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欧美矛盾与帝国主义阵营的分化一、欧共体的形成、扩大及其意义

欧共体的成立 谋求欧洲统一有相当久远的历史渊源。然而在千余年的发展中,欧洲的政治家和统治者们虽不惜使用最强大的武力,却都失败了。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剧烈厮杀后,昔日称雄于世界的欧洲列强均已降为二等国、三等国,它们面对的是一个虚弱不堪、支离破碎的欧洲。在东方,来自苏联和东欧盟国的威胁日益严重;在西方,来自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不断加强。欧洲政治家清醒地意识到,如此下去,欧洲将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面对严重衰落的欧洲,欧洲政治家们又发出了新的欧洲统一的呼声。

实现欧洲统一的现实障碍是交恶百年的法德矛盾,这个矛盾在二战后主要表现为法兰西民族深深的怨德情绪和法占德国工业原料基地萨尔的归属问题。1949 年联邦德国建立后,阿登纳政府积极努力,主动表示欢迎法国向西德工业投资。 1950 年 3 月法国试图先从经济上兼并萨尔,遭到西德和英、

美的强烈反对。这使法国政府开始清醒看待欧洲的前途,遂于同年 5 月由外长舒曼提出建立煤钢共同市场的“舒曼计划”。1951 年 4 月,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六国签署了煤钢联营协定。从此以后, 由于把西德重整军备的关键工业部门置于共同管理和监督之下,法国对德亦怨亦忧的情绪得到缓解,这就为欧洲统一铺平了政治道路。

西欧六国建立的煤钢共同市场开辟了由经济联合入手解决欧洲统一问题的新途径。从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环境看,走此途径,也是有共同经济基础的。首先,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及欧美市场斗争为欧洲经济联合提出了共同的尖锐的任务。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占有绝对优势,但在欧洲国家相继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初见成效之后,美国却因经济危机不断冲击,实力有所下降。50 年代中期,美国与欧洲经济力量对比发生显著变化,欧洲国家随着自身实力的增强,要求改变受美元支配局面的呼声日渐高涨,美国与欧洲经济矛盾在市场斗争中形成愈演愈烈之势。在争夺欧洲市场和海外市场的斗争中,欧洲任何一国都无力单独与美国抗衡, 现实的选择只有一个,即在经济上联合起来,共同保护欧洲市场,共同开发和继续占有海外市场。其次,欧洲私人垄断资本和国家垄断资本的高度发展, 为实现欧洲经济联合提供了经济基础。欧洲国家私人垄断资本高度发达,在战后恢复经济过程中,垄断资本获得进一步加强和发展。同时,国家垄断资本在战后经济的特殊环境中空前发展,形成国家垄断资本体系。由于私人垄断和国家垄断资本已控制了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代表其利益的国家机器加强了对经济生活的干预调节,因此,当欧洲国家垄断集团之间发生矛盾时, 国家出面协调或建立国家间的经济联盟都具备了雄厚的基础条件。这种跨国联合的垄断资本体系,对内加强了统治地位,对外提高了与联盟之外的国家尤其是美国的竞争力。再则,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生产社会化的深入发展和生产国际分工趋势的加强,也为欧洲经济联合提供了重要保证。战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欧洲国家加速创建和发展新兴工业,改造和革新传统工业。50 年代中后期,欧洲国家生产力迅速发展,生产社会化和国际分工趋势发展同国内市场狭小的尖锐矛盾,提出了生产、商品交流、资本和劳务突破国界,

获得更广阔活动空间的要求。这种要求是共同的,在过去经济发展中已有不同程度的合作,而进一步的合作,既能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又能联合攻关, 在高、精、尖技术领域与美国竞争。共同体执委会第一任主席哈尔斯坦说: “联合意味着能够在一个比过去更大的、更广阔的规模上处理生产、劳动、资本和工业设置的问题。它意味着更多的收益来源、更大的市场、资源的集中和更合理的使用,以及更高的生产率”。

