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的基本方法和程序l.设计系列实验课型
第一类:示范课。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要形成自读能力,首先必须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的能力。因为“问题的发现,既是思维的起点,又是思维的动力”。“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古人说得好:“有疑者看到无疑者其益犹浅。无疑者看得有疑其学方进。”“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不疑则不悟。”可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首先必须从培养“质疑”能力开始,系列课型的起点——示范课,就是为此而设的。
示范课的核心是教师以示范性的质疑过程,启发引导学生学到“于无疑处见疑惑”的本领。它着重进行“设疑方法”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在阅读课文中独立质疑。它的课堂结构一般由以下环节构成:
自读——示范——质疑——引导——质疑——讨论——小结。
“自读”是学生初步阅读课文,“示范”是教师根据质疑原则作提问示范举例,然后由学生“质疑”,针对学生质疑的具体情况进行“引导”启发, 再让学生进行“质疑”训练,最后师生讨论所提出的问题,教师进行“小结”。这样反复进行质疑能力的训练,有助于形成学生细读、思考课文的习惯,能较好地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为进行自读课文的全程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类:典型课。布鲁纳的发现法,斯卡特金的问题教学,苏霍姆林斯基倡导的“教会学生学习”等等,毫无例外地把启发、调动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视为有效教学的必由之路。《学记》里“导而弗牵,开而弗达”, 也就是强调要启发学生而不要包办代替。因此学生在基本上能独立质疑以后,教师就必须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整体阅读能力的全程训练,这就是“典型课”所要完成的任务。典型课一般由以下环节构成:
自读——质疑——讨论——启发——小结——练习。
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并逐步提出自己阅读中产生的疑问。教师将这些问题有选择地写在黑板上,然后让全班学生讨论。这是典型课的主要环节,它重点训练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针对学生讨论的情况,教师进行点拨和启发,引导讨论向纵深发展,最后教师进行小结,并布置当堂和课外应完成的练习。对学生质疑中出现的一些次要问题,也可以在“练习”环节中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可巡视检查。第三类:自学课。“自学课”是为学生“行”的实践而设置的。教师的
任务是巡回辅导,指点迷津。“自学课”的教学环节是: 自读——设疑——自答——互议——自析——小结。
学生在独立阅读中提出自己所发现的问题,并独立作答,对不能解决的问题就与同座互议,然后从某个角度写出自己阅读的收获或文章分析的要点,最后教师对自学中的问题进行小结。
以上系列课型,是训练学生自读能力的三个紧密联系的步骤,其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形成“自读——自疑——自析——自结”的理想的独立阅读能力。每个课型所设计的课堂环节,均体现了“学、问、思、辩、行”五字阅读要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