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苏联的全球积极进攻战略
积极进攻战略的两根支柱 在美国对外战略态势由攻转守的同时,苏联则恰恰相反,由守势转为攻势。1964 年上台执政的勃列日涅夫的主要战略目标,已不再是赫鲁晓夫所追求的美苏合作主宰世界,而是逐渐形成为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积极进攻战略。
勃列日涅夫在 1976 年 2 月召开的苏共 25 大政治报告中说:“现在我们
在制定对外政策的时候,也许地球上没有哪一个角落的情况不是以某种方式加以考虑的”。
勃列日涅夫的积极进攻战略有两根支柱:一是力争军事优势的军事战略,二是麻痹西方的缓和战略。
在军事战略方面,其指导思想是,既准备打核战争,也准备打常规战争。既准备打有限核战争,也准备打局部常规战争。强调“进攻性”和“先发制人”,“突然打击”。苏联的战略导弹至 1975 年已达 2402 枚,超过美国 40
%。苏联还大大增强了坦克、火炮、装甲车等常规力量,并迅速建立起一支进攻性的远洋海军。苏联进一步加强全球性军事部署,强化华约组织。在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在亚、非、拉共攫取 20 多个海空军基地的使用权。
在推行“缓和战略”方面,勃列日涅夫比赫鲁晓夫有过之无不及。1971 年,他在苏共第 24 次代表大会上,正式提出了以缓和为中心的六点“和平纲
领”,宣称要把缓和放在 70 年代苏联外交政策的首位。他大搞首脑外交,发动和平攻势,竭力以此麻痹西方,调动和扩大美国与西欧的矛盾,最后把美国势力排挤出西欧;同时通过缓和,争取西方对战后东欧现状的承认。此外, 利用缓和,引进西方资金技术,获取经济实惠。但勃列日涅夫明确宣布,这种“缓和”不能妨碍苏联进行“国际阶级斗争”和推行“苏联模式”的世界革命。
加快向南扩张步伐 70 年代,苏联加快了向外扩张的步伐。由于西线欧洲处于一时难以有重大改变的对峙状态,东线押在越南身上的赌注一时也难以收效,苏联把更多的力量放在南线,特别是以“欧洲的软腹部”中东和非洲地区作为主要扩张方向,同时进一步打入连接东西两个地区的中心环节
——南亚次大陆,控制南下印度洋的战略通道。先是重点经营埃及,1971 年5 月签订苏埃友好合作条约,①提供 50 亿美元的经济、军事援助,派遣军事
专家顾问达 18000 多人。继而又把叙利亚选作立足点。在南亚地区,把阿富汗和印度作为其亚太战略和南下战略的两根支柱。1979 年入侵阿富汗。1965 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冲突激化后,苏乘机加紧向印输出军火,至 1980 年,苏联提供的武器已占印进口武器的 66%。在非洲地区,70 年代中、后期,在安哥拉民族解放组织间制造分裂,支持“人运”以反对“安盟”和“解阵”,并把大量古巴军队运进安哥拉,扩大安哥拉内战。在非洲之角,大力支持埃塞俄比亚,1978 年两国签订友好合作条约,苏在埃的军事专家顾问达 2000 多人。及至 70 年代末,以苏联出兵阿富汗及支持越南侵柬为标志,苏联的霸权主义政策发展到了顶峰。而这恰恰成了苏联进一步陷入内外困境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