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中东石油经济的发展与政局的动荡一、阿以冲突迭起

苏伊士运河战争后,中东地区日益成为国际斗争中的热点。随着石油和天然气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超过煤炭成为主要能源,中东的地位就更为重要了。美、苏乘英、法势力被赶出中东之机,加紧在该地区进行争夺。1957 年美国抛出了艾森豪威尔主义,企图“填补中东真空”,又给以色列大量援助,发展“特殊关系”。苏联也加紧向埃及渗透,它援建的阿斯旺高坝第一期工程于 1964 年竣工。1966 年,苏联从埃及获得在地中海和红海的海空军基地,同时还向叙利亚、伊拉克、南也门等国提供经援和武器、派遣军事顾问等。美、苏的插手使阿以争端愈演愈烈。

“六·五”战争 1959 年亚西尔·阿拉法特与加沙地带的一些巴勒斯坦青年秘密组成“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简称“法塔赫”①,主张通过武装斗争在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不分宗教信仰和排除种族歧视的民主国家。1964 年 5 月 28 日至 6 月 4 日,根据阿拉伯联盟的决定,在耶路撒冷东城区举行巴勒斯坦国民大会,通过《巴勒斯坦国民宪章》,成立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这标志着巴勒斯坦人民争取恢复民族权利的斗争已经进入了有组织、有领导的阶段。1965 年 1 月 1 日,“法塔赫”的“暴风”突击队在加利利山区打响了武装斗争的第一枪。

以色列为了阻止阿拉伯国家对巴勒斯坦武装力量的支持,借口埃及与叙利亚、约旦签订了共同防御协定,采取“先发制人”战略,不断在边境进行挑衅,制造事端。

1967 年 4 月 7 日,以色列飞机在大马士革上空盘旋;它还故意透露将于

5 月 17 日进攻叙利亚的假情报,苏联截获后立即通知埃及。5 月 15 日,埃及宣布全国进入最高戒备状态,并向西奈前线增兵。19 日,埃及部队接管了联合国紧急部队在加沙地带和亚喀巴湾沿岸的阵地。22 日又宣布封锁亚喀巴湾和蒂朗海峡。埃及试图以此威慑行动钳制以色列的侵叙计划,以色列反而据此宣布总动员,声称要用武力解除对蒂朗海峡的封锁,双方剑拔弩张,战争一触即发。在此关键时刻,苏联驻埃及大使于 27 日半夜敲开纳赛尔总统的宫门。由于苏联害怕卷入与美国的对抗而要求埃及“不要首先开枪”,又说, 已从美国得到保证,以色列不会发动进攻。埃及信以为真,遂即解除了西奈埃军的戒备状态。6 月 1 日,以色列的强硬派摩西·达杨出任国防部长,提出了加紧发动战争的方案。4 日,以内阁听取了驻美大使的汇报,在摸清了美国将坚决支持以色列的态度后,一致赞成发动闪电战,第三次中东战争(又称“六天战争”)随即爆发。

1965 年 6 月 5 日清晨,以色列出动全部作战飞机对埃、叙、约的空军、

导弹基地发动突然袭击。埃及的 430 架军用飞机中有 320 架被毁,空军立即陷于瘫痪。以色列掌握了制空权后,立即出动装甲部队分三路向加沙地带、西奈半岛推进,直达苏伊士运河东岸,还全部占领了约旦河西岸和耶路撒冷旧城。埃及、约旦军队虽奋起抵抗,但因指挥失灵,各自为战,缺乏配合而难以抵挡以军的凌厉攻势。8、9 日,约旦、埃及先后被迫宣布停火。9 日,

① “法塔赫”是阿拉伯文“巴勒斯坦”、“解放”、“运动”三个词的字首发音。

以色列佯称停火,实际上集中兵力占领了戈兰高地,控制了通往大马士革的公路和通往黎巴嫩的输油管道。11 日,叙利亚也被迫宣布停火。

在这场“六天战争”中,阿拉伯国家损失惨重,埃及、叙利亚、约旦死伤约 5 万人,又有 6.5 万平方公里土地被以色列占领,相当于以领土面积的

3 倍。同时造成 100 万阿拉伯人和巴勒斯坦人离乡背井,沦为难民。1967 年

11 月 22 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242 号决议”,要求终止战争状态,“以色列军队撤离其于最近冲突中所占领的领土”,但以色列拒绝执行。