由于煤钢联营获得成功,欧洲政治家又对欧洲的政治联合提出过高的要求。1952 年 5 月 27 日,西欧六国签订“欧洲防务共同体”条约,打算建立统一武装,但由于法国议会反对,这项条约流产。1955 年,六国政府协商确定,欧洲的联合应该首先从经济入手,并成立斯巴克委员会进一步研究经济联合问题。1956 年 5 月,六国外长威尼斯会议通过斯巴克委员会提交的报告, 经六国政府反复讨论修改,最后形成了 1957 年 3 月 25 日在罗马签署的《罗

马条约》的内容。1958 年 1 月 1 日该条约生效,一个包括欧洲六国,拥有 116.8 万平方公里土地,1.6 亿人口的经济共同体正式宣告成立。《罗马条约》包括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两大项,6 个部分 248 条及十多个附件。该条约的宗旨是创建共同的经济区,在各经济部门间逐步实现共同政策,为合理利用先进技术制定地区性竞争规则;内容涉及到关税同盟、共同农业政策、运输和贸易政策及商品、劳务、资金的自由流通等政策。

根据《罗马条约》规定,欧共体设立四个主要机构。一是欧洲议会,负责审议提案和监督执行机构,它虽无立法权但有权弹劾欧洲执委会。议会初期由间接选举产生,任期五年,1976 年实行直接普选。二是部长理事会,负责协调成员国之间的经济政策,拥有管理共同体的最高决策权。它由成员国的部长组成,理事会主席由成员国轮流担任,任期半年。理事会实行两种表决方式,一般事务需一致同意,成员国一国一票;要求特定多数表决时,各国票数不等,需 70 %以上票数方能有效。三是欧洲执委会,负责欧共体日常事务,负责履行欧共体条约和执行新政策,并向理事会提交决议和建议草案。现设主席 1 人,副主席 5 人,任期 4 年,表决方式是简单多数,但决议需经理事会批准才能生效。四是欧洲法院,负责解释共同体条约和新政策, 仲裁共同体内部纠纷。成员由成员国各派一名法官组成,任期 6 年。欧洲法

院内由理事会任命 4 名检察长。

七国自由贸易区 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存在与发展是以关税同盟为主要基础的。同时,共同农业、渔业政策,共同工业、能源和运输政策,经济和货币联盟,共同教育和社会福利政策,也是欧共体发展和进一步扩大联合领域的重要条件。在经济一体化达到一定程度后,欧洲的政治家们对政治联合的热情又高涨起来,但共同体的主要内容仍然是经济方面的。

《罗马条约》第 9 条明确指出:“共同体应以关税同盟为基础”。欧共体各成员国商品经济发达,生产实力雄厚,对进出口贸易依赖相当大。而战后欧美市场斗争愈演愈烈,欧洲国家均无力单独抗衡美国,只有相互协调一致,共同保护市场,才可能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欧共体当然首先高筑起关税同盟壁垒,对外限制美国货进口,对内减免关税,促进流通。从发展过程看,关税同盟的建立,对欧共体各国确实产生了显著影响。一是促进了欧共体内部和对外贸易的迅速增长,在 1958—1973 年的 15 年间内外贸易额增长

