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科技革命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生产力的变革与劳动生产率的显著提高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根据 19 世纪第一次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实践得出的结论。第三次技术革命引起生产力各要素的变革。工具、机器设备等劳动资料随着电脑等新技术的应用,其性质、结构、功能也发生了根本变化。由于人们不再是只依靠自然资源,而是研制新型材料,并按照人的需要设计、制造具有特殊性能和结构的材料,劳动对象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劳动者的素质,包括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大大提高。当科技与生产力诸要素之间形成乘积效应时,整个生产力的提高要仰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所以,在当代,科学技术不仅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

正因为如此,在当代,科技进步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与整个经济增长的源泉。西方国家工业生产的年平均增长率,在两次大战之间为 1.7%,1950

—1972 年猛增至 6.1%。造成增长的因素中科技进步的因素在 70 年代占 50

—70%, 80 年代达 80%。美国经济学家爱德华·丹尼森在《美国经济增长核算》一书中分析 1929—1969 年促进美国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诸因素,其中知

识与科技的贡献从 37.8 %上升到 71.9 %。60 年代,苏联工业劳动生产率

提高的诸因素中,约有 40 %是由于采用新技术,到 70 年代,这一数字上升

至 66.7%。

农业是个古老的产业。二战前,欧美国家农业劳动生产率一直落后于工业。战后,通过应用电子技术、生物工程和激光技术,从育种、耕作到收成、管理实现了系统化和科学化。美国在 1800 年时,8 个农民的劳动可以提供 10

个人所需要的粮食,到 1980 年时,1 个农民可提供足够 60 人消费的粮食。

60 年代“绿色革命”的普遍开展对提高世界粮食产量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1941 年,美国农业科学家布洛格率专家组在墨西哥荒原进行育种试验,经过

10 年努力,培育出矮杆、高产、抗锈、耐肥、抗倒伏的小麦新品种,使小麦

平均产量由每公顷 740 公斤提高到 2144 公斤(1965 年)。墨西哥在 1956 年达到小麦自给。60 年代联合国推广绿色革命试验后,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又选育出水稻新品种,使亚非一些国家的粮食产量成倍增长。

经济结构的变化 第三次技术革命使整个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 即国民经济中各部门的比例关系和联系发生了重大变化。表现为三种趋势的加强:

  1. 产业结构的非物质化趋势。作为直接物质生产部门的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和第二产业(采矿、制造、建筑业)的产值和就业人数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相对下降,而非物质生产领域的第三产业的产值和就业人数急剧上升。第三产业不仅仅是传统意义的服务业、商业、运输业、通讯业以及文化教育等等,而且还包括大多数与信息工业联系在一起的部门,如软件工程、数据库等,传统的会计、统计、金融等部门也由于计算机的广泛使用而使业务范围大为扩大。据统计,1970—1979 年美国的农业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 5%下降到 3%;从事制造业的人口从 30%下降到 13%;从事服务和信息行业的从占人口总数的 15%上升到 72%。1980 年在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中,服务业的总产值第一次超过产品生产总值。其他国家的情况也都相差不多。例如,1987 年英、法、日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分别为 2%、2%和 3%;第二产业为 38%,38%和 40% ;第三产业为 60%、60%、57%。

  2. 生产过程的智能化趋势。在技术革命的推动下,智能因素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1956 年美国从事脑力劳动的“白领”职员人数第一次超过了从事体力劳动的“蓝领”工人。产业结构中“技术密集”型企业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前者主要包括微电子、机器人、原子能、宇航等工业、以及现代通讯、新能源新材料工业等。1960—1983 年美国通用计算机的装机量由 9000 台上升到 90 万台,增长了 100 倍。 1970

—1985 年美国集成电路的生产由 4 亿块增至 120 亿块,日本由 1.2 亿块增至

55 亿块。人们把这些迅速崛起的新工业称为“朝阳工业”,把传统的钢铁、机械、纺织业等称为“夕阳工业”。

  1. 科技革命带来了各国经济布局的变化。过去的工业区常常集中在煤铁资源较丰富的地方。如美国的大湖—宾州区、苏联的乌拉尔区、顿巴斯区等。而新兴工业区则是按人才、交通、环境等条件来建设。如美国 60 年代兴起的

