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科技革命与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

劳动方式与生活方式的变革 产业结构的变化必然带来广大劳动者就业与劳动方式的变化。首先是从事农牧渔业的农村人口急剧减少,从事工业、建筑和第三产业的人口迅速增加。二战前西方国家农业人口在全国人口中的比重,美国为 30%,西欧、日本均在 40 %以上。随着科技革命的深入,1977 年美国降至 3.6%,1975 年西欧日本降至 10 %左右。工业、建筑等物质部门由于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可以做到减员不减产,他们要求非物质部门为其提供更多的服务。结果,在非物质部门工作的人数迅速增加。

随着工厂的自动化、电脑的普及、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工人的文化水平也不断提高,劳动方式也随之变化。例如,1960—1978 年美国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的百分比由 40.1:54.6 变为 47.8:49.3。日本由 28.2 :71.8 变为 41.9:58;西德由 30.1:65. 7 (1961 年)变为 45: 53( 1975 年)。在新企业中,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财会人员常占雇佣人数的一半以上。

科技的发展还促进了消费结构的变化,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第二次技术革命带来的是标准化、单一化的大工业生产,其产品特点是“重、厚、长、大”,而第三次技术革命提供的新材料、新工艺、新能源,使生产多样化、小批量、节约化。产品特点是“轻、薄、短、小”。电脑的使用缩短了设计的时间,通讯的发达加快了销售的过程,因此,产品更新换代快,淘汰率高。衣食住行向着多样化和高级化的方向发展。

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家用电器种类繁多,迅速普及。如电视机、录像机、摄像机、高级音响、激光唱盘、自动洗衣机、电子游戏机、微波炉等等。1946 年美国全国只有 10 个电视台,1958 年建立电视广播系统,1969 年增加到 673 个。日本从 1958 年起才开始使用黑白电视机,1963 年普及率已达 84.4%, 1960 年才生产彩色电视机,1975 年普及率已达 92.6%。由于家用电器的普及,使耐用消费品的支出在个人消费中所占的比重加大,美国 1940 年耐用消费品支出占个人消费的 10.9%,70 年代上升为 14.7%,非耐用品的消费从53%下降到 41.2%,这是消费结构变化的有力证明。

新技术革命使世界的交通面貌大为改观。60 年代美制波音—727、苏制图—104、英制三叉戟等亚音速喷气式客机以及苏制图—144、英法合制的“协和号”超音速飞机相继问世。它们飞行速度快、运输量大、经济效益好,在民用航空中很快占居主导地位,把航空运输提高到新的水平。在汽车制造业方面,由于自动化生产线的建立、机器人、新材料的使用,使生产能力大为提高。1950 年美国注册的小汽车为 4900 万辆,1970 年增至 8924 万辆,1988 年增至 1.47 亿辆,平均每户 1.8 辆,成为每个家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在发达国家,汽车的作用已经赶上、甚至超过火车,成为交通运输业中的主力。80 年代,由于电脑已进入千家万户,使得个人和家庭消费结构中用于文化娱乐、学习、运动、旅游等非物质消费的支出呈上升趋势,而用于衣食住等物质消费的支出则有所下降。

人的现代化问题 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带来物的现代化,也造就了一代新人与之适应。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就根据第一、二次技术革命引起的工业化后果提出了这一问题。第三次技术革命使

这一问题更为突出,因为以发展智能产业为特征的新技术革命要求进一步提高人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文化水平、身体素质等。五六十年代,西方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再次呼吁要重视人的现代化问题。1962—1964 年,美国社会学家英克尔斯组织一批社会学家对阿根廷、智利、印度、以色列、尼日利亚、巴基斯坦六国进行调查,访问 6000 余人,出版了《走向现代化》、《探讨个人现代化》等著作。他提出“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因素”。只有有了现代化的人,才能有现代化的制度和经济。他还提出现代化的 12 个特点,主要有三个方面:(1)开放性,乐于接受新事物;(2)自主性, 进取心和创造性;(3)对社会有信任感,能正确对待别人和自己。

由于各国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对现代化的人的要求虽各不相同,但科学技术是没有阶级性的,为适应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他们应具有以下的共性:首先是观念和思维方式的现代化。重视价值观念、法制观念、信息观念和人才观念;在思维方式方面重视系统性、精确性、敏捷性、创造性和预测性,并以此与传统思维方式相区别。

其次,人的行为方式的现代化。作为现代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采取的形式、方法和程序,普遍应具有自主性、创造性、高效性、以及竞争与协作精神。应将参与竞争、迎接挑战、争取合作三者协调起来。

第三,人的生活方式的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人们有更高的道德水平和更文明的生活方式。1978 年 7 月 25 日,世界上第一个试管女婴露易·布朗在英国诞生,这是体外受精产生的婴儿。1984 年 1 月,一名美国妇女顺利生出世界上第一个异体胚胎移植的男婴。此后,试管婴儿在许多国家相继出现,“精子贮存库”

也普遍建立。这一科学技术成就虽有利于解决人类优生的难题,但也给人的伦理道德、婚姻家庭带来新的问题。这就要求现代人用新的道德标准去对待。生活方式包括物质、精神两个方面,物质生活丰富,精神生活更充实, 应该成为现代人的追求。

如何实现人的现代化? 60 年代以来国际科学界一致认为教育现代化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关键。60 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丹尼森创立的教育经济学具体论证了教育与现代化的关系。在国际上,“终身教育”的思想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认识和接受。1965 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任职的法国学者保罗·朗格正式提出报告,阐述终身教育的意义。1968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 1970 年定为国际教育年,以推动国际教育事业的发展。70 年代,瑞典、美、法等国相继立法,保障公民通过“回归”教育、继续教育等形式接受终身教育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