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从戈尔巴乔夫改革到苏联解体
加速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1985 年 3 月 11 日,苏共中央全会选举戈尔巴乔夫为新一代的党中央总书记,苏联历史开始了一个新时期。
4 月举行的苏共全会认为,“国家已处在濒临危机的状态”,“必须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和改造”。同时,提出了“加速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全会增选利加乔夫等三人为政治局委员。会后进行了重大人事调整。7 月葛罗米柯当选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谢瓦尔德纳泽担任外交部长,9 月雷日科夫出任部长会议主席,12 月叶利钦调任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在社会改造方面的第一个较大举动,是从 4 月起在全国大张旗鼓地、严厉地开展反酗酒斗争,要求将这种丑恶现象从苏联社会中消除掉。但它操之过急,副作用大,很快作罢。
1986 年 2 月 25 日—3 月 6 日,苏共召开了“二十七大”。戈尔巴乔夫在报告中提出,苏共当前的基本任务是,“发展和巩固社会主义,有计划地和全面地完善社会主义”。在经济方面,提出实现加速战略的“主要手段是科技进步和对社会生产力进行根本改革”,并要求在 15 年内使国民收入和工业总产值翻一番。在政治方面,提出“进一步民主化”并“扩大公开性”。在对外政策方面,提出要广泛进行国际合作,“来建立一个无所不包的国际安
全体系”,并“解决全人类和全球的问题”。大会通过了《苏共纲领新修订本》,它在保留原党纲中的基本理论和原则的同时,强调“社会主义世界的多样性”。大会确认了“加速战略”,并将其具体化。大会选举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勃列日涅夫时期党的领导成员绝大多数退出了政治舞台。
代表大会后,苏联公布了关于政治、经济改革,特别是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一系列决定,要求改进经营管理机制,扩大企业自主权。还颁布了《个体劳动法》及《合资企业法》,从法律上打破了单一的公有制。1987 年 6 月又公布《根本改革经济体制的基本原则》,明确要求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从主要依靠行政方法转向依靠经济方法。随后通过《国营企业(联合公司)法》, 规定“企业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应转向全面经济核算,实行自负盈亏、自筹资金和自主经营。为此又相继通过有关计划、科技、物资供应、财政、价格、银行等方面进行改革的决定,并要求在两年内全部企业按新原则办事, 向新体制过渡。与此同时,苏联领导人通过各种舆论工具、接见各界人士等方式,呼吁人们“改变旧观念”,积极参加改革。
但是,“加速战略”仓促上马,阻力较大,对长期形成的畸形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对农业体制的深入改革未予重视,对企业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以致各项改革效果不佳。1986—1988 年,国民收入增长率仅为 2.8%,尚低于改革之前,财政赤字上升。
政治体制改革和“新思维”外交 在经济改革出师不利的情况下,苏联领导人的改革指导思想明显地发生了变化,其重点转向政治改革,政治思想向民主社会主义倾斜。1987 年 11 月,戈尔巴乔夫在国内外同时发行其《改革与新思维》一书。书中强调,“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最充分地展现出我们制度的人道主义性质”。认为“改革的实质恰恰就在于,它把社会主义和民主结合起来”。并说“新思维的核心就是承认全人类的价值观的优先地位”,即“承认人类的生存”。
