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影响课堂管理的主要因素
(一)教学设计的质量
教学实践表明,有无好的课堂管理,关键看有无好的管理设计。课堂管理的第一步是具体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前,教师首先要确定教学活动的目标,选择实现目标的方法步骤,分 配教学时间,分析教学环境条件, 预估教学效果等,这些事先的教学设计工作如果做得好,准备充分,那么教师在课堂中就可以胸有成竹地按计划组织、推进教学,避免一些因准备、设计不足而造成的课堂失误,保证教学活动在高质量设计方案的基础上高效运行,从而达到预期目的。相反,如果教学设计粗糙,教师不能全面考虑课堂的各个环节和可能出现的问题,仓促上讲台,课堂管理的隐患必然会增多, 课堂管理的效果也会受到一定影响。例如,如果教师事先没能很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学目标设计不当,对学生要求过高过严或过低过松,都可能影响学生的课堂努力程度,并可能产生课堂问题行为。
(二)教师的领导作风
教师的领导作风对课堂管理的效果有直接影响。勒温(K.Lewin)等人关于教师领导作风的研究结果表明,教师的领导作风是民主的、专制的还是自由放任的,学生的课堂表现是不同的,班级风气也是不同的。例如,专制作
风的结果一般表现为学生依赖性很强和冷漠无情,在专制的和放任自由的课堂中学生的不安及攻击性行为要比民主的课堂中多。实践也表明,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关心、尊重、爱护学生,注意创造民主、真诚、友爱的班级气氛,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那么学生反过来一般也很尊重教师,自觉遵守课堂纪律,课堂管理的效果比较好。如果教师领导作风专断,经常给学生施加压力,则很容易造成学生心理上的过度紧张、焦虑,产生挫折感,甚至引起情绪抵触,在课堂上与教师或他人产生冲突对立,破坏正常教学秩序。
此外,教师的学识、教学能力和人格品质对课堂管理也有一定影响。工作认真负责、教学严谨、尊重学生、意志顽强的教师,往往能赢得学生的敬重,并获得学生课堂上的积极配合,而教学不认真、举止粗野的教师则会引起学生反感、对抗,并在课堂学习中表现出不合作态度。
(三)班级规模
班级规模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来说,班级规模越大, 学生人数越多,课堂管理的难度也就越大。在教学实践中,班级规模会影响学生的课堂行为表现。有关研究表明,随着班级规模的增大和学生个人生活空间的缩小,学生在课堂上往往表现得好动、不安、注意力分散,攻击性行为和课堂冲突也随之增加。另外,班级规模也会影响学生的情感联系和人际交往。集体越大,情感纽带的力量就越弱,同学间相互交往、了解的机会就越少,班集体的凝聚力就越不容易形成,良好的集体风气和行为规范就越不容易树立,这些无疑都会给课堂管理带来一定影响,同时也给正常的教学活动带来一定影响。因此,适度控制班级规模无论对于提高课堂管理效率,还是最终提高教学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
(四)定型的期望
所谓定型的期望,一般指人们对某种社会角色在特定情境中的行为举止的比较固定的看法。在学校生活中,学生对教师的课堂行为同样会形成定型的期望,他们期望教师以某种方式进行教学和课堂管理,这样的定型期望必然会影响课堂管理的效果。西伦和迪克尔曼的有关研究表明,学生对教师应如何行动持有不同的定型期望,教师的实际行为应当与学生集体的期望相符合。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了解班上学生对自己的看法,并尽可能使自己的课堂行为和管理方法与大多数学生的期望相一致。如果发现自己的管理方法与学生们的期望不一致,就应采取调整措施,尽可能使二者协调,以免激化矛盾, 形成师生对立,给课堂管理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五)班集体的性质
班集体本身是影响课堂管理的又一重要因素,班集体的性质、特点、风气等直接制约着教师的管理行为。不同的班级往往有不同的班风、行为规范和管理模式,教师必须对这些班级特点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灵活运用管理方法和技巧,针对不同的班级实施不同的管理。例如,有的班集体养成了自律意识强的风气,教师在与不在学生都能按一定的行为规范行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我管理,不要过多发号施令。再如,在一些集体中,学生中途打断教师讲课随时提问是可容许的,值得赞赏的行为,在另一些集体中则可能是要受到批评的。这些不同的班集体特点对教师的课堂管
理都发生着一定影响,因此,教师不能用固定不变的课堂管理模式对待不同性质的班级,应当在全面掌握班级特点的情况下灵活运用管理手段,以获得理想的课堂管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