党。在天民党组织的内阁中,意共总书记帕尔米罗·陶里亚蒂出任副总理兼司法部长。
天民党是在意大利特殊宗教环境中依靠宗教影响维系的社会集团联盟。它的成员既有大中资产阶级、教会人物,也有信教的广大工农劳动群众。它是战后意大利改革最具影响力的资产阶级政党。1947 年初,该党领袖即内阁总理加斯佩里赴美访问,寻求经济援助,此后便在美国支持下,采取排挤共产党的政策。1947 年 5 月,共产党和社会党退出内阁,成为在野党。天民党在 1948 年 4 月的议会选举中获胜,再度组阁,并于 1949 年 4 月加盟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跃入富国行列 天民党内阁在马歇尔计划的 6 亿美元支持下,在政府所属企业和私人垄断企业合作下,使企业、产业合理化、集中化,从而逐步恢复了被战争严重破坏了的经济,并不断推动意大利经济发展,取得了较为显著的进步。从 50 年代初至 60 年代初的 10 年中,意大利钢产量增加 300%, 汽车增产 500%,机械行业增产 190%,电冰箱增产 750%,洗衣机增产 400
%,住宅增加 146%。10 年中,由于经济发展,农业人口比例由 40%下降到27 %。正是由于经济发展的原因,天民党在战后较长时间内能不断取得选举胜利,控制着议会和政府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