1988 年 6 月 28 日—7 月 1 日,举行了苏共第十九次代表会议。会议中心议题是讨论政治体制改革。戈尔巴乔夫在报告中首次完整地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概念,并把“社会主义多元论”、“民主化”和“公开性”作为三大“革命性倡议”。会议通过了相应的决议,决定把一切权力归还苏维埃,并成立由全民直接选举产生的国家最高权力机构——人民代表大会,再由它选举组成最高苏维埃作为人代会的常设机关。这次会议与以往的党代会不同,各种政治观点和对改革的不同看法在会上进行了激烈的交锋,并明显地形成了三大派,即以叶利钦为代表的“民主激进派”,以利加乔夫为代表坚持党领导的“传统派”,和以戈尔巴乔夫为代表的新思维“主流派”。 1989 年 5 月 25 日—6 月 9 日,第一次苏联人民代表大会在莫斯科举行。
大会从 2 210 名代表中选出 542 名组成了新的最高苏维埃。戈尔巴乔夫当选这个最高苏维埃的第一任主席。1990 年 3 月召开的第三次人代会决定,修改宪法,取消苏共的法定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和总统制。戈尔巴乔夫在会上当选为苏联首任总统,卢基扬诺夫当选为最高苏维埃主席。会后,成立了负责决策的总统委员会,其成员有雅科夫列夫、谢瓦尔德纳泽和沙塔林等。
1990 年 7 月 2—13 日,苏共举行了“二十八大”。会上提出了分别代表三个派别的纲领,即《苏共中央纲领》、《马克思主义纲领》和《民主纲领》。大会通过了中央提出的《走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纲领和“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方针。大会期间,已任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主席的叶利钦等人宣布
退党,利加乔夫落选后退休。
同年 12 月举行第四次人代会,大会就国名问题进行了表决,通过保留原国名。同时,通过了按“主权共和国联盟的原则”签订新联盟条约的总构想, 并决定实行总统直接领导下的内阁制和设副总统职位。亚纳耶夫当选副总统。
然而,伴随政治体制“根本改革”,政局失控状况日趋严重。在“公开性”、“民主化”和“政治多元化”的口号下,无政府状态在全国迅速蔓延, 社会日益动荡。罢工浪潮此起彼伏,经济和刑事犯罪率猛增,反对党派纷纷成立。据报道,新成立的非正式组织有 6 万多个,共和国级的政党有 500 多
个,全国性的政党约 20 个。其中有的组织,如支持叶利钦的“民主俄罗斯” 颇有影响。这些党派大多公开声明反共反社会主义。反共势力则以此形形色色的党派为依托,策划组织了一系列大规模反共游行和集会,夺取苏共在一些地区和加盟共和国的政权。苏共党内的思想十分混乱,自由化思潮严重泛滥,从全盘否定斯大林发展到彻底否定十月革命和苏联 70 多年的历史,反对列宁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反对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广大党员对形势的变化迷惑不解,相当多的人对政治冷漠和厌倦,不少人因失望而脱党、退党。从 1988 年下半年到 1991 年夏天,苏共党员已由 1900 万下降到 1500 万。苏共分裂的趋势日益严重,一些共和国的党已分裂。领导层内的斗争不断加剧, 人事变动频繁,党组织和国家政权陷于半瘫痪状态。
与政治体制改革同步,苏联领导人还开展“新思维外交”,大幅度调整对外政策。如为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和改善苏联的国际环境,苏联主动提出裁军,甚至单方面裁军,并和美国签署消除部署在欧洲的中程导弹条约;积极开展“富国外交”,多方争取经济合作及援助;宣布不再干涉东欧各国事务, 并开始主动从东欧撤军;减少对亚、非、拉一些国家的经济和军事援助,停止对一些国家的渗透、颠覆活动;开始逐步消除同中国关系正常化的三大障碍——苏联从阿富汗撤军、从蒙古撤军和削减中苏边境地区驻军、停止支持越南侵略柬埔寨,于 1989 年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恢复苏中关系正常化等。但是,“新思维外交”过分热衷于追求苏美合作和所谓“欧洲大厦”, 依赖和幻想西方大量经济援助,不顾一切实行妥协和退让。戈尔巴乔夫甚至在西方领导人、尤其是在美国总统布什面前唯唯诺诺。这些作为使苏联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大大下降,激起苏联所有爱国者,包括一些领导人的强烈不满。同时,“新思维外交”也强调东欧国家根本变革的必要性,积极评价它们的“自由化”改革,并为西方干预这些国家开绿灯,从而催化了东欧各国的剧变,并导致华沙条约的崩溃和经互会的瓦解。这一事态的发展也使苏联人民感到极大的困惑,并在苏共内部引起思想混乱和争论。