电子工业基地——“硅谷”,位于旧金山以南斯坦福大学附近,在这长 48

公里、宽 16 公里的谷地内,集中了 1700 多家电脑、半导体的生产厂家,占美国同类工业产值的 96%,其电路产品占世界产量的 1/4。美国西部、南部的人口随着新技术产业的兴起而猛增,1980 年第一次超过了原来经济先进的北部和东部,美国计划以“硅谷”为中心建立从加利福尼亚到德克萨斯、波

士顿、纽约、芝加哥的技术带。

苏联在新西伯利亚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科学公园,集中各类技术人员 1.

8 万名; 1963 年日本政府决定在东京附近 60 公里处建立筑波科学城,有 46 所科研、教育机构集中在这里。此外,英国在苏格兰、法国在格勒诺布尔、联邦德国在慕尼黑、加拿大在渥太华西郊的卡尔顿、意大利在蒂布尔纳都设立了科学技术园区,作为电子工业基地和发展高科技的中心。

  1. 科技革命引起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由于发达国家着眼于发展“朝阳工业”,于是便将一些耗能大、费原料、污染严重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钢铁、一般化工、机械制造等转让给发展中国家,从而减轻了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原料、能源的依赖,有些发展中国家因此而进入工业化阶段。国际贸易中的商品结构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电脑、软件等知识密集型产品比重上升,矿物、天然橡胶等初级产品及钢铁、铜等商品的比重不断下降。据统计,1964-1970 年间世界科技成果贸易平均以 16.5%的速度增长。正因为如此,发达国家的投资方向发生重大变化。投资重点从采矿、机械、铁路转向尖端技术工业。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有很大增长。如以 1977 年与 1946

年相比,美国对欧洲的投资增长 60.6 倍,而同一时期对亚非拉的投资只增长

35 倍。这是因为,只有投资于高科技的新兴产业部门才能获取高利润,而这些产业所需要的先进设备、文化水平较高的劳动力、高消费水平的市场,只有发达国家才具备。在 1980 年的国际资本流动总量中,3/4 以上是在发达国家间进行。为建设大型工程项目,它们之间还展开了广泛的

管理的现代化 所谓管理,是指管理者为了一定的目的,在所管辖的范围内对管理对象实施一系列的控制,如计划、组织指挥、调节监督等。它一方面具有合理组织生产力的职能,另一方面也有维护和完善生产关系的职能。它与科技发展一起被看作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两个轮子”。传统的管理是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技术革命后开始探索科学管理问题。第二次技术革命后,工业规模扩大,美国工程师泰罗对生产的动作和时间进行定量分析,1911 年出版《科学管理原理》一书,奠定了科学管理的理论基础,他也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第三次技术革命以其丰富的内容使管理发展为一门真正的科学,并实现了现代化。这一方面是由于系统科学引起了管理思想的变化,另一方面是计算机的应用导致管理手段的更新。新的管理要求提高人的素质,在管理工作中注重人的因素,于是,研究职工行为规律的行为科学成为现代管理科学中的主要内容。为了解决调动职工积极性的问题,50年代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论”,赫兹伯格提出“双因素理论”;为了解决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问题,60 年代又相继提出了 X 理论、Y 理论和 Z 理论。在现代管理学中,与行为科学派相平行的还有现代管理科学学派,其代

表人物是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心理学教授、1958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他认为管理的全过程就是决策过程,管理者就是决策者。决策是现代管理的核心。1959、1960 年,他先后出版《经济学和行为科学中的决策理论》、《管理决策新科学》两本著作。现代管理学派认为,科学的决策应该是:由个人决策向群体决策发展;由单项目标决策向多目标结合决策发展;战略决策向更远的未来和向国际型发展;由定性决策向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发展。为了使决策科学化,70 年代又兴起了软科学。这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它被用来解决社会经济、科技发展中的战略预测、规划、评估等问题,并将科学化管理推

向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