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内部与外部均衡协调理论

(一)内部与外部均衡协调理论的产生

内外部均衡协调论是继货币分析理论后,由西方经济学家在本世纪 70 年代提出来的又一种国际收支方面的理论,其主要代表人物有 J.F.米德、J. 丁伯根、T.W.史旺以及约翰逊和门德尔等。

该理论认为,政府的政策目标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目标是维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实现充分就业。保持物价稳定以及实现国际收支平衡,与其他三个目标相比,实现国际收支平衡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高的目标,政府的职责是同时实现这四个目标。

而同时实现上述四个目标,就必须把整个经济当作一个整体来考虑.同时实现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的协调和谐。

因此,该理论主要是从整个国民经济出发,通过分析国内收支平衡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关系,以期采取合理的对策,调节各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 达到国内收支和国际收支的双平衡。

(二)内外部平衡协调论的主要内容

内外部平衡协调论的基础是凯恩斯提出的总供给总需求均衡理论。只不

过除了考虑到投资、储蓄、对外贸易的作用外,还考虑到政府财政收支、国际资本流动、国际间非贸易收支等因素的作用。因此,可以认为,这一理论是吸收分析理论的进一步扩展和深化。该理论认为,总供给应该有以下 7 个部分构成:

总供给=C+S+M+GT+if+rf+wf 其中:C 为当期消费:

S 为储蓄(即未来消费);

M 为进口:

GT 为政府税收;

if 为本国对外国的投资;

rf 为外国在本国投资的收益:

wf 为外国居民在本国取得的各种劳务收入。总需求=C+I+X+G+If+Rf+Wf

其中:C 为消费需求;

I 为投资需求; X 为出口;

G 为政府支出;

If 为外国对本国的投资;

Rf 为本国在国外的投资收益;

Wf 为本国居民对外提供服务的收入。

根据双协调理论,总供给应该等于总需求,即: C+S+M+GT+rf+if+wf=C+I+X+G+If+Rf+Wf

整理可得:

(S-I)+(GT-G)=(X-M)+(If-if)

+(Rf-rf)+(Wf-wf)

由此可见,一国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由(S-I)和(GT-G)构成的内部均衡和由(X-M)、(If-if)、(Rf-rf)、(Wf-wf)构成的外部均衡。而内部平衡的目标,是使居民收支(S-1)和政府收支(GT-G)同时达到平衡,外部平衡的目标则是使进出口收支(X-M)、资本收支(If-if)+(Rf

-rf)和劳务收支(Wf-wf)三者共同达到平衡,在内部平衡和外部平衡的各项目中,只要有一个方面达不到平衡,就会影响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

作为政府来讲,它可以通过采取各种不同的政策来调节和控制上述各个

变量。使之达到平衡。

通常,政府主要采取三个方面的政策,来调节这些变量。这些政策是: (1)支出调整政策,包括:第一,财政政策,主要调节政府收支(GT-G);

第二,货币政策,主要调节货币供求(S-I),同时兼带调节资本输出入(Rf

-rf)和(If-if)。

  1. 支出转换政策,主要是指汇率政策,用于调节进出口(X-M)和劳务收支(Wf-wf)。

  2. 直接管制政策,包括外贸管制和外汇管制两个方面,可用于调节几乎

所有的变量。

政府可以单独采取某一种政策,或某一方面的政策,以达到某种效果, 也可以同时采用几种政策或几个方面的政策,以收到综合效果。

(三)对内外均衡协调理论的评价

国际收支内外均衡协调理论综合了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均衡理论和希克斯的一般均衡理论,把国际收支平衡理论从只涉及到贸易项目或经常项目的平衡扩大到包括了资本的国际运动的总平衡,把国际收支平衡与国内的平衡联系起来,同时,提出了调节这种平衡的经济政策手段及政策目标。这一方面使得国际收支的理论更趋于完善,而且,由于政策目标和政策手段的确立, 使得该理论的可操作性得到大大加强。

但是,内外均衡协调理论的前提条件是所有贸易国在国内都成功地奉行自由竞争的政策,在国际贸易中都成功地奉行自由贸易政策;这在当今世界上几乎是不可能的,目前几乎所有的国家都采取或多或少的政府干预,而且或多或少地实行一定的贸易保护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