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当代苏联文化

教 育 斯大林逝世后,随着苏联政治经济的改革和社会的发展、变化,苏联的文化事业包括国民教育、图书出版、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等方面也有发展和变化。几十年来,苏联文化领域既取得了很大成就,也出现过严重危机。

教育方面,苏联在二三十年代对沙俄旧教育制度进行改造以后,形成了一种高度集中统一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战后,苏联国民教育在医治战争创伤、恢复战前水平的基础上发展较快。1952 年和 1975 年,先后基本实现了七年制和十年制普及义务教育。同时,高等教育也得到较快发展。到 80 年代

初,高等院校已从 50 年代的 660 所发展到 883 所,在校大学生由 220 万增加

到 500 多万。培养副博士、博士的高校和科研单位共约 1400 个,在学研究生

共约 10 万人,比 1950 年增加近 3 倍。在苏联高校中,还有来自 120 个国家的留学生,其中主要来自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这时,全苏具有高等及中等文化程度的人数已占总人口的 54%,大学生在全国人口中的比重已超过英、法、日等资本主义发达国家。

50 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历届领导人的更迭和政治经济的曲折改革,教育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在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教育虽几经改革, 但教育思想和体制仍偏于僵化,并仍存在教材和学科陈旧、教学设备落后、教育方式单一等问题。戈尔巴乔夫上台以后,强调对教育也用“新思维”进行“根本性改革”。提出学校教育“民主化”、“人道化”,变“群体教育” 为“个性教育”;并使教材和学制多样比,学校管理和经费来源“社会化” 等。但领导层对此分歧很大,争论不休,学校无所适从,各行其是,加之社会动荡,人心不稳,使学校秩序和师生政治思想陷于混乱。

图书出版 苏联是个读书风气很盛的国家。1980 年共出版图书 8 万多种,发行量 17.6 亿册,人均 6.63 册,比 1960 年的发行量增加 40%以上。其中 62 种是苏联各民族的文字版,57 种是外文版和世界语版。这一年,出版的刊物 5 200 多种,报纸 8000 多种。随着图书出版事业的发展,1980 年

已有各类图书馆 33 万座,藏书 4.7 亿册,为 50 年代图书馆的 10 倍,藏书的

4 倍。这时,有名的莫斯科列宁图书馆的藏书达 3 000 万册以上,版本包括

世界上 247 种语言。

哲学社会科学 在哲学社会科学方面,60 年代至 80 年代上半期,出版了不少集体编写的大型著作。这类著作中有六卷本的《哲学史》、十卷本的

《世界通史》、《远古以来的苏联史》、《世界各族人民》民族学丛书、六卷本的《苏联伟大卫国战争史(1941—1945 年)》、《苏联共产党历史》等; 同时开始出版大部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等。这些著作对于繁荣当代苏联文化和世界文化有积极意义,但受政治气候影响,书中有的论述不尽符合实际,且有大国沙文主义的倾向。

50 年代后期的文学 斯大林逝世和苏共二十大对苏联国内外各方面都

产生了很大影响,自然也影响到文学艺术创作。在赫鲁晓夫时期,文学界提出了“写真实”、“积极干预生活”、“一切为了人、为了人的幸福”等口号。文坛的局面是既生动活泼,又相当混乱;既有人在文艺理论上作认真的探索并取得进展,也有人盲从、照搬甚至热衷于西方的文艺理论或观点。一方面出现了许多形式各异、题材广泛、真实反映现实和历史而获好评的作品, 一方面也发表了一些片面反映甚至丑化现实和历史而引起争论或批评的作品;一方面为过去肃反扩大化和被批判的不少作家恢复了名誉,并有一批青年作家崭露头角,一方面也有一些作家走入歧途,并出现少数“持不同政见者”。

1954—1956 年,爱伦堡的两部集小说《解冻》问世,这是文学界出现新

局面的标志之一。它写的是 1953 年冬到 1955 年一个工厂发生的变化,触及到了不少尖锐问题,诸如社会主义社会应发扬民主、关心人以及文艺界要敢于揭露阴暗面等。该书反响很大,引出一批文学作品,形成一股文学思潮。西方学者把它当作划时代的标志,称这一时期的苏联文学为“解冻文学”。苏联国内不承认这一提法,而用“转折时期文学”这个名词来概括这时期新文学思潮的特点,并认为“转折时期文学”是由如下三部作品开始的,即奥维奇金的农村工作特写集《区里的日常生活》(1952—1956)、肖洛霍夫的卫国战争题材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1957)、列昂诺夫的哲理小说《俄罗斯森林》(1953)。此外,这时期还有一批获得好评的重要作品,如特罗耶波尔斯基的《一个农艺师的札记》、柯热夫尼科夫的工程建设题材小说《这位是巴鲁耶夫》、巴克兰诺夫的卫国战争题材小说《一寸土》等。

