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第三次技术革命的特点
第三次技术革命与前两次技术革命相比较,有许多特点,最突出的是:
技术革命群体化 这次技术革命以群体形式出现,形成一个多层次的、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的高技术群。前两次技术革命主要以一两种技术的突破为代表,它们的出现且是单一的。作为第一、二次技术革命标志的纺织机、蒸汽机以及发电机、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虽然也带动了其他技术的发展, 但彼此的联系并不紧密,新技术的数量也是有限的。而第三次技术革命则不然,它是以核能、电子计算机、宇航三大技术开头,随后又有一批批新技术汇入这次革命的洪流而形成一个宏大的技术群。其数量之多,门类之广是空前的。在这一技术群中,信息技术是带头的核心技术,其中,除电子计算机之外,还包括激光技术、光纤通信、微电子技术等一切有关信息的处理、传输、变换、存取、设计、制造的技术,这些又是技术群中的技术群。信息技术的核心是信息控制,它是优化物流、节约能流、分散人流、降低财流的有效手段。它被应用到各个技术领域,成为主要的控制手段后,便使各种技术在发展中的横向关联性、综合性、交叉性极为突出,使各种技术间呈现出极强的群体性。
科技社会化和大科学时代的开始 第三次技术革命的理论与方法论的基础——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所揭示的正是技术系统、生命系统与社会系统间的共同控制规律。所以,这次技术革命与社会的结合比过去两次技术革命要紧密得多。美国科学学家普赖斯于 1962 年 6 月发表了著名的以《小科学、大科学》为题的演讲。他认为二战前的科学都属于小科学,从二战时期起,进入大科学时代。所谓大科学,是指以统一的方式把相关的科学事业组织起来加以科学管理的科学。过去的小科学是分散的、个体的、随机组合的研究,现在的大科学是社会化的集体活动,其研究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 发展到企业规模、国家规模,甚至国际规模。德国 V2 火箭的研制、美国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工程计划”被认为是大科学开始的标志,而阿波罗计划则是大科学时代的“代表作”。1961 年经美国总统任命、在副总统约翰逊直接领导下完成的阿波罗计划,共得到政府拨款 250 亿美元,共有 120 所大学、2
万多家企业、400 万人参加。由此可见,大科学的主要特征是:国家大幅度地增加对科学事业的投资并加强控制和监督。美国政府对科研事业的投资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 20—30 年代为 0.2—0.4%,1950 年上升为 1
%,1960 年猛增至 2.7%,1964 年为 3%。科研队伍不断扩大,科学研究集体化、技术专门化、管理科学化、按课题原则进行组织,体现了“三论”的准则。由于第三次技术革命中的各项技术都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战略性、时效性、风险性强的新技术,没有大规模、多学科的有机配合和国家的统一组织、规划和投资,是很难完成的。这就决定了这一新技术群具有很强的社会性。
发展进程高速化 第一次技术革命从 1712 年纽可门单作用蒸汽机的发明开始,到 1784 年瓦特的可作机器动力的双作用蒸汽机的发明,前后共 72
年。第二次技术革命从 1831 年法拉第的发电机模型开始,到 1888 年美国人
泰斯拉交流电动机的发明,前后共 57 年。第三次技术革命的代表电子计算机
从 1946 年正式问世,仅仅 30 年就经历了 5 代,每 6 年其运转速度就提高 10
倍,存贮量增加 20 倍。如果与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相比, 80 年代生产的电子
计算机运转速度增加 30 多万倍,体积缩小到三万分之一。
新技术从发明到应用的时间也大为缩短。例如,蒸汽机从发明到应用为84 年(1698—1782)、电动机为 65 年(1821—1886)、无线电为 35 年(1867
—1902)、雷达为 15 年(1925—1940);而第三次技术革命中的技术则多在
10 年以内,如原子能利用为 6 年(1939—1945)、电子计算机为 5 年(1946
—1951)、晶体管为 4 年(1947—1951)、激光器仅为 1 年(1960—1961)。这说明科学-技术—生产的循环在加速。
正因为如此,各主要国家的科研成果和人类科学知识的总量在迅速增加。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科学情报系统》的统计,科学知识的增长率, 50 年代每年增长 9. 5 %, 60 年代为 10.6%,80 年代为 12.5%。另据英国科学家詹姆斯·马丁的推测,人类的科学知识增长一倍所用的时间, 19 世纪为 50 年,20 世纪中叶为 10 年,70 年代仅为 5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