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杜鲁门的“公平施政”
杜鲁门政府面临的新问题 战后美国在推行反动的内外政策的同时, 为着巩固统治和推行全球霸权主义的需要,也不能不实行社会经济改革。首先被提出的是杜鲁门的“公平施政”纲领。
杜鲁门在战争取得胜利的形势下,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棘手问题。首当其冲的是军队的复员,1945—1946 年美国经历了“武装力量瓦解”的过程。五角大楼原计划一年内只复员 200 万人,但由于士兵们纷纷要求尽快返回家园,复员人数骤然增加造成国内就业、住房和教育等方面的种种困难。美国工人阶级为争取提高工资和改善福利待遇,保持和扩大战时获得的经济利益,从 1945 年秋季起掀起了巨大的罢工浪潮。杜鲁门承认说,“劳工纠纷在大战行将结束的几个月内发展了起来,并在我任总统的初期突然激烈起来。这是我作为美国总统所面临的国内问题中最困难和旷日持久的问题之一”。此外,黑人反对种族歧视,争取民权的斗争也在加剧,加上通货膨胀、物价飞涨、房荒问题严重等等,都使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社会不稳,并有可能导致 30 年代大危机的再现,这一切又影响了美国全球扩张政策的推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杜鲁门政府提出了它的“公平施政”纲领。
“公平施政”的内容和实质 1945 年 9 月 6 日,杜鲁门向国会提出战后第一个关于内政问题的综合性咨文,内容 21 点,包含了“公平施政”纲领的基本内容。1949 年 1 月 5 日,杜鲁门在提交国会的年度咨文中,正式提出“公平施政”的政策纲领。把过去各种建议合并起来,形成一个更广泛、更系统、更具体的计划。计划包括,制订就业法案;继续冻结物价和房租,控制通货膨胀,建造廉价公共住宅;实行国民健康保险;扩大社会保险范围, 提高最低工资限额;保护和开发自然资源等。其中最关键的一项是就业问题。1946 年 2 月 20 日杜鲁门签署了《1946 年就业法》,规定由联邦政府协调并
利用其计划、政策、职权和资源,来保持为寻找工作的人提供有益的机会, 保证最大限度的生产和购买力,以避免再次出现 30 年代的大萧条。从而把政府的宏观调节提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杜鲁门大肆鼓吹所谓的“公平施政”并许愿说,“我国居民的每个阶层和每个人”,“都有机会从我国日益增长的繁荣中获得他们公平的一份”。他把“公平施政”夸耀为他第一次提出的“自由主义和进步主义的详细纲领。”
“公平施政”实质上是罗斯福“新政”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继续和扩大,只是此时的国家干预变得更加不可缺少而成为美国资本主义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用国家干预的手段,通过自由主义的改良措施,掩盖资本主义剥削,缓和阶级矛盾,防止社会革命,同时延缓经济衰退并最大限度地促进私营企业的生产。此外也是为了抵制社会主义国家消除剥削和实行广泛的社会福利制度对资本主义国家劳动人民的影响,为其“冷战”政策和全球霸权主义服务。
“公平施政”的提出使杜鲁门在 1948 年 11 月的大选中出人意料地击败了共和党人杜威,蝉联总统之职,恢复了民主党在参众两院的优势。但“公平施政”本身取得的成就是非常有限的。所谓“公平施政”,所谓每个美国人都会获得“公平的一份”,在美国这样一个垄断资产阶级统治的国家无异于对劳动者的欺骗。至于许多改良主义立法,除建筑廉价公共住房、清除贫民窟和将每小时最低工资提高为 75 美分等项获得通过外,其他许多重要立法由于受到主张维持现状,反对改良,反对政府干预经济的保守派的竭力反对而未获通过。实际上“公平施政”是雷声大雨点小。到 1950 年,杜鲁门政府忙于侵朝战争和应付国内的所谓“颠覆”活动,公平施政就偃旗息鼓,宣告了自己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