了 3 倍。二是促进了欧共体扩大投资和扩大建设规模,对发展生产起了刺激和推动作用。三是加速了欧共体资本集中和垄断化进程,扩大了经营规模,

对促进国际分工、生产专业化和资本国际化也有实效。

欧共体国家虽然都是工业发达国家,但农业仍然是各成员国国计民生的重要生产部门。在世界农产品价格经常波动和时有短缺的情况下,保证本地区农业生产的稳定和高效率,是制定共同农业政策的出发点,共同农业政策是欧共体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内容。法国前总统蓬皮杜说过:“如果农业共同市场受到动摇,经济和货币同盟就没有希望,政治联盟也就不会存在”。《罗马条约》中规定的共同农业政策包括三项主要内容。一是共同农业市场政策, 即欧共体部长理事会每年商议一次,确定主要农产品价格范围,并确定个别农产品的干预价格和进口农产品的“闸门价”。共同农业市场政策同时发挥两种作用,当共同市场价格高于世界市场时,实行出口补贴,若低于时则征收出口附加税。二是共同农业结构政策。这是为了防止农业生产者收入长期偏低造成农业衰退而制定的一项政策,即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维持合理的消费价格。三是建立农业指导与保证基金,用于维护共同农业市场政策的落实和对农民的培训、宣传等。共同农业政策实施后产生了显著的效益,加速了土地集中,提高了农业生产率,稳定了内部市场价格,保证了内部农产品的充足供应。

欧共体经济和货币联盟是从 70 年代初以来逐步形成的,它的基本内容是建立商品、劳务、资本和技术自由流动的经济统一体,固定汇率和外汇储备, 设立联合中央银行,逐步发行统一货币。欧洲货币体系在稳定汇率、抗衡美元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欧共体拟议创建过程中,曾积极邀请英国参加,但英国从自身利益出发, 倡议建立一个“大自由贸易区”来取代欧共体。欧共体成立后,英国组织了一个“小自由贸易区”,以期与欧共体抗衡。参加“小自由贸易区”的国家有英国、瑞典、丹麦、挪威、瑞士、奥地利和葡萄牙等七国,也称七国自由贸易区。这个经济集团内部只在工业产品方面互减关税,而不涉及农产品和对外经济政策的协调。在两大经济集团的抗衡发展中,七国集团显然不敌欧共体。从地理上看,七国不似欧共体六国联成一片,相互贸易联系十分紧密。从经济实力上看,七国除英国外均是小国。它们的工业生产总值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的比重、出口贸易额和黄金外汇储备等方面均落后于六国。1959—— 1961 年间,六国工业增长 26%,出口贸易增长 42%,而七国集团仅分别为

14%和 20%。从发展趋势看,六国内部联系紧密,对外政策协调一致,相互得到的贸易实惠显然十分可观,而七国内部贸易只占全部对外贸易额的 16— 20%,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英国坚持以七国贸易区来抗衡欧共体出于复杂的政治经济方面的考虑。虽然大英帝国已不复强盛,但英国政治家在战后坚持奉行以英美特殊关系为轴心、维持英联邦传统利益关系和利用欧洲矛盾的三环外交政策,它不情愿看到一个统一联合的欧洲出现在欧洲大陆上。在经济上,英国视英联邦国家为自己的后院,不愿与别国分享这个广阔的原料基地和商品市场。如果以七国自由贸易区形式发展,英国既可以巩固和发展它在欧洲的利益,又可以不失掉独家拥有的英联邦国家的经济利益。而加入欧共体,协调一致对外政策, 就意味着英国将失去在英镑区的特权,这是英国难以面对的抉择。

但是,战后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演变发展千变万化,使英国利己主义的如意算盘不断遭受挫折,形势逼迫英国必须重新考虑自己的全部政策。首先, 由于英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实力地位日趋下降,迫使英国重新考虑与欧共

体建立关系对自身经济贸易发展带来的利益。到 60 年代,英国经济实力已排在美、西德、法、日之后列西方国家第五位,同时也是通货膨胀、贸易逆差、经济增长率等方面问题最严重的西方国家。其次,英国从英联邦国家经济贸易中得到的好处愈来愈少,其出口贸易额连年下降,60 年代比 50 年代下降了 3.6%,70 年代初又比 60 年代末下降了 16.7%。相比之下,英国对欧共体的出口贸易增加幅度较大,加强了英国对欧共体的依赖。即使在七国自由贸易区内,英国从中得到的贸易好处也已不能与对欧共体的贸易损失相抵消。再则,英国战后奉行的三环外交使英国在谋求自立自强、联合统一的欧洲大陆面前陷入了孤立,而这种孤立的代价是极高的。英国已经敏感地意识到,只有立足欧洲才能立足世界,所以对英美特殊关系作出了新的选择。当然,苏联推行全球霸权战略咄咄逼人,对欧洲国家企图分而治之,一面拉拢联邦德国,一面孤立英国并不断蚕食和染指英国传统的海外殖民地,这些也使英国深刻地意识到“欧洲面临着我们大家可以看到的危险,它必须联合, 否则就要沦于灭亡。”