十月战争 阿拉伯人把“六·五”战争的失败视为莫大的耻辱。1967 年 9 月 1 日于喀土穆召开的第四次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一致决议采取共同的政治和军事行动,收复被占领土,还主张拿起石油武器。巴勒斯坦武装力量开始大发展。1968 年 3 月 21 日,击溃了以军对约旦河东岸卡拉玛难民营法塔赫指挥部的包围,法塔赫从此壮大为巴解的主流派,阿拉法特当选为巴解执委会主席。

以色列在苏伊士运河东岸建立起长约 160 公里的“巴列夫防线”,埃及

在距运河西岸 30 公里处建立了 80 个防空导弹基地。苏联派来 4 000 名专家

顾问和 15 000 人的导弹部队,负责埃军的装备和训练。

苏、美为了各自的利益都极力在中东维持一种“不战不和”的局面。这种局面不仅使埃、叙无法收复失地,也使埃及不得不承受因关闭运河而造成的经济损失。1970 年 10 月,萨达特继任埃及总统,决定打破这种僵局。1972 年 7 月 18 日,萨达特宣布结束苏联军事顾问在埃及的使命,从而为埃及独立行动扫除了障碍。他制定了代号为“巴德尔行动”的作战计划。1973 年 1 月, 经与叙利亚多次秘密磋商,组成武装部队联合司令部。

1973 年 10 月 6 日,埃、叙军队向以色列发起进攻,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这一天是犹太人的赎罪日,又是伊斯兰教的斋月,有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效果,所以这场战争也被称为“斋月战争”或“赎罪日之战”。埃军集中 8 万兵力、4 000 门大炮、250 架飞机猛轰以军指挥所、机场和炮兵阵地。

8 000 名突击队员渡过运河用高压水龙在东岸沙堤上冲开通道,铺设浮桥, 埃军仅用 10 小时就突破了以色列的“巴列夫防线”。10 月 9 日,埃军控制了运河东岸 10—15 公里的狭长地带。与此同时,叙军在戈兰高地全线突破以军阵地,收复了大部分失地。

10 月 10 日,以军在美国“空中桥梁”运输线的帮助下开始反攻。首先

击退叙军,又进一步占领了叙 700 多平方公里的土地。10 月 14 日,埃以双

方 2 000 多辆坦克在西奈沙漠中激战,埃军损失 264 辆坦克后被迫撤退。16

日,以装甲部队渡过运河,占领西岸 1000 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使埃军第三军

团给养中断,情况危急。10 月 22 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 338 号决议,要求双方当天停火,埃以都表示接受。25 日,安理会又通过监督中东停火的决议, 埃叙以遂正式停火。此后两年内,经过一系列脱离军事接触的谈判,达成协议:埃及收复运河东岸的狭长地带,叙利亚收复包括首府库奈特拉在内的戈兰高地的部分地区。

十月战争开始后,阿拉伯诸国纷纷运用石油武器支持埃及、叙利亚,1968 年成立的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于 1973 年 10 月 17 日和 11 月 4 日举行两次会议,决定通过石油提价、减产、禁运、国有化等措施打击支持以色列的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从而导致了西方的石油危机。

十月战争后,埃及与苏联的关系急剧恶化,美国便积极充当阿以间的调

停人,从中斡旋。国务卿基辛格在双方进行“穿梭外交”。1977 年 11 月, 萨达特出访以色列,开始了埃以直接的和平谈判。1978 年 9 月,双方在美国斡旋下,签订了“戴维营协议”。1979 年 3 月 26 日,萨达特与以总理贝京在白宫正式签署了埃以和平条约,宣布结束战争状态,以色列答应归还埃及的全部被占领土。1980 年 2 月 24 日实现了两国关系正常化。这引起了阿拉伯联盟内部的分歧,多数成员主张批评或制裁埃及。所以,阿以之间的矛盾并没有解决。

黎巴嫩战争 黎巴嫩是由信仰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居民组成的阿拉伯国家,穆斯林占人口的 60 %,基督徒占 40%,伊斯兰教内又分什叶派、逊尼派和德鲁兹派;基督教内又分马龙派、东正教派等,各派均有自己的政党和民兵武装,政府是建立在教派结构基础之上的。