民族分离运动的兴起 在政治、外交改革过热和社会动荡不安的形势下,经济改革实际陷于停滞,经济发展速度接连下滑。1989 年国民收入增长率降为 2.4%,1990 年比上年又降 4%而出现负增长,开创了苏联战后经济严重滑坡的先例。消费品市场的供应由长期失衡发展到全面短缺,国营商店抢购成风,黑市交易和投机倒把盛行。财政赤字和货币发行失控。1989 年通货膨胀率 39O 比上年增加 56%,1990 年又比上年增 70%,外债达 700 亿美元。人民生活水平不断下降,广大群众怨声载道。
影响尤为严重和深远的是,戈尔巴乔夫提出的“公开性”、“民主化” 和“政治多元化”口号,揭开了苏联各民族之间旧时积怨的伤疤,煽起了民
族主义情绪,使本已错综复杂的民族矛盾和冲突迅速趋于尖锐和激化。民族之间由群殴、械斗,发展到武装冲突。居民 80%为亚美尼亚人的纳戈尔诺- 卡拉巴赫地区的武斗,从 1987 年开始到 1990 年在全苏蔓延着的民族冲突, 已造成不少人伤亡,几十万人无家可归。同时,民族分离主义势力乘机崛起, 一些共和国的共产党或被民族主义组织取代,或自身已变成民族主义政党, 使联盟体制面临崩溃的危机。1989 年 8 月,在波罗的海沿岸三国,民族主义组织“人民阵线”在国外反苏势力支持下,策划组织了上百万人参加的跨界人链活动,抗议导致三国并入苏联的 1939 年苏德条约,并公开提出了“脱离苏联”的口号。1990 年 3 月,立陶宛率先宣布独立。接着,拉脱维亚、爱沙尼亚、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摩尔多瓦的议会也要求退出苏联。6 月 12 日, 俄罗斯人代会又带头发表主权宣言,声称本共和国的法律“至高无上”。随后,一批加盟共和国和自治共和国也相继发表主权宣言。有的甚至更改国名、国旗和国徽,组建起本民族的军队和警察,设立边防和海关等。一些共和国还不断进行横向串连,就政治、经济、文化等问题相互签约,联合对抗中央。另一方面,各共和国之间的“主权战”、“法律战”和“贸易战”等又层出不穷,使联盟内部的裂痕越来越大,国家传统的经济联系和财政体系遭到破坏。
面对联盟濒临解体的危机,为了遏制民族分裂势头,戈尔巴乔夫和中央政府曾对之软硬兼施,如 1990 年 4 月制定《加盟共和国退出苏联程序法》和
《紧急状态法》,对率先宣布独立的立陶宛实行经济制裁,甚至动用军队等。但在国内外敌对势力的压力下,最后都以妥协退让而告终。
1991 年 3 月,就保留联盟问题举行了苏联历史上首次全民公决。有 80
%的公民参加投票,其中赞成保留联盟的占 76.4 %。但在草拟新联盟条约的过程中几经周折,并在中央作出重大原则让步后才得以定稿。新条约定于1991 年 8 月 20 日开始签署,它把国名改为“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强调各共和国的“主权”,删去了“社会主义”。如签约成功,苏联就将是一个“自由的、松散的联邦”。
1991 年 6 月,俄罗斯举行全民投票直接选举首任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获
57.3 %的选票当选。他当选后立即访美要求支持,并表示俄罗斯要加速私有化、市场化和自由化。访美归来他发布俄罗斯“第一号总统令”,实行俄罗斯国家机关“非党化”。7 月中旬,戈尔巴乔夫赴伦敦向西方 7 国要求经援, 也就苏联的私有化、削弱联盟中央权力和军事力量等问题做出承诺。7 月底布什访苏,进一步插手苏联内政。
“八·一九”事变及其后果 在苏联加速演变和新联盟条约即将签署的形势下,8 月 19—21 日,发生了戈尔巴乔夫被停止履行总统职责而又复出的重大事件。
8 月 19 日清晨,苏联电台播发《苏联领导的声明》,宣布“鉴于戈尔巴乔夫由于健康状况不可能履行苏联总统职责和根据苏联宪法”,苏联总统全权移交给副总统亚纳耶夫,由亚纳耶夫等 8 人组成“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
管理国家,并在一些地方实行为期 6 个月的紧急状态。声明确定,“苏联宪法及法律在苏全境具有绝对至高无上的效力”。同时,“紧急状态委员会” 发表《告苏联人民书》,说国家“面临致命的危险”,由戈尔巴乔夫发起并开始的改革政策“已走入死胡同”。它“决心采取重大措施,使国家和社会尽快摆脱危机”,呼吁全苏公民大力支持。在这之前,即 18 日傍晚,戈尔巴
乔夫在克里米亚黑海休养地已被软禁。