面对严峻的现实,英国政府及时作出了明智的选择,于 1961 年 8 月正式向欧共体提出申请,要求加入欧共体。七国自由贸易区成员国中的丹麦、挪威、葡萄牙也或前或后向欧共体提出了正式申请,这个举动即宣告了七国自由贸易区的解体。

英美特殊关系的解体 欧共体理事会于 1961 年底开始与英国等国就加入欧共体事宜展开马拉松式的谈判,其间主要障碍集中体现在欧共体对英美特殊关系的担忧上。法国戴高乐政府认为,英国加入欧共体,会使美国通过英国控制欧共体,法国的地位也将受到挑战,因此坚决反对接纳英国,并于1963 年、1967 年两次运用否决权,拒绝了英国的申请。 1969 年,戴高乐辞职,继任者蓬皮杜总统考虑到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认为继续把英国关在欧洲统一进程大门之外已不明智,对双方均是弊多利少,遂重新考虑英国的申请。但同时,欧共体仍然担心英国会成为它内部的“特洛伊木马”。对此, 英国采取了积极态度,表示要调整外交政策,放弃英美特殊关系。1971 年, 英国首相希思告知美国总统尼克松说,两国的特殊关系已经消亡。随着英美特殊关系的解体,英国重新回到了欧洲,欧共体也进入了不断发展扩大的新阶段。

欧共体的扩大过程与作用 欧共体自 1958 年 1 月成立后,经历了两次扩大并正在经历着第三次扩大。

第一次扩大从 1961 年英国、丹麦、爱尔兰、挪威和葡萄牙提出申请开始,

历时近 12 年,于 1973 年 1 月完成,欧共体接纳了英国、丹麦和爱尔兰三国。挪威因国内公民投票反对而未能如期加入,葡萄牙因经济落后,与欧共体国家难以实现经济联合而被拒之门外。五个申请国中,英国的问题最为复杂, 在排除了政治障碍之后,农业政策问题成为欧共体接纳英国谈判的主要内容。在农业政策方面,共同农业政策的核心是对进口征收差额税,以维持共同市场内部农产品价格高于世界市场价格从而保护农业发展,而英国的农业政策恰恰相反,实行免税进口农产品,对国内农业予以补贴。如果加入欧共体,英国必须改变农业政策,从而导致国内农产品价格上涨 18—26%,并因此引起全国生活指数上升 40—50%。在谈判过程中,英国工党政府主张就农业问题讨价还价,但保守党上台后,面对大形势和农业行情看涨的趋势,决定接受共同农业政策,才使谈判最终达成协议,英国等三国正式加入欧共体。

英国加入欧共体后,由于石油危机、国内工潮冲击,爆发了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保守党内阁因此垮台。1974 年春上台的工党政府重提农业政策问题,要求重新谈判,并以退出欧共体相威胁,导致欧共体面临成立后的第二次严重危机。经过双方一年的艰苦谈判,最后互作让步,达成谅解协议。英国工党政府发表声明,表示愿意继续留在欧共体内,并建议公民支持政府。1975 年 6 月 5 日,英国举行首次公民投票, 67. 2 %的投票者赞成英国继续留在欧共体内,从而结束了这场危机。欧共体能顺利渡过这场危机,说明欧洲联合在欧洲人民中间有一定基础,也反映出各国求大同存小异,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积极愿望。到 70 年代中后期,扩大成九国的欧共体经济贸易发展势头较好,生产率已超过美国,生产总值、黄金外汇、出口贸易等也均占世界第一位。

