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迎接科技革命挑战与维护全球生态环境一、各国的科技政策及其竞争
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深入和新产业革命的兴起,对世界各国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为了顺应潮流,推动社会经济进步,各国不断调整科技政策, 为实现自己的目标,对科技发展的战略、社会功能、内部结构、投资方向、管理原则、人才培养等采取新的措施。
美国的科技政策 美国政府一向把科技发展看成是保持经济增长和未来经济繁荣的关键。美国对发展科技的投资绝对值一直居世界首位。1950 年全国科研与发展经费 52 亿美元,1960 年为 135 亿美元,1970 年为 261 亿美元,1983 年为 865 亿美元,1989 年达到 1323.5 亿美元,超过英、法、日、西德四国的总和。
1957 年苏联人造卫星上天被美国人看成是“技术上的珍珠港事件”。美国以此为契机,调整了科研发展战略,研究重点由原子能转向空间技术。60 年代末到 70 年代,受经济危机、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的影响,科技发展重点又转向解决国内社会和生活质量问题。1976 年国会颁布《国家科学技术政策、组织和优先顺序法令》,规定在优先发展尖端科技的前提下,对医疗保健、能源、环保等事业给以足够的重视。1981 年里根政府上台后,鉴于美国在科技领域全面领先的地位已经动摇,声明要强有力地支持科学技术,并再次调整了科技工作的重点,实行高技术发展战略。1983 年 3 月 23 日,里根在电视讲话中提出了“战略防御倡议”(简称 SDI),号召美国科学家和工程师研制出用于国土防御的反弹道导弹系统,在空间拦截和摧毁进攻美国的战略弹道武器和航天武器,彻底消除战略核导弹的威胁。美国人借用一科幻影片名将此“倡议”称为“星球大战计划”。这将是一个跨世纪的大工程, 计划用 25 年,耗资 1 万亿美元完成。尽管国内对该计划存在意见分歧,但里根政府以及继任的布什政府仍坚决付诸实施。
美国一向实行多元化的科技体制,全国不设统管所有研究开发工作的主管机构,也没有一个统一的科技政策。政府主要通过各种合同,如研究合同, 采购合同组织各大学、工业公司和政府研究单位来完成科技计划、贯彻政府的科技政策。美国的科技政策有以下几个特点:(1)重视国防研究和基础研究。二战以来,国防研究预算在研究开发总预算中通常要占 70 %,1988 年占 65%。政府投资主要集中于长期性、风险大的项目,特别是基础理论研究。1975—1987 年基础理论研究经费平均每年增长 10%左右,里根时期,基础研究经费在政府民用研究开发经费中占 40%。
-
注重对大学教育和研究的投资。大学既出成果,又出人才,美国政府历来认为对大学的投资就是对未来的投资。大学科研经费的 70%来自政府资助。政府通过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数万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和青年研究人员。
-
促进政府研究中心、工业公司与大学间的合作,促进科研成果的商品化。政府还通过专利、税收、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以及技术转让法、反垄断法等立法调动工业企业对研究开发投资的积极性,使工业公司把与大学合作看成是最有利的机会,以便主动将大学研究成果直接转化为商品。为此, 政府注意及时解密,鼓励将军事技术转为民用,并推动军事技术不断创新。
-
扩大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重视技术人才引进。美国一直在航天站、超级超导对撞机、绘制人体基因图等领域寻求广泛的国际合作。战后,平均每年引进的科学家、工程师等各类人才约 6000—11500 人,70%来自亚洲国家和地区。据统计,1982 年全美 69 万科研人员中,1/3 是从国外引进的。据苏联 1977 年估计,1952—1975 年由于引进外国专家为美国节约教育经费达 150—200 亿美元。
进入 80 年代后,尽管美国在半导体、集成电路、机器人、光导纤维、办公设备等技术方面落后,但其整体科技水平仍居世界首位。1988 年,美国科学家在世界主要科技文献上发表的论文占总数的 37%,英国占 8.7%,日本占 6.3%。1945 年以来全世界有 200 多人获诺贝尔奖,其中,美国人占 60%。美国科技政策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科技军事化倾向比较严重,对与国防、军事相关的科技投资比例过大。