70 年代初,巴勒斯坦武装力量的基地从约旦转移到黎巴嫩,并从黎南部袭击以色列境内目标。对此,穆斯林教派表示支持,基督教派表示反对。1975 年 4 月 13 日,基督教长枪党民兵在天主教区打死 10 多名巴勒斯坦穆斯林, 从此导致两大教派间的全面内战。1976 年 5 月,叙利亚以调解为名派军队进驻黎巴嫩,10 月 18 日在沙特、科威特等国调停下,达成了停止内战的协议。叙军作为阿拉伯维持和平部队长期驻黎。

以色列认为叙军驻黎对其构成威胁,为了摧毁巴解组织领导机构和军事基地,以色列决定对黎巴嫩发动战争。1982 年 6 月 4 日,以色列以其驻英大使被恐怖分子杀害为由,出动空军轰炸在黎的巴解基地。6 日出动 2 万军队在海空军配合下向黎南部发起全面进攻,摧毁了巴解组织的大部分基地,并直抵贝鲁特,占领了黎巴嫩 1/4 的领土。6 月 14 日,以出动数百辆坦克、大炮围攻贝鲁特西区的巴解总部,进行狂轰滥炸,一万多名巴解战士殊死抵抗, 损失惨重。8 月 6 日美国总统特使哈比卜进行斡旋,19 日黎、巴、以达成了停火、巴解武装力量撤出黎巴嫩和部署多国部队的协议。12 000 名巴解武装

力量分批撤出贝鲁特,前往 8 个阿拉伯国家。 9 月 1 日,阿拉法特随最后一批人员乘船到突尼斯,并在那里建立总部。

在此期间,以军还同驻扎在贝卡谷地的叙军发生激战,以军将不少黎巴嫩城镇夷为平地,袭击许多巴勒斯坦难民营。在联合国主持下,1983 年开始撤军谈判,直到 1985 年 6 月以军才撤离黎巴嫩。但它又借口保卫其北部安全,

仍在黎南部保留 850 平方公里的“安全区”,不时派兵北犯。

巴勒斯坦人民的抗暴斗争 巴解组织在遭到严重挫折之后,将工作重点转向被占领区的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法塔赫领导人阿布·杰哈德直接领导建立地下基层组织网的工作。以色列当局推行被占领土“非阿拉伯化” 政策,没收了约旦河西岸 53.6 %、加沙地带 43.3 %的土地,建立 200 多个定居点,从苏联移入数十万犹太人在此定居,企图达到永久占领巴勒斯坦的目的。1987 年 12 月 8 日,以色列军车在公路上蓄意将载有巴勒斯坦工人的

车辆摧毁,致使 10 多人伤亡。此事引发了加沙和西岸巴勒斯坦人的起义。示威群众以石块作武器,袭击以色列占领军,抗暴斗争持续不断,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同情。

1988 年 7 月 31 日,约旦国王侯赛因决定断绝同约旦河西岸地区的法律、行政联系,由巴解组织担负起对该地区的责任。11 月 15 日,巴勒斯坦全委会在阿尔及尔召开第 19 次特别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和《政治声明》, 阿拉法特正式宣告巴勒斯坦国成立。它将位于西岸和加沙地带,首都耶路撒

冷。《声明》确认巴解接受 1947 年联合国的 181 号决议,表示愿在安理会

242 号和 338 号决议的基础上,在国际会议的范畴内同以色列谈判。有 100 多个国家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

是年 12 月 16 日,美巴开始对话。在美苏的斡旋下,1991 年 10 月 30 日, 巴勒斯坦代表和叙利亚、约旦、黎巴嫩、埃及代表一起与以色列代表在马德里举行中东和平会议。这是 40 多年来阿以首次面对面坐在一起,通过谈判解

决争端。阿方提出“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要求以色列撤出 1967 年以来占领的土地,而以色列则提出“不撤离、不停止犹太人定居点建设、不同巴解谈判”的“三不”原则。但在新的国际形势的促使下,巴以为摆脱各自的困境,1993 年 9 月 10 日签署了相互承认协议,13 日又签署关于加沙与杰里科首先实行自治的协议。1994 年 5 月开始实施,7 月 5 日巴勒斯坦临时政府在杰里科宣誓就职,12 日阿拉法特回加沙定居。从此,巴以和解步入新的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