第二次扩大从 1975 年和 1977 年希腊、葡萄牙和西班牙提出正式申请开

始,于 80 年代初期和中期相继完成,使欧共体发展成拥有 12 个成员国,总

面积 225.4 万平方公里,人口约 3.2 亿的经济一体化组织。过去,欧共体认为希、葡、西三国政治比较弱,经济发展水平低,与欧共体的联系也不紧密, 故采取保持松散联系的策略。经过六七十年代的发展,三国经济发展势头一直不减,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比之欧共体要快约两倍,其中希腊、西班牙已超过爱尔兰,接近意大利,西班牙此时已成为西方世界第八经济大国。葡萄牙在 60 年代初,人均收入仅为 303 美元,与欧共体相差 4 倍,到

70 年代中期,葡萄牙人均收入突破 1600 美元大关,与欧共体的差距缩小到

2.8 倍。除此之外,苏联海军在地中海的出现和势力加强,迫使三国向欧共体进一步靠拢,并迫使欧共体为保护侧翼安全需要而加强同三国的政治经济联盟。因此,70 年代中后期,欧共体积极对待三国加盟的申请,推动双边经济贸易发展,为三国加入欧共体创造条件。希腊从 60 年代起即成为欧共体的联系国,已在消除关税壁垒、建立关税联盟及协调农业政策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因此条件成熟的较早。1979 年双方达成协议,希腊于 1981 年 1 月成为欧共体第 10 个成员国。相比之下,葡、西两国与欧共体经济协调起步较晚, 谈判中涉及到的诸如农产品价格和保护本国工业品市场等问题也比较复杂, 致使谈判几经波折,直至 1985 年春双方才达成最后协议,葡、西两国于 1986 年 1 月被正式接纳为欧共体的成员国。

第三次扩大目前正在进行之中。1994 年 1 月 1 日,欧洲经济区的诞生,

是扩大过程的又一里程碑。它是一个从北极圈到爱琴海,包括 17 个国家的

3.7 亿人口的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另外,一些东欧国家也要求参加欧洲联盟,其中波兰、匈牙利等国已获联系国的地位。欧共体面临着不断扩大的新前景。

不断扩大加剧了欧共体内部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协调共同政策的困难与矛盾,使欧共体面临严峻考验和挑战。西欧经济衰退和失业,隐没多年的民族主义的复兴,也给联合的前景增添重重愁云。但从全局分析,欧共体的不断扩大,对其自身和世界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是十分显著的。从经济上看,扩大使欧共体的地域和人口空前增加,给它带来了内部市场的扩展和对外贸易竞争力加强的新优势,从而对促进经济发展产生积极推动作用。欧共体扩大后, 内部游余资金和剩余劳动力及商品的流动有了更广阔的场所,对合理利用投资、解决失业和生产过剩,加速商品、资本及劳务的流通交换,进而刺激生产、推动经济发展均有积极意义。通过扩大,欧共体加强了与世界各地区国

家的联系,巩固和加强了它的海外市场,在与美、日、苏的争夺中占居上风。由于扩大后的欧共体与发展中国家的联系更广泛、更密切,双方互惠互利、相互依赖的程度加深了,使欧共体有明确义务对发展中国家承担更多的经济援助和技术援助,这对推动这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从政治上看,欧共体扩大后,对地缘政治形势的变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之南临爱琴海、地中海,西扼直布罗陀海峡,东踞欧、亚、非交通要冲,几乎控制了整个地中海北岸。向东向南均能确保亚、非两洲的资源供应并使苏联南翼包抄夹击欧洲的战略受到挑战。这对维持欧洲均势与和平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欧共体与发展中国家建立经济关系促使双方在政治上经常联合一致,曾经形成孤立苏、美两个超级大国的局面。如在苏联出兵阿富汗、越南入侵柬埔寨和美国轰炸利比亚、国际社会制裁南非政府等问题上,欧共体都坚持独立的外交政策,这对发展中国家在政治经济上抗衡超级大国无疑是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