苏联的科技体制与政策 苏联实行科学、技术、生产单环体制,这是在战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领导系统可分为三级:第一级是部长会议; 第二级是国家科委、计委、标准委员会、发明委员会等科技管理部门;第三级为科研机构。科研机构中又分为三大系统:科学院、部门研究机构、高等院校。有关科学研究的方向、计划、经费等问题,均由国家科委协助部长会议审查、批准和发布。各级按指令性计划完成任务。这种高度集中、计划性很强的管理体制曾有力地保证了一些高技术项目研制成功。但它的弊端是科研与生产脱节,新技术成果难以投入生产,更难以转化为商品。此外,靠发布行政命令和指令性计划进行管理,使科研工作缺乏内在的激励机制,微观科技活动效率低下。
苏联科技政策的特点是始终把发展科技、特别是发展与军事有关的高科技置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斯大林执政时期,面对冷战格局,为了与美国对抗, 加紧发展原子能技术,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斯大林也曾对科技发展进行过错误的政治干预。例如,对西方学者提出的科技革命的论断持批判态度, 支持苏联生物学家李森科对美国生物学家摩尔根遗传学说的批判等等。
赫鲁晓夫执政后开始纠正斯大林的错误,强调科技革命在当代历史上的重要性。对发展核武器、空间技术、东部开发等重点项目,采取打破部门、地区和行业界限,组织各方面的力量联合攻关的办法。结果,发展速度比西方国家同类项目要快。但他仍然靠着投放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粗放经营”的方式,而不是靠发挥科技优势来发展经济。结果,1954—1962 年,苏联工业劳动生产率仅及美国的 1/2,农业生产率仅及美国的 1/5。
勃列日涅夫执政后,为了谋求对美国的战略优势地位,更加重视高科技的发展,并对科技管理体制进行改革,着重解决长期存在的科研与生产相脱节的问题。在科技部门推行经济核算制,为鼓励企业开展技术革新而设置基金,同时在冶金、石油、化工、食品等部门搞自动化生产线,建立科研、生产综合体,以实现“科学—技术—生产—消费”一体化。但所有这些改革都是局部性、试验性的,整个经济体制没有根本性的变化。企业缺乏使用新技术的内部动力,因为企业的利润只取决于对上级计划指标的完成情况,不愿因采用新技术而打乱原生产安排。
安德罗波夫、戈尔巴乔夫相继上台后,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强调发展高新技术。1983 年颁布了《关于加快国民经济科技进步措施的决定》, 1985 年召开有关科技进步问题的专门会议,1988 年部长会议又通过国家科学
技术纲要,要求超前发展知识密集型产品,重点发展信息技术,以完成经济由粗放发展向集约化发展的转变。
在上述方针指导下,苏联的科研经费逐年增加。1940 年科研经费为 3 亿卢布,占当年国民收入的 0.9%。以后,这两个数字分别为:1950 年 10 亿卢布,占 1.9%;1960 年,39 亿卢布,占 2.7%;1975 年 174 亿卢布,占 4.7
%;1982 年 246 亿卢布,占 4.8%。苏联教育经费 1970 年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8%,1977 年上升为 8.7%。中等义务教育的普及率已创世界纪录,高等院校在校学生人数居世界第二位。苏联科技队伍迅速壮大。1965 年科技工作者人数为 66.5 万人,1982 年增加到 143.17 万人,居世界第一位。苏联还拥有
世界上最庞大的科研机构,各种科研组织约 10 万个。正因为如此,苏联才能在宇宙开发、地球学、固体物理、核动力学、激光光谱学、量子电子学等领域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苏联科技政策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过分偏重发展军事科学,以致使整个科技事业发展极不平衡。同时,受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制约,科学技术与生产脱节,不能及时转化为生产力;斯大林时期政治上错误地干扰学术和科技发展的问题也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例如,当李森科的理论已被世界科学证明为伪科学时,赫鲁晓夫仍对他加以庇护,致使苏联在遗传学领域长期落后。
日本的科技政策 日本的科研机构分属于企业、大学和国家研究机关, 通常称“产、学、官”。国家按“官民分立”、“部门分割”体制进行管理。民间企业及其研究机构的经费自理,政府只对其进行政策引导和协助。
战后,日本科技政策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50—70 年代实行“加工贸易立国”的发展战略,积极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和成果,加以改造,加速本国工业的发展。1955 年前,主要引进电力、钢铁、煤炭等方面的技术, 1955—1965 年间主要引进机械、石油等技术。1965—1975 年,主要引进电子
