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海湾国家的经济腾飞与社会变迁

伊朗的白色革命与伊斯兰革命 自从伊朗 50 年代的石油国有化运动失败后,国内政局一直不稳,经济发展缓慢。国王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从 1962 年起就着手进行社会改革,声称要“消灭封建主义的原则和地主与佃

农的关系”,实行“进口替代”的工业化方针。1963 年 1 月 26 日进行“公民投票”,制定了六项自上而下的改革计划。1967 年又增加六点新计划,1975 年国王又补充了五点原则,后陆续增加到 19 点。其主要内容是:(1)实行

土地改革,从 1962—1975 年,政府分阶段向地主赎买其多余的土地,然后以现款或分期付款形式出售给无地农户。(2)实行森林、牧场、水力、石油、矿产资源国有化;(3)大力开采石油、天然气,1973 年 7 月 31 日宣布从西方石油财团手中收回石油资源主权和阿巴丹炼油厂的管理权,实现了国有化,同时积极发展石油化工、冶金、机械等多种工业;(4)出售国营企业股票,劳资分享企业利润;(5)修改选举法,实行普选,妇女享有选举权;(6)兴办教育,建立农村扫盲队、医疗队,提高全民文化水平。因为这是一场“不流血的革命”,故称“白色革命”或“国王与人民革命”。

巴列维的改革确实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土地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70%的农户成为小土地所有者。世界石油危机给伊朗带来巨额的石油收入,1972 年石油产量 2.47 亿吨,收入 24 亿美元,1974 年产量约 3 亿吨,收入猛增至 210 亿美元,伊朗从债务国一跃而为债权国。政府大量投资于炼油、石油化工、钢铁等重工业部门,加紧进行港口、道路、电力等基础建设。1968—1978 年国民经济年均增长速度为 16%—17%,工业平均每年增长20%。1960—1961 年度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160 美元,1972—1973年度增至 510 美元,1977—1978 年增至 2 250 美元,巴列维雄心勃勃地希望伊朗一步就跨入现代化工业国的行列,并要成为“世界上第五大军事强国”。但巴列维这种“疯狂的现代化”,把经济建设摊子铺得过大,也带来了

许多问题,首先是国民经济比例失调,重工轻农,偏重石油工业,而农业投资却很少。土改本来就极不彻底,得到土地的农民因得不到贷款,无力经营而纷纷破产,大量流入城市,扩大了失业队伍。政府不得不每年从国外大量进口粮食。通货膨胀严重,失去控制,尽管国家财富猛增,但分配不合理, 贫富悬殊。以国王为首的 2 000 家豪门巨富,其中包括王室成员、高级官员

和将军、大资本家、大地主拥有全国 80%的财富。他们巧取豪夺,贪污腐化, 挥金如土,激起人民的极大不满。于是,国王便强化专制统治,他依靠军队、秘密警察对人民群众进行严密监视,逮捕甚至杀害。1975 年宣布取消一切政党,实行一党专政,这又促使了反对派的联合。

在反对派中势力最大、威望最高的是以霍梅尼为首的毛拉集团,毛拉是对伊斯兰学者的尊称。霍梅尼在库姆的经学院执教 40 年,对伊斯兰神学和法学造诣很深。由于伊朗 98%的居民是什叶派穆斯林,因此宗教领袖的社会地位很高。毛拉们早就与巴列维王室有矛盾。“白色革命”削减各清真寺的土地,触犯了他们的经济利益;巴列维的现代化所带来的西方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又与伊斯兰的道德观发生冲突。霍梅尼早在 1963 年就公开抵制“白色革命”,1964 年 11 月他为此而被流放到土耳其,后到伊拉克,他写了一本小册子,题为《伊斯兰政府》,宣传“一切权力归于真主”,指责一切世俗政权都是非法的,必须建立一个伊斯兰政权。像他这样的先知才是真主在人间的代表,应该是国家的元首和统帅,各级政权均应由毛拉掌握。霍梅尼发表了一整套原教旨主义的理论,呼吁保证伊斯兰原始教义的纯洁性,要求恢复穆罕默德时代的思想和行为准则,依此来“拯救伊斯兰”,复兴伊斯兰社会。

