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学环境构成要素分析

学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学校内部的一切事物——物质的和社会的、有形的和无形的,几乎都可以说是教学环境的构成要素。其中,直接作用于教学活动并对教学活动效果发生重大影响的环境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空气、温度、光线、声音、颜色、气味

空气、温度、光线、声音、颜色、气味是环境的物理因素,这些因素可以直接影响教师和学生的身心活动。一方面它们可以引起教师和学生生理上的不同感觉,另一方面使教师和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情绪,形成情感。例如, 教室里空气新鲜使人大脑清醒,心情愉快,能提高教学效果。反之,则容易使人大脑昏沉,眩目恶心,大大降低教学效率。

(二)各种教学设施

教学设施是构成学校物质环境的主要因素,是教学活动赖以进行的物质基础。从大的方面讲,学校的物质设施应当包括校园、教室、图书馆、礼堂、教师办公室、实验室、食堂、宿舍、浴室、操场、各种绿化设施等等;从小的方面来看,课桌椅、实验仪器、图书资料、电化教学设备、体育器材等, 都是教学活动必需的基本设施。作为教学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设施不仅通过自身的完善程度制约和影响着教学活动的内容和水平,而且以自身的一些外部特征给师生以不同的影响。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教学设施不仅是教学的必备条件,也是校园文明赖以发扬光大的有力支柱。

(三)社会信息

一般来说,教学过程就是一个信息传递的过程,教学活动所传递的信息是学校信息的主要部分。但除此之外,学校还通过各种渠道接收着来自各种社会关系、各类社会群体、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等方面的广泛而庞杂的社会信息。学校环境不是一个封闭的环境,它向社会环境开放并不断与社会环境

进行着各种方式的交流。其中,信息交流是学校环境与社会环境交流的一种主要方式。近年来,随着大众传播媒介的迅猛发展,各种社会信息通过广播、电视、书报、杂志等媒介大量涌入学校,给教学活动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这种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正确处理和运用各种社会信息, 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发展,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如果处理和运用不当,则会干扰甚至破坏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

(四)座位编排方式

座位编排方式(Seating Patterns)是形成教学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早在本世纪 30 年代,魏拉德·沃勒尔(Willard Waller)就已经对座位选择与学习者之间的关系作了研究分析。他的观察研究表明,座位的选择并不是随意的,坐在教室前排座位的学生大多是些在学习上过分依赖教师的学生, 可能也有部分学习热情特别高的学生坐在其中,而坐在后排座位的往往是些捣乱和不听讲的学生。①当代有关座位编排方式的研究则进一步证明,座位编排方式对学习者的学习态度、课堂行为和学习成绩均有一定影响。

(五)班级规模

班级规模(Class Size)也是近来日益引起教学环境研究人员高度重视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多项研究发现,班级规模不仅对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成绩有影响,而且对师生双方的课堂行为以及个别化教学的实施也有极大影响。罗纳德·S·凯恩(Leonard S. Cahen)认为,教师和学生在规模较小的班级中往往表现得更愉快和更活跃,较小规模的班级可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不同需要。①

(六)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形成的各种关系。学校中的人际关系,如学校领导与教师的关系,学校领导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教师与教师的关系,学生与学生的关系等等,都与教学有密切关系。这些复杂的人际关系在一定意义上构成了教学的人际环境,它们可以通过影响人的情绪、认知和行为而影响教学活动的效果。其中,教师之间的关系、学生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学校内部最主要的三种人际关系,它们对教学活动的影响最直接、最具体。

(七)校风班风

一个学校的社会气氛(School Climate),即校风。它表现为学校的一种集体行为风尚。校风是一种无形的环境因素,也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一所学校的学风、教风、领导作风无不与校风有关。正如 M·斯考特·诺顿

(M. Scott Norton)在一项有关校风的研究中所指出的,校风决定着学校的现状以及将来可能发生的变化。②

班风指班级所有成员在长期交往中形成的一种共同心理倾向。班风一经

①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1987.

① Leonard S.Cahen et al,Class Sizeand Instruction, New York& London:Longman,1983.

② M.Scott Norton,What′s So Important about School Climate?Contemporary Education,Vol.56,

No.1,Fall 1984.

形成,便成为一种约束力,反过来又影响班级社会体系的每个成员。它既塑造了学生的态度和价值观,又影响他们在教室里的学习活动。

从其心理机制上来看,校风与班风都是以心理气氛的形式出现的。并且, 这种心理气氛一旦成为影响整个群体生活的规范力量,它就是一种具有心理制约作用的行为风尚。正因为如此,班风、校风对学校集体成员的约束作用, 最终不是依靠行政管理的规章制度和组织纪律的强制力量,而是依靠群体规范、舆论、内聚力这样一些无形的力量。

(八)课堂教学气氛

课堂教学气氛(Teaching Atmosphere),主要指班集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情绪情感状态。它是在课堂教学情境的作用下,在学生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情绪、情感状态,其中包括了师生的心境、精神体验和情绪波动,以及师生彼此间的关系,它反映了课堂教学情境与学生集体之间的关系。课堂教学气氛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支持型气氛,一种是防卫型气氛。前者是积极健康的教学气氛,后者则是消极的。积极的课堂教学气氛有利于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信息交流,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得到教学的反馈信息,从而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九)其他因素

构成教学环境的要素是错综复杂的,以上所举仅仅是其中的一些主要部分。除此以外,还有诸如学校的党、团、少先队组织,师生的仪表和言谈举止,教室中的人际距离,教学目标的结构,学生中的非正规团体及其规范, 学校中的各种集会等一些其他因素。这些因素都作为教学环境的组成部分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对师生的认识、情感和行为,对教学活动各个环节及其整体效果,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深刻有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