但是,情况很快又发生变化。19 日中午,叶利钦等人在俄罗斯议会大厦发表《告俄罗斯公民书》,宣称这是一次“反宪法的反动政变”。号召俄罗斯公民反击,举行“无限期总罢工”。同时,美国等西方国家陆续宣布中止对苏联的援助,要求恢复戈尔巴乔夫的权力。次日,莫斯科、列宁格勒和一些共和国的领导人分别发表声明,拒绝支持“紧急状态委员会”。上街游行和聚集在俄罗斯议会大厦旁支持叶利钦的群众已达数万人。受命攻占该大厦的部队拒绝执行命令,一部分戒严部队也倒戈,戒严已失控。21 日凌晨,叶利钦的支持者和莫斯科戒严部队发生冲突,伤亡数人。下午,国防部下令撤军,事变领导人放弃了他们已经开始的行动。同时,叶利钦主持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会议,决定派代表去克里米亚将戈尔巴乔夫接回。当晚,戈尔巴乔夫发表声明,“他已完全控制了局势”。22 日,他回到莫斯科,赞扬叶利钦在反事变过程中“起了卓越作用”。“紧急状态委员会”起事失败,其成员有的“自杀”,多数被捕,曾支持它的一批党政军高级干部也被捕或被撤职。
“8·19”事变给苏联带来严重后果,对国际共运也带来巨大的消极影响。苏共被反对派赶下政治舞台,国内掀起反共浪潮,各共和国的独立步伐加快, 苏联迅速陷于解体。
8 月 23 日,叶利钦下令“中止”俄罗斯共产党活动。第二天,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职务并要求苏共中央自行解散。29 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决定,“暂停苏共在苏全境的活动”并对苏共领导机关进行审查。各共和国的共产党继俄罗斯之后有的也被中止活动,有的被宣布为非法,有的则宣布脱离苏共并更换党名。苏共处于分崩离析状态。叶利钦威信倍增,掌握中央机构大权。其他共和国对急剧膨胀的大俄罗斯主义感到强烈不安,加快了它们的独立步伐。至 10 月底,除俄罗斯和哈萨克外全都宣布了独立。9
月 6 日,联盟中央决定,承认波罗的海三国独立。一些共和国也相互承认对方的独立,但各共和国之间的政治、经济矛盾愈演愈烈。
面对全国工农业生产进一步大幅度下降和通货恶性膨胀等问题,10 月 1
日,苏联 12 个加盟共和国领导人会谈,确认必须在联盟范围内立即缔结主权国家经济共同体条约。但这时是否仍签署新联盟条约,已成了矛盾的焦点。戈尔巴乔夫、俄罗斯联邦和中亚 5 个共和国各自出于不同的考虑,仍主张在各共和国之上保留某种形式的统一国家。以克拉夫丘克为首的乌克兰对此坚决反对,并于 12 月 1 日以其全民公决的方式宣布完全脱离苏联。这对戈尔巴乔夫和新联盟条约的签署是致命一击。
12 月 7—8 日,俄罗斯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三国领导人就苏联的前途问题在明斯克秘密会晤,并签署了《明斯克协定》。协定宣布三国组成“独立国家联合体”,并称“苏联作为国际法主体和地缘政治实体将停止存在”。12 月 21 日,除格鲁吉亚外的苏联 11 个加盟共和国在阿拉木图又签署了《关于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议定书》,并发表了《阿拉木图宣言》。宣言再次宣布,“随着独立国家联合体的成立,苏联将停止存在”。
1991 年 12 月 25 日,苏联第八任、也是最后一任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不得不发表全国电视讲话,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并当场把核武器控制权亲手交给了叶利钦。同时,苏联的镰刀锤子红旗从克里姆林宫上空降下,升起了白、红、蓝三色俄罗斯国旗。12 月 26 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举行最后一次会议,通过宣言正式宣布苏联停止存在。至此,于 1917 年十月革命后建立的苏
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1922 年 12 月 30 日建立)的历史告终。
由列宁创建的、拥有 1900 万成员的苏联共产党毁于一旦,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超级大国之一的苏联的瓦解,这一现实令世界瞩目和震惊,并引起世人的议论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