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学生课堂注意的调控

学生的课堂注意是指学生在课堂上对一定对象的选择与集中,注意的对象既可以是外部事物,也可以是学生自身的内部心理世界。有关研究发现,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信息的一种复杂的选择或过滤过程,学生的课堂注意状态直接影响着课堂活动效率和课堂纪律状况。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强学生课堂注意的调控,集中学生听课的注意力是提高课堂效率、减少学生问题行为的“治本”方案。

依据注意的自觉程度和意志努力程度,学生的课堂注意一般可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两类。无意注意指没有预定目的、不需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需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它是一种人类特有的、受意识支配的注意。

学生的无意注意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特别是一些新异、变化的刺激因素最容易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在课堂教学管理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根据

无意注意的这些特点对学生的注意加以调控。例如,当需要将学生的注意集中在教师的讲授上时,为防止学生注意力分散,教师要尽可能控制各种可能影响学生学习的课堂刺激,如注意课堂环境的布置,将暂不使用的实验仪器、标本、挂图等教具收起来,衣着庄重得体、整洁利落,维持正常的课堂秩序, 等等。当需要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时,教师则可借助生动的标本、鲜艳的图片、新奇的实验演示等新异刺激引导学生。调控无意注意的关键,是要通过活动的强度、节奏、新奇程度等的变化,始终将学生的注意集中在需要集中的对象上。

影响学生有意注意的因素主要是学习目标及对学习目标的理解,即学习目标越明确具体,学生对学习的目的理解越深刻,就越有助于引起和保持学生的有意注意。因此,加强课堂教学的目的性,是提高学生有意注意程度的重要手段。实践表明,设定具体的课堂学习目标,阐明所学知识的价值,进行课堂活动目标导向,有助于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根据教材特点,适时提出要求,对教材的重点、难点加以强调,有助于引导学生的有意注意;设疑激疑,提出问题,也有助于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

实际上,调控学生课堂注意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除以上提到的一些外, 还有一些常用的辅助控制方法,它们主要有:(1)声音控制。声音控制指教师通过变化讲话的语调、音量、节奏和速度,来引起和控制学生的注意。例如,讲话速度的变化有助于引起学生的注意,当教师从一种讲话速度变到另一种速度时,已分散的注意会重新集中起来。在讲解中适当加大音量,放慢速度,则可以起到加强注意和突出重点的作用。(2)眼神和表情控制。教师眼神和面部表情的变化也可以起到控制学生注意的作用。例如,教师与学生的目光接触可以表达教师对学生的暗示、警告和提示,也可以表达期待、鼓励、探询、疑惑等情感。教师面部表情、头部动作、手势及身体的移动也传递着丰富的信息,有助于沟通师生间的交往,调控学生的注意。(3)停顿。在讲述一个事实或概念之前作一个短暂的停顿,能够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在讲解中间插入停顿,也可起到同样的作用。适当的停顿,可以产生明显的“刺激对比效应”,喧闹中突然出现的寂静,就犹如万绿丛中一点红, 可以紧紧抓住人的注意。一般来说,停顿的时间以三秒左右为宜,这样的停顿足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停顿时间不可过长,长时间停顿反而会导致学生注意涣散。也不可毫无停顿,一些教师甚至常常用重复的话去填补停顿,误以为停顿就是“冷场”,其实毫无变化和停顿的讲话最易涣散注意,引起疲劳。

  1. 变换教学媒体。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要通过文字符号这一信息传递模式来进行学习。这种单一的信息传递容易引起疲劳和分散注意,教学效率也容易受到影响。因此,教师根据需要适当变换教学媒体,通过图表、实物、幻灯、影视、电脑等多种媒体的交插使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去获取信息,实现信息传递的多渠道化,不仅可以有效调控学生的注意力,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度,而且有利于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应用,促进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化。(5)变换活动方式。实践证明,变换课堂活动方式可以有效调动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活动方式包括了师生交流的方式、学生活动的方式和教学评价的方式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的需要适时变换一下课堂活动方式,例如,由教师讲变为学生讲,由静止的学变为在动手过程中的学,由集体听课变为小组讨论,等等。这些变化都会给学生以新异的刺激,强化学生的注意,激发参与的兴趣,进而达到提

高教学质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