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亚洲国家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
东南亚国家联盟 独立后的东南亚诸国在发展民族经济的同时,积极谋求相互间的合作。长期的殖民统治使他们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情况有许多共同的特点。为了克服独立后所面临的经济困难,1961 年 7 月 31 日,马来亚、菲律宾、泰国在曼谷组建东南亚联盟。之后,马、菲与印尼又组建另一联盟。
1963 年 9 月 16 日马来西亚联邦宣告成立,新加坡、沙捞越、沙巴并入。菲、马在沙巴问题上发生领土纠纷,当时印尼总统苏加诺又对马来西亚联邦持反对态度,遂使 1963 年 8 月 5 日刚刚建立的菲、马、印尼联盟陷于瘫痪。
1965 年,印度尼西亚政局发生重大变化。新加坡宣布退出马来西亚。费迪南德·马科斯当选菲律宾总统,建立集权统治。加之,印度支那战争进一步扩大,所有这些因素都促使东南亚国家再次酝酿联合问题。1967 年 8 月 6—8
日,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 5 国外长在曼谷举行会议,正式成立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发表《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即《曼谷宣言》)。宣称联盟的宗旨是:本着平等和合作的精神,加速地区的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促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联盟成立初期,因内部分歧,成就不大。但随着美国从亚洲收缩力量, 英国从苏伊士运河以东撤军,苏美加紧在东南亚争夺,东盟加强了政治、经
济、军事方面的协调与合作。为了保障自身的安全,1971 年 11 月 27 日,东盟外长在吉隆坡举行特别会议,发表《东南亚中立化宣言》,宣布建立不受外部强国干涉的“和平、自由和中立区”。东盟建立了制定和协调区域经济合作政策的 20 个常设委员会,探索彼此合作的途径,但由于菲律宾与马来西亚、马来西亚与新加坡、印度尼西亚与新加坡之间仍有矛盾,影响许多合作项目的开展。
1975 年印支战争的结束和西方世界的经济危机,迫使东盟国家加快合作
进程。1976 年 2 月 23—24 日,东盟第一次首脑会议在印尼的巴厘举行,会议通过了《东南亚和睦合作条约》、《东南亚国家联盟协调一致宣言》(又称《巴厘宣言》),这标志着东盟的区域经济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翌年又举行了第二次首脑会议,菲律宾宣布放弃对沙巴的领土要求,马来西亚宣布不再支持反菲政府的摩洛民族解放阵线,从而解决了两国长达 14 年的争端。越南侵柬战争爆发后,东盟国家协调立场,支持民主柬埔寨,大大提高了东盟的国际威望。在经济方面,彼此扩大特惠贸易,1978—1984 年,特惠商品从 71 项增加到 18 431 项。同时,还加强金融、财政合作,兴建合资企业,推行工业互补计划,协调对外立场,共同对付超级大国。东盟每年举行一次部长会议,除各种常设委员会外,还设有银行金融、木材生产、天然橡胶、石油、航运等经济合作机构,以协调彼此的利益。1984 年文莱独立后加入东盟,巴布亚新几内亚为观察员。1987 年第三次东盟首脑会议确定经济一体化为努力方向,1992 年 1 月第四次首脑会议又决定在 15 年内建立东盟自由贸易区,呼吁与印支国家建立密切关系。
东盟的经济政治合作对成员国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1970—1980 年,东盟成员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平均为 7.8%,超过了发达国家的增长速度。如果用 1985 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与 1960 年比较,泰国由 25.5 亿美元增至
382.4 亿美元;马来西亚由 22.9 亿美元增至 312.7 亿美元;菲律宾由 69.6 亿美元增至 325.9 亿美元。各国的经济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成为新兴的工业化国家。90 年代,东盟经济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泰、马、印(尼)、菲的经济增长率超过了“亚洲四小龙”,被誉为“新四小龙”。
南亚区域合作联盟 东盟各国卓有成效的合作对南亚国家有很大的影响。南亚国家的经济普遍落后,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中仅占 2%,人口却占世界人口的 1/5,它们希望通过区域合作发展经济。特别是 1979 年苏联推行“南下战略”,入侵阿富汗,又援越侵柬,与美国展开激烈的竞争,使南亚地区的安全两面受到威胁。1980 年 5 月,孟加拉国总统齐亚·拉赫曼发出倡议书,建议开展区域合作。从 1981 年 4 月至 1985 年 7 月,孟加拉、印度、
巴基斯坦、尼泊尔、斯里兰卡、不丹、马尔代夫 7 国先后举行了 5 次外交秘书会议,3 次外长会议,讨论区域合作的基本原则和领域,为建立联盟进行筹备。1985 年 12 月 7—8 日,在达卡举行 7 国首脑的首次会议,宣布成立“南亚区域合作联盟”,通过宪章、并发表《达卡宣言》,声明联盟的宗旨是促进成员国在经济、社会、文化和科学技术领域的积极协作和互助。该联盟的性质是非政治性集团组织。联盟在农业、科技、灌溉、文教、卫生、旅游等11 个方面制定了合作计划。1987 年签署了南亚粮食储备协议以 20 万吨粮食援救了受灾的孟加拉,发挥了联盟的作用。经济方面的合作,特别是地区内各国之间的贸易开展得不够理想,主要是由于南亚各国的出口商品多数都是相同的(如茶叶、黄麻、轻纺品等),缺乏互补性。加之,印度与邻国间存
在领土争端和其他矛盾,给区域合作带来困难。但是,要求“集体自力更生、促进共同繁荣”,仍然是南亚各国人民的强烈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