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经济性风险

(一)经济性风险及其影响

如前所述,经济性风险是指因汇率变化导致企业未来经营中现金流量发生改变,从而使预期收益发生经济损失的可能性。预期收益的变化程度取决于汇率变化给企业未来销售额、销售收入、销售价格、生产成本带来的影响程度。

企业的经济风险源于汇率变动偏离购买力平价和利率平价。在同种商品只能以同一价格出售的条件下,两国通货膨胀率和利率的相对差异应该等于汇率的变动幅度,这样,无论企业是以外币形式还是本币形式进行投资或商品交易,都不会有财产或货币上的损失。如果本币贬值 10%,那么,以本币表示的商品价格将上升 10%,从而企业本币的现金流入量也。上升 10%。如果购买力平价起作用,那么,本币对外币也会贬值 10%,企业以外币表示的现金流入量折算成本市时,也会上涨 10%,因而在现金流量上两者的变动幅度是相同的,不会产生风险。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汇率的变动与商品价格的变化程度不会完全一致,也就是说,购买力平价不成立。因此,这种下一致造成汇率变化给企业的产量、销量、进出口量、税金、营运资金等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使企业的预期收益产生不确定性,造成经济性风险。汇率变动对企业的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对企业经营战略的影响。企业经营战略是指企业人力、财力,物力合理配置及产、供、销的总体安排。

经营战略决定着企业的筹资投资安排、生产布局、生产规模、销售渠道及利润分配,一句话,决定着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汇率的变化给企业的供产销活动成本带来不确定性,给销售收入带来不确定性,从而使正常经营活动的预期资金流量也因汇率波动而变得不确定。企业现金流量的不稳定,将会影响企业管理者的经营决策,如果汇率变动有利于企业的资金营运,企业就会采取大胆的、开拓性的、甚至是比较冒险的经营战略,如扩大海外投资, 扩大生产规模,开发新产品、新市场。反之,如果汇率变化不利于企业的资金运行,企业就会采取保守的、稳妥的、谨慎的经营战略,尽量避免使用多种外汇,减少海外投资,在扩大生产规模、产品开发方面也不会贸然行事。

因此,从经济上看,汇率变化对企业经营战略的影响,实际上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

  1. 对企业涉外经济业务的影响。汇率变化对企业涉外业务活动的正常进行有着特别大的影响。对进口企业来讲,汇率波动剧烈时,由于企业成本难以确定和预测,企业有可能仅仅观望等待而不采取行动,或者可能强调使用

有利于自己的计价货币,从而可能造成谈判成本上升,签约成交额下降。如果汇率波动超过了企业可能承受的范围,造成企业高损失时,企业有可能寻找各种借口毁约,使外贸业务受损。对于金融性企业而言,当汇率波动出现持续升势或持续跌势时,外汇交易将减少,业务量就会下降;有时,汇率波动还会造成银行的债务人因额外的债务负担增加而无力偿还债务,出现破产,从而造成银行呆帐、坏帐的增加;而且,汇率波动会引发大量投机和套期保值,投机者、套期保值者通常将风险转嫁给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要求银行提供更多的避险工具,从而迫使金融机构具有更高超的风险头寸管理技巧,不断进行金融工具的创新,加强对资产负债的风险管理。企业决策者不仅只考虑静态的筹资成本和投资收益,而且必须考虑到汇率变动后成本和收益的变化,并通过采取各种手段、运用各种金融工具来消除汇率变动的不利影响,争取在现有的资产负债水平上获得额外的收益。

  1. 外汇风险对企业信用的影响。企业信用是属于企业的无形资产,它取决于企业的规模、经营能力、清偿能力、赢利能力、企业形象等因素,企业信用等级越高,客户对其信任度也就越高,企业从中得到的好处也就越多。例如,信用等级高的企业能以较低成本筹集到所需要的资金,还能够在交易中赢得有利的交易条件,从而提高企业的收益。

汇率变化将导致企业实际经营状况和帐面所反映的经营状况之间出现巨大差异,有时,汇率变化使得企业从帐面上反映的经营状况远远低于实际状况,从而,光从帐面上看,将贬低企业的信用;有时,汇率的变化则使企业帐面上反映的经营状况好于实际状况,从而,仅从帐面上看,将高估企业的信用。

(二)经济性风险的管理1.经济性风险的测度。

风险管理的前提是正确测算风险的大小。经济性风险的测度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 真实资产。真实资产是扣除了通货膨胀因素后的资产,它与名义资产相对应。企业的经济性风险大小取决于真实资产的变化,而非名义资产的变化。汇率变动对企业真实资产的影响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真实资产不会因汇率变化而发生价值变化;二是真实资产可能因汇率变化而发生价值的增加或减少。至于什么情况下真实资产会因汇率变化而发生价值变动,这将取决于两国的通货膨胀率及汇率变动的幅度。如果实际汇率符合购买力平价, 即使汇率发生了变化,但从真实价值的角度看,企业的资产关系没有发生改变,因而并不承担经济风险。但是,实际上汇率总是偏离购买力平价,尤其是在短时期,这种偏离十分明显,当两国通货膨胀的差异不能由汇率变动来抵销时,企业的真实资产就被暴露在汇率变动的风险之中,形成所谓的“经济性暴露”(Economic Exposure)。