1977 年 12 月,霍梅尼向国内的学生和信徒发出反对国王的“圣战”的指示,号召神职人员掌握伊斯兰革命的领导权,要求国王离境。1978 年 1 月9 日库姆的反政府抗议斗争遭到军警镇压,死亡 70 人,致使反政府的群众斗

争席卷全国。示威群众高举霍梅尼的画像,高呼“打倒国王”的口号。9 月 8

日,国王下令对德黑兰等 12 个城市实行军管,致使示威、罢工运动的规模越来越大,特别是石油工人的罢工和军队的宣布中立,是对国王的沉重打击。霍梅尼从伊拉克流亡到巴黎,通过录音带指导国内运动。1979 年 1 月 11 日, 巴列维携眷出逃,1 月 16 日,消息披露后,群情振奋。2 月 1 日,霍梅尼在群众的欢呼声中回到德黑兰,组建了临时革命政府,任命老资格的民族主义者巴尔扎甘为总理,以此笼络革命阵线中的世俗民族主义组织。

1979 年 4 月 1 日霍梅尼宣布成立伊斯兰共和国,实行三权分立制,同时规定教长是国家至高无上的领袖。他组建了“伊斯兰革命卫队”,用以“保卫伊斯兰革命成果,消灭反对派”。《古兰经》和《圣训》是指导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准则,要求全面恢复伊斯兰传统,妇女必须戴面纱。霍梅尼宣称, 伊斯兰革命是穷人反对富人、弱者反对强者的革命,采取了提高工人的最低工资、降低总理、部长的工资等措施。他自己则不住国王的豪华宫殿,而是回到库姆的一所破旧的清真寺中。在对外政策方面,他奉行先打击美国,后惩罚苏联的政策,主张伊斯兰革命是世界革命,输出革命是其外交政策的基石。

海湾诸国的“石油繁荣” 1960 年 9 月 14 日,石油输出国组织(简称欧佩克)在巴格达宣告成立。这是第三世界主要石油生产国为反对国际石油垄断资本的控制、维护成员国利益而建立的国际性组织。它的成立意味着自19 世纪末以来被西方称为“七姐妹”的七大石油公司垄断世界石油产业和石油贸易的局面开始被打破了。欧佩克的石油减产、提价政策,左右着世界石油的供应情况。1973—1980 年,国际油价上涨了 20 倍,国际石油市场处于卖方市场的态势持续了七八年之久,为海湾诸国石油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并使他们从落后贫穷的游牧业国家一跃而成为现代化的富国。

沙特阿拉伯是海湾地区大国,石油储量居世界首位,阿拉伯-美国石油公

司在该国 1/2 的土地上拥有开采权。60 年代以前工农业都十分落后,财政支出要靠朝觐税来维持,可耕地只占全国总面积的 0.2%,粮食产量只能满足本国需要的 1/10。

1962 年大臣会议主席费萨尔王储宣布了进行改革的“十大纲领”,内容有:有计划的资源开发、改善交通运输、解决水源问题、绝对禁止奴隶制、用发展石油出口与石油加工业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等。1972 年 10 月沙特政府采纳石油大臣亚马尼的主张,付给阿拉伯-美国石油公司 5.1 亿美元的

赔偿费,取得 25%的参股,以后逐年增加,到 1980 年共付 45 亿美元,全部完成了对阿拉伯-美国石油公司资产的赎买,实现了国有化。

70 年代,沙特的石油产量迅猛增长,1970 年石油出口量为 378. 6 万桶/

日, 1980 年高达 922. 3 万桶/日;石油收入 1976 年为 335 亿美元,1980

年增至 1042 亿美元。沙特政府把部分资金存放国外银行或投放股市,每年获

利 100 多亿美元,仅次于其石油收入。从 70 年代末起,沙特的石油发展战略从单纯增加原油产量转变为控制原油产量,着重发展石油、天然气加工工业和石油化学工业,同时努力使经济多样化,由政府投资兴建钢铁、海水淡化、发电、建筑材料工业及各种轻工业。1960 年全国还只有 877 家企业和作坊, 工人只有 5 527 人。但 20 年后,在吉达、达曼、利雅得已集中了数千家新型

