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际全融市场与经济成长

国际金融市场对国际经济成长起着重要作用。国际间商品的流通、资本的借贷、债券的发行和外汇黄金的买卖,都离不开国际金融市场。具体而言, 国际金融市场对经济成长的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国际金融市场创造了国际贸易繁荣的有利条件

国际金融市场便利了国际资金的运用、调拨和国际债务的结算,为贸易进出口的短期融资、国际贸易中汇率风险的防范提供了充足的工具,使国际

贸易得以顺畅地进行,由于国际贸易乘数(∆Y= 1

∆S + ∆M

·∆X)原理,一国出

∆Y ∆Y

口的增长会引起出口企业收入增加和消费的增加,这将带动向出口部门提供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有关产业部门生产的增加,收入和消费的增加。如此

∆S ∆M

循环往复,国民收入总量增长必将是出口增量的若干倍( K = 1 / ∆Y + ∆Y , 从而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增长。

(二)国际金融市场塑造了各国利用外资弥补国内储蓄缺口的有利环境 依据经济增长原理,国民经济实现持续稳定增长的前提条件是 G=S/V。

国内储蓄率 S(国民收入与消费的差额占国民收入的比率)越高,资本产出比率 V(一单位产出增量所需资本增量)越低,经济增长率 G 就越大;反之,G 就越小。在资本产出比率相对稳定的条件下,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率,就必须拥有较高的国内储蓄水平。如果国民收入增长率计划目标为 7%,资本产出比率为 3,那么年储蓄率必须为 21%。如果国内可动用的储蓄只能达到国民收入的 16%,那么就是说存在 5%的储蓄缺口。

利用外资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可以归结为:利用外资弥补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增加投资能力;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本国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社会劳动生产率;利用外资开辟新的生产领域,增加就业;利用外资加强同贷款国之间的金融合作和贸易合作,开拓国际市场;利用外资促进本国经济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

外资流入对国内储蓄有三种影响:第一,简单追加效应。这种效应是指外资流入时,国内储蓄并未因此减少,因此,一定量的外资流入使国内可供投资的资本得到了等量的增加,在其他条件既定的情况下,这种追加会使国民收入得到相应的增长。第二,简单替代效应。即当外资流入时,国内储蓄因消费增加或资本流出的增加出现了等量的减少,因而并未使得国内可供投资的资本增加,当然也就不会提高国民收入的增长率,第三,有效替代效应, 这种效应是指外资的流入,使国内储蓄水平提高,这种提高不仅带来可供投资资本量的增加,而且还因外资流入的技术含量等因素带来资本产出比率的降低,因而这种效应会导致国民收入增长率的显著提高。

国际金融市场的存在和发展使国际金融渠道畅通,使储蓄不足的一些国家能比较顺利地获得发展经济所急需的资金,因而有助于国民经济的增长。

(三)国际金融市场有利于国际收支均衡

战后国际金融市场日益成为各国调节国际收支失衡的重要途径,美国和其他石油出口国出现的国际收支逆差,均通过国际金融市场的政府临时信贷。基金信贷和短期商业贷款筹措资金进行弥补;而瑞士等国际收支顺差国家也通过低息贷款援助或无息存款政策鼓励资本流出,限制资本流入,减少资本收支顺差,缓解通货膨胀的压力。在浮动汇率制度下,频繁出现的国际收支失衡更加有赖于国际金融市场的依托。

当然,国际金融市场也存在一些消极影响,譬如,上万亿的国际游资及其投机性移动,会造成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从而对国际经济的稳定发展带来一定的损害,但与其积极作用相比,仍是次要的。

目前,国际金融市场最发达的地区基本上也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在这些地区形成众多的金融中心,它们具有下述条件:政治经济稳定,金融体系发达,存在可以自由交换主要货币的外汇市场,对外开放,资金流动不受限制,国际金融交易和国际信贷相对自由,具有现代化的通讯设备和其他优良的服务业。这些国际金融中心主要有:伦敦、纽约、巴黎,法兰克福、苏黎世、布鲁塞尔、阿姆斯特丹、米兰、东京、卢森堡、新加坡、香港、拿骚、开曼群岛和巴林等。这些主融中心完整发达的金融功能力本地区和国际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