这时期在有争论的作品中,较突出的有杜金采夫的“反官僚主义”题材小说《不是单靠面包》(1956)。1958 年又发生了《日瓦戈医生》事件。帕斯捷尔纳克这本小说的主人公开头是个“憧憬革命”的“高尚青年”,但十月革命后他哀叹“整个人类的生活方式遭到了破坏和毁灭”。他备尝艰辛, 最后倒毙街头。该书在国内未能发表,1957 年在意大利出版,资本主义国家竞相印行。它被西方利用来攻击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制度,作者还被授予1958 年诺贝尔文学奖金。苏联对此反应强烈,作家协会将他开除,只是在他作了检讨并拒往受奖之后才恢复其会籍。

60—80 年代的文坛变迁 苏共二十二大后,出现了一些完全否定斯大林及其领导下的苏联社会的作品。其中突出的有索尔仁尼琴的小说《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1962),和特瓦尔多夫斯基的长诗《焦尔金游地府》(1963) 等。前一本书写主人公在劳改营一天的恶劣生活,而劳改营的犯人都是无辜受害者。它由赫鲁晓夫亲自批准发表,引出了一批所谓“集中营文学”作品。后一本长诗把斯大林时期的苏联社会比作“阴曹地府”,它也受到赫鲁晓夫的推荐和赞赏。

这个时期也有一些作家不赞成全盘否定斯大林。代表人物是柯切托夫。他于 1958 年发表了长篇小说《叶尔绍夫兄弟》,描写一个被诬为“现代官僚主义者”、“因循守旧”的老厂长实际上是正确的,而所谓的“发明家”和“革新者”其实是野心家和骗子手。1961 年他又发表长篇小说《州委书记》, 描写一些干部对揭露“个人崇拜”虽然表示拥护,但又有“因为批判斯大林而引起的痛苦”心情,并对文艺界的资产阶级思潮表示忧虑。

于是,在 60 年代前期的文坛上,逐渐形成了以特瓦尔多夫斯基为代表的

《新世界》杂志为一方,和以柯切托夫为代表的《十月》杂志为另一方的对

峙局面。前者指责后者“粉饰”现实,后者批评前者给现实“抹黑”。 1964 年秋勃列日涅夫上台后,苏联在文艺政策上力求平息争论,加强领

导和控制,提出了“反对两个极端”和“写正面人物”的方针。即既反对粉饰现实,又反对给现实抹黑,并要求表现生活中的美,塑造“当代英雄”形象。对于“坚持反苏立场”和“持不同政见”的作家则给予严惩,从而促使文艺思潮日趋平稳,纷争逐渐止息。在文艺理论方面,比较通行的主张是所谓“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开放体系”,其影响是使文学创作在内容上较过去严肃深刻,在形式和风格上更为丰富多采。到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一批知名的老作家相继去世,文坛骨干换了整整一代新人。

这个时期在文学创作中,“规模宏大的概括形式”的长篇小说和诗歌比较繁荣。苏联评论界认为,这些长篇具有“全景性”和“史诗性”。代表作有西蒙诺夫这时期完成的反映卫国战争期间重大战役、重大历史事件和各阶层社会生活的三部曲小说:《生者与死者》、《军人不是天生的》、《最后的夏天》(1957—1971),恰科夫斯基描写列宁格勒保卫战的五卷本小说《围困》(1965—1975)等。在这些作品中出现的斯大林形象,较之赫鲁晓夫时期有所肯定。

同时,道德理想问题的探索在文学创作中占有突出地位,这种题材的小说获列宁或国家文艺奖金的就有十余部。如邦达列夫的《岸》和《选择》, 拉斯普金的《活下去,并且要记住》,艾特玛托夫的《白轮船》和《一日长于百年》,顿巴泽的《永恒的规律》,阿斯塔耶夫的《鱼王》,冈察尔的《你的朝霞》等。

在塑造正面人物的作品中,其人物多是读者所熟悉或理想的,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如利帕托夫的小说《普隆恰托夫经理的故事》,最早描写出一个在“新经济体制”下的“实干家”形象。又如柯列斯尼科夫的三部曲:《供阿尔图宁用的同位素》、《阿尔图宁作出决定》和《培养部长的学校》。小说中的阿尔图宁是由工人成长起来的副部长,他不仅具有父辈的优良传统, 且有科技革命时代的管理才能。

