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教学艺术的同频共振规律

教学艺术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当然这种规律往往被教学艺术那复杂的现象所构成的外貌所隐蔽。只有破除教学艺术给人的神秘感,发现并掌握其基本规律,才能使更多的人认识并运用教学艺术,达到自觉性水平。

“同频共振”或称“共鸣”,原属物理学的概念,是指两个物体由于振动的频率相同,一个物体振动就会引起另一个物体相应的振动。艺术理论常借用此概念说明审美想象的移情过程中情感活动的强烈程度达到了感同身受、物我统一的境界。教学艺术的同频共振规律,是指当教师的教学艺术与学生的思想认识达到同一“频率”的时候,师生之间就会产生认识、思维、情感等方面的“共振”或“共鸣”。对此,苏霍姆林斯基有一段话说得很精彩:“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①可见,苏霍姆林斯基是深谙教学艺术的同频共振规律的。

教学艺术的“同频共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维共振

所谓思维共振,是指师生在教学艺术交流过程中,双方的思维处处呼应、时时合拍、步调一致、达成共识。实践证明,教师的思维活动对学生的思维活动有着直接的影响。也就是说,师生思维共振的先决条件,便是教师首先做一个积极的思考者。

怎样才能引起师生的思维共振呢?关键是创造师生思维的“同频”条件:

(1)要搞清课文作者的思路。叶圣陶先生曾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而作者的思路是隐含在教材课文之中的,需要

① 《教育的艺术》,第 20 页。

教师在备课时能深入理解教材,理清作者的思维线索和思维方法。(2)要熟悉学生的思维实际。学生平时都思考些什么问题,使用的思维方法和思维习惯中的特点,思维态度的倾向和思维活动的准备状态等,教师都应了然于胸。

  1. 要精心设计教学艺术的思路。教师在进行教学构思时,应注意教学思路与教材思路和学生思路的合拍,恰到好处地在关键之处拨动学生的心弦,从而诱发师生的思维共振,产生智慧绚丽的火花。

思维共振不仅会发生在师生之间,而且也可以发生在学生之间。有时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讨论某些问题,如果思维的方法、思路相近,谈论起来就会非常融洽、投机,引起大脑皮层兴奋、神经细胞活跃,由于频率相同,便会产生“共振”。这种“共振”,能调动大脑的积极性,使思想上互相感应、知识上互为补充,从而启迪智慧,激发灵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所以,进行一些问题的讨论、辩论、座谈,对于学生来说绝对是必要的,教师应该多给他们提供或创设一些能够产生思维共振的机会和条件。学生的思维往往在和谐的气氛和热烈的交锋时处于激活状态,创造性的火花随时都可能迸发, 思维共振可以给学生的智力生活带来丰富的色彩。

(二)情感共鸣

所谓情感共鸣,是指师生在教学艺术交流过程中,双方的情感高度一致, 共处于兴奋激动的状态。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我深信,结构成最精确的定义的是下列表述:教育过程表现在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精神生活的一致性,即他们的理想、目标、兴趣、思想、体验的一致性之中。”①优秀教师总是想方设法与学生在教学艺术交流中达到“情感共鸣”。如特级教师霍懋征在语文教学中常常要求自己“进入角色,想作者之所想,爱作者之所爱,憎作者之所憎。然后把作者的思想感情,运用富有情感的讲述,扣人心弦的提问,适时地辅以直观教具等,传达给学生,引起学生的共鸣⋯⋯”②

情感共鸣的产生,需要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有相同或大体相近的思想感情和心理经验基础。如鲁迅所说:“是弹琴人么,别人心上也须有弦索,才会出声;是发声器么,那人也须是发声器,才会共鸣。”①可见,感情一致是共鸣的最主要的前提。而教师的情感需要有节制地抒发,教材中的情感需要充分挖掘和体验,学生的情感需要调动和激发,至于如何将三者在教学艺术交流过程中巧妙地统一起来,则是一种高超的教学艺术水平了。特级教师于漪说得好:“教师要以作者之情化为自己之情,以自己之情点燃学生之情。” 教学实践充分证明了,只有情感丰富的教师,运用情感性教学手段,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深厚的情感,达到情感共鸣。

(三)活动默契

所谓活动默契,是指师生在教学艺术交流过程中,双方的活动达到同步互动、默契协调,在共同合作下进行教学艺术的创造。因为教学实际上就是一种师生双方的互动过程。实践证明,教学互动或互动式教学,是实施教学共振的最好方式,教学互动是教学共振的一种具体体现。它能使教学效率和

① 《教育的艺术》,第 5 页。

② 《霍懋征语文教学经验选编》,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第 307 页。

① 《鲁迅全集》第 1 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7 年版,第 423 页。

效果达到最佳状态。②所以,教学活动的同步互动、默契协调,也是教学艺术交流达到“同频共振”的表现之一。

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认为:“只有在师生积极的相互作用中,才能产生作为一个完整现象的教学过程。”也就是说,师生两个积极性的充分发挥与协调配合,是教学活动默契的重要前提条件。所以优秀教师总是致力于师生两个积极性的调动与结合。北京特级教师关琦深谙此理,并付诸实践,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教学双方互动,师生之间“心有灵犀”、默契配合。这说明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可以引起学生的“同频共振”;而这种境界的实现,正是师生间经常进行心灵交流的必然结果。所以,教学艺术创造活动,需要教师全身心地投入;而任何成功的教学艺术,都是师生“同频共振”的产物。

② 贺师礼等《“教学共振”的探索》,《课程·教材·教法》1991 年第 8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