  2. 金融资产和负债。金融资产和负债都是以各种金融工具表示的,非实物形式的资产和负债。在汇率发生变化时,金融资产和负债的价值也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当利率平价发挥作用时,即两国的相对利差恰好被相应的汇率波动抵销时,金融资产和负债的实际价值不因汇率波动而发生变化;第二种情况是:当实际汇率偏离利率平价时,汇率波动不能完全抵销两国的利率差异,那么,金融资产和负债的实际价值,将会因为汇率波动而发生变化。从而给企业带来经济性风险。至于究竟带来的是风险收入还是风险

损失,就要看资产负债持有者的净值状况和汇率波动的方向。

  1. 营业收入。如果汇率符合购买力平价和利率平价条件,那么,企业以外币计算的现金流入量就不会因汇率变化而发生价值变化,但由于实际生活中汇率总是偏离这两个平价,因此,就必然造成企业以外币计算的资金净流入量在汇率发生波动时,其实际价值的变化、改变的幅度取决于外币收入/ 费用比率的变动幅度与汇率变动幅度之间的差异。

根据汇率变化对企业真实资产。金融资产及营业收入的影响程度,我们就可以计算出企业总的经济风险。计算公式为:

企业总的 = 真实资产 + 金融资产 + 营业收入

经济风险 风 险 风 险 风 险

其中: 真实资产 = 外币真实 × (外国与本国的通 − 外币贬)

风险 资产 货膨胀率相对差 值率

金融资产 = (外币金融 − 外币金融) × (外币与本币 − 外币贬)

风险 资产 负债 相对利差 值率

营业收入 = 外币营业 × (外币营业收 − 外币贬)

风险 收入 入增长幅度 值率

如果企业的经济风险大于 0,表明折算为本市的外币净资金流入量价值的净增加,企业将因汇率变化而获得风险收益;如果经济风险小于 0,则表明净资金流入量价值的净减少,从而将蒙受风险损失。

2.经济性风险的管理。

进行经济性风险管理的目标是要预测意料之外的汇率变化对企业未来资金流量的影响。同时,提前采取必要的措施,使得一旦发生汇率变化时,企业能应付自如。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企业在管理中可采取的办法有两个:一是企业经营的国际性分散化;二是企业筹资的国际性分散化。企业经营的国际性分散化意味着企业销售、生产和原材料供应应该实现国际化。筹资的国际化则意味着必须实现在不同的资本市场,以不同的货币进行筹资。

  1. 经营分散化。如果企业实现了国际性分散化,那么,当汇价偏离购买力平价而导致外汇风险时,企业就能先行一步,处于比较主动的地位。虽然外汇平价失衡是无法预料的,但管理部门可以在其出现时就立即认识到某些迹象,如:企业管理部门可能发现位于世界各地各分厂的比较成本发生了变化;也可能发现不同国家分厂的国际利润和销售量发生了变化。而一旦发现了这种迹象,管理部门就可以采取各种手段,改变自己的经营策略,将企业的生产、销售、原材料来源在不同国家的分厂之间作出新的调整和配置,从而,不仅能避免由于汇卒变动可能给企业带来的损失,而且能从汇率变动中获利。

相反,如果企业没有实现经营上的国际分散化,而是一个纯国内企业, 那么,即使它没有外汇收支,也将承受经济性风险的全部结果。因为,首先, 它不可能像跨国公司那样比较早地观察到购买力平价失衡的迹象;其次,它不可能像跨国公司那样比较主动地对自身的生产、销售和原材料来源在世界范围内作有利的调整和配置。

  1. 筹资分散化。筹资的国际性分散化主要是针对因汇率波 动离开利率平价而产生的外汇风险。如果一个企业实现了资金来源的国际性分散化,那么,当利率平价处于不平衡时,它就可以处于主动的地位。因为当相对利差

不等于预期汇率变化时,在两个不同的资本市场上筹资的成本就不一样,如果企业的资金来源是多元化的,它就能迅速实现资金来源在不同市场之间的切换,从而能以最低的代价获得所需的资金。而企业要实现资金来源在不同资本市场间的迅速切换,就必须预先与多个资本市场建立密切的关系。而这对于只能从国内资本市场获取资金的纯国内企业而言,是无法在一时半刻所能办到的。

除了能从各个不同国家的资本市场获取资本外,筹资国际化还意味着资金来源在币种上的多元化。币种的多元化意味着企业外币资产和负债在币种上的分散化。从而,每一种市种的负债只占其总负债的一部分,除非负债所包含的全部市种都升值,否则。即使某个币种发生升值,也不会对总负债发生较大的影响。这就相对减少了因汇率变化而带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