制造业工厂,仅吸收的外籍劳工就多达 210 万人,在朱拜勒和延布又兴建了两个新工业区,生产面向国际市场的产品。政府在第二、第三个五年计划(1975

—1979、1980—1984)中,大力发展农业,兴建水库和排灌工程。仅用了 10

年时间,耕地面积就扩大了 14 倍,到 1985 年,粮食自给有余,尚可出口。科威特的石油蕴藏量仅次于沙特阿拉伯。它的人口仅有 23 万(1961 年

统计),国土面积不及沙特的 1%。

1961 年独立后,萨巴赫埃米尔继续管理国家,该家族统治科威特已有 200 多年了。1962 年埃米尔颁布新宪法,建立国民议会,进行政治改革,同时积极发展石油工业。1975 年收回外国石油公司的所有租借地和股权,1972 年石油产量为 12.01 亿桶,1981 年增至 40.8 亿桶,石油收入 1961 年为 4.67 亿

美元,1971 年为 9.64 亿美元,1980 年猛增至 190 亿美元,20 年内增长 40 多倍。由于国内只能吸收 1/3 的石油收入,故大量资金投向国外,1977 年科威特的累计国外资产为 210 亿美元,1981 年增至 760 亿美元,成为金融大国, 在海外证券市场上也是一支实力雄厚的力量。

1971 年巴林、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相继独立,石油出口使他们在短短几年内就获得了惊人的财富,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高达 25%,1980 年阿联酋的人均收入达 26 000 美元,创造了世界最高纪录。 1981 年卡塔尔

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 27 720 美元,居世界首位。巴林独立后实行外汇管制、免征银行税收、鼓励外资开办银行、利用石油收入发展航运和通讯事业等政策,从而迅速成为中东和海湾地区的金融中心之一。

阿曼的变化更为惊人。70 年代前,它还处于中世纪状态。1970 年 7 月23 日,卡布斯废黜父王就任素丹,实行社会经济改革和以出口石油带动国民

经济发展的战略。过去,阿曼没有航空港,没有工业,全国 150 万人口只有

3 所小学、12 张病床和 10 公里公路。仅仅经过了两个五年计划,其国民生产

总值就由 3 亿美元猛增至 33 亿美元,建设了数千公里长的现代化公路、国际机场、港口及电视台。约有数百座工厂、学校拔地而起。1982 年人均国民收入达到 6 090 美元,成为富有的发展中国家。

阿拉伯世界经济不平衡发展的加剧 1983 年国际石油价格下跌,尤其

是 1986 年的石油大跌价结束了海湾诸国的“石油繁荣”。这种繁荣使阿拉伯世界的经济发展出现了严重的不平衡。首先是非石油生产国与石油生产国的差距越来越大。据统计,到 1982 年,海湾诸国的外汇储备(不包括黄金储备),

沙特有 295 亿美元,科威特有 59 亿美元,阿联酋有 32 亿美元,而一些非石油生产国却负债累累。例如,1981 年黎巴嫩负债 9.6 亿美元,1983 年苏丹外债 80 亿美元,突尼斯 45 亿美元,约旦 23 亿美元。70 年代海湾诸国的国内

生产总值都增长了 10 多倍,而以农牧业为主的约旦、叙利亚、黎巴嫩、北也

门等国只增长了 2 倍左右。80 年代初,沙特、科威特的年人均收入为 1.2—

1.4 万美元,而同期南也门仅 254 美元,埃及 400 美元,叙利亚 1324 美元, 约旦 1425 美元。

海湾诸国用石油收入实行一整套福利国家措施,如免费医疗、免费教育、免交个人所得税、廉价提供住房、解决淡水和用电问题等。再加上就业机会多,从而吸引了大批非石油生产国的劳动力和科技人员。据统计,1981 年海湾诸国的外籍劳工和科技人员共 350 万人,其中埃及人 150 万、北也门人 100

万、叙利亚人 30 万。尽管劳务输出可为本国赚取外汇,但科技人员的流失影响了非产油国的经济发展。北也门的在外劳工占本国劳动力的 61%,这给北也门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经济发展不平衡还表现在石油生产国之间。伊朗、伊拉克虽是石油生产大国,但因他们人口多,消耗大,人均收入远远低于其他海湾国家,例如伊拉克只及科威特的 1/3。阿拉伯人都接受伊斯兰教“均贫富、等贵贱”的观念。在他们看来,石油财富是真主赐予全体穆斯林的财富,而它被少数国家、少数人独占享用,这是不能容忍的。为了石油利益,各国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