这时期也有揭露讽刺现实生活中的弊端、反映各种社会问题的作品。引人注目的有特里丰诺夫的小说《滨河街公寓》和利帕托夫的小说《伊戈尔·萨沃维奇》等。前者刻画了一个在三四十年代成长起来,靠善于钻营而飞黄腾达的学术界头面人物。后者描写了一个在当今靠父母权势而官运亨通的低能儿。但是,对于那种全面否定斯大林和尖锐揭露这时期停滞生活的作品,是不准发表的。

从 80 年代后半期开始,随着戈尔巴乔夫的“民主化”和“公开性”政策的推行,苏联文化艺术部门纷纷改组领导班子,文艺作品审查制度逐步被打破。长期以来被禁的作品陆续出世,揭露和批判性文学成为时髦。有人把这一时期的文学现象叫做“发掘热”或“反思热”。

1987 年是“被禁文学”最昌盛的一年。这一年发表的这类作品数量多、

比重大、反响强烈。其中有:布尔加科夫 1925 年创作的《狗心》、普拉东诺

夫 1930 年创作的《地基坑》、伊萨科夫斯基 40 年代创作的长诗《关心真理

的童话》、雷巴科夫 1983 年完成的《阿尔巴特街的孩子们》以及阿赫玛托娃的《安魂曲》、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索尔仁尼琴的《古拉格群岛》等。

戈尔巴乔夫时期经济严重衰退和向市场经济过渡以及伴随的“自由化”

思潮,也严重冲击着文化领域。“金钱至上”和“票房价值”成了不少文化人的信条,在文学创作中反映色情暴力等刺激性题材应运而生,黄色书刊迅速泛滥。

当代苏联艺术 当代苏联艺术,包括戏剧、电影、音乐、舞蹈、绘画、雕塑等,也有新的发展和变化。在戏剧、电影方面,战后苏联剧作家创作的优秀作品和由国内外古今文学名著改编的剧本,大部分被搬上了苏联舞台和银幕。有些剧目和电影上演时还曾轰动一时,影响较大的有“列宁剧”《悲壮的颂歌》和《红茵蓝马》、“现实剧”《人事档案》、《炼钢工人》等。文学名著优秀影片有《哈姆雷特》、《奥赛罗》、《苦难的历程》、《战争与和平》、《静静的顿河》、《安娜·卡列尼娜》等。以卫国战争为题材的著名影片有《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热的雪》和五集文献故事片《解放》等。反映当代社会道德风貌的著名影片有《莫斯科不相信眼泪》、《湖畔》和《红莓》等。生产题材的著名影片有《最热的一个月》、《奖金》等。

在音乐舞蹈方面,苏联的音乐自成一派而闻名于世。当代苏联最著名的作曲家是肖斯塔科维奇。他的创作以交响乐为主,被誉为 20 世纪音乐高峰之一。苏联舞蹈除了民间舞获得广泛发展以外,芭蕾舞也自成一派并长期保持着举世闻名的水平。最著名的芭蕾舞蹈家是乌兰诺娃,稍后是普莉谢茨卡娅。

在绘画和雕塑方面,五六十年代,风俗画和风景画取得不小成就。著名的油画有涅普林采夫的《战斗后的休息》、雅勃伦斯卡娅的《粮食》等。优秀的风景画有格拉西莫夫的《冬》、《秋》、《水流过去了》以及罗曼金的

《伏尔加—俄罗斯的河流》、《被淹没的森林》等。60 年代以后,苏联绘画的领域更加宽广,如发展了镶嵌、壁画、玻璃画等,并出现了与建筑艺术相结合的综合形式。苏联雕塑艺术的发展是从实行列宁提出的“纪念碑宣传计划”开始的。战后建造了一批以卫国战争期间重大事件为题材的大型雕塑作品。如伊萨耶娃和塔乌立特在列宁格勒彼斯卡廖夫公墓建造的纪念群像,由乌切吉奇领导在伏尔加格勒建造的斯大林格勒大会战英雄纪念碑等。此外, 还为俄国和苏联的著名科学家、文学艺术家、社会活动家和革命英雄人物竖立了纪念碑和纪念像。著名的作品有克里姆林宫内的列宁雕像纪念碑、列宁格勒的普希金纪念像等。

戈尔巴乔夫上台以后,在艺术部门也出现了“反思热”和“黄色热”。仅 1987 年就有几十部被禁影片上演。影响较大的有《政委》、《悔悟》等。同时,国产色情暴力影片以及西方戏剧、电影、音乐、摇摆舞等走红苏联舞台和银幕,并笼罩着苏联电视台。

苏联社会抱怨这时期的文化作品低下平庸,风向不正,“正在毒害一代人”。而文化界认为,困难重重,危及生存,无可奈何。显然,文学艺术界这一股“反思热”和“黄色热”,对于苏联社会动荡和联盟解体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