计算机、原子能、宇航和海洋工程等尖端技术。在 1950—1975 的 25 年间,
日本通过购买技术专利共引进 25777 项技术,既节约外汇,又促进了本国技术潜力的开发。
1980 年 3 月,日本“咨询—产业结构审议会”发表了一份报告,提出“科学技术立国”的口号。日本政府采纳和使用这一口号,并对科技政策作了相应的改变。对先进的技术不仅仅只是“模仿和追随”,而是要“首创和领先”。1981 年,政府科学技术厅制定了《推进创造性科学技术的制度》的规划、通产省制定了《研究下一代产业基础技术制度》的规划,提出了重点研究的项目。1982 年通产省组织 8 家电器公司,建立统一机构,研制第五代电子计算机。1983 年,日本已拥有商用机器人 11 万名,被誉为“机器人王国”。同年 4 月,国会通过《促进开发高度技术工业地区法》计划,首批建立 14 个“技术城市”,其特点是“产”(尖端产业)、“学”(掌握尖端技术的工科大学和研究所)、“住”(职工住宅、文化娱乐场所)三位一体。建设“技术城”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科技革命的需要。
美国提出“星球大战”计划后,日本政界、科技界深感有必要对科技政策再作调整。1984 年 11 月 27 日,科学技术会议向政府递交了《关于适应新的形势变化、立足于长期展望的、振兴科学技术的综合基本对策》的报告。这份振兴科技的政策大纲提出的战略目标是:在 1985—1995 年间,要使日本进入世界科技最先进行列。为此,要优先发展微电子、新材料、生命科学、
地球物理、海洋、空间技术等项目。日本科技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是基础研究比较薄弱,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只及美国的 1/3,这与日本的科技政策不无关系,也不能不影响其“科技立国”目标的实现。
西欧各国的科技政策 西欧曾是世界上科学技术最先进的地区。战后,世界科技中心虽然转移到美国,但英国的科技发明在一段时期内仍居西方世界第二位。英国的科研传统是重视基础科学,轻视工程技术。英国直到1967 年才创建工业大学。虽然第一代电子计算机中的存贮程序计算机制成于
英国,但由于计算机更新换代很快,英国不久就落后了。直到 80 年代初才采取措施,发展高科技。
联邦德国,1949—1955 年是恢复与重建科研机构时期;1956—1965 年是以美国为模式振兴科技时期; 1966—1971 年是科技政策调整时期。1972 年政府的科研报告首次强调“科技政策是国家总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强调科学研究要为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服务,着重发展环境保护、生物、医学等部门。80 年代又提出了加强国际合作、攻克关键技术、赶上美日的目标。
法国在战后建立了统一的科学研究与管理机构,到 1958 年形成完整体系。戴高乐时期(1958—1967 年)大幅度增加科研经费,使之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 1.3%提到 2.2%,在此期间,法国成为第三个空间大国。此后, 因经费不足,科研事业发展缓慢,被人称之为退到“铁器时代”。1981 年密特朗组阁后提出“发展科技、振兴法国”的方针,1982 年通过第一部科技指导规划法。
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在欧洲引起强烈反响。法国与西德秘密磋商后一致认为,西欧有 10 个高技术领域落后于美、日,“欧洲必须团结在一项伟大工程周围”,才能得到拯救。1985 年 4 月,法国政府提出尽快建立一个“技术欧洲”的主张。法国具体建议,欧共体及其他欧洲国家在与开发空间技术有密切联系的 6 个领域进行合作研究:光电子学、新型材料、大型电子计算
机、高功率激光和粒子束、人工智能、高速微电子学。同年 7 月,欧共体 12 国与奥地利、芬兰、挪威、瑞典、瑞士在巴黎举行部长级会议,宣布“尤里卡计划”诞生。①“尤里卡计划”不仅是对“星球大战”计划的直接回答,而且显示了西欧在尖端技术和政治上争取对美独立地位的意图,也是西欧联合起来改变西欧高科技相对落后于美、日的重大步骤。“尤里卡计划”同军用技术特别是太空军事手段的关系尤为密切,实质上是一项同未来防务相关联的泛欧高科技合作研究计划。
“尤里卡计划”诞生五周年之际,成员国已增至 19 个,研究项目共达
500 多个,总投资约 800 亿法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