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国内教学目标分类研究
我国教学目标分类研究起步较晚,近年来开始受到重视,在理论与实践方面都做出了可贵的探索,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
(一)唐文中主编《教学论》中的教学目标分类观点
唐文中主编的《教学论》认为,在教学理论研究中,事实上,教学的基本任务可以从两条线索去理解:一条线索是从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完成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去理解,那么,教学的任务就应包括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几方面的任务;另一条线索是从教学所具有的价值和功能方面去理解,那么,教学的任务就应该包括向学生传授基本知识、使学生获得技能技巧、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发展学生的智力与创造力、使学
① 《教学论新编》,第 343 页。
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和行为习惯几方面任务。这样就可以得到一张关于教学基本任务的两维明细表格,如下:①
基本知识基 技能技巧情感态度 智力、创造力 心理与行为习惯 |
智育 各门科学基本知识 读、写、算和实验操作技能技巧 认知动机、兴趣、智力活动的意志 思维的批判性,独创性,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智力和创造性活动 的习惯 |
德育 马列主义理论、世界观、法律及道德知识 人际交往技能技巧 理想、信念、价值观的形成 独立判断、评价是非的能力 道德行为习惯、个人交往风格 |
体育 体育、卫生保健知识 体育运动和卫生保健技能技巧 体育运动的兴趣和意志的形成 发展创新体育运动技术、保健技术的意识与能力 体育运动和卫生保健习惯 |
美育 审美、欣赏美的知识 表达美的技能技巧 审美价值、兴趣、情操 创造美的能力 审美和创造美的习惯 |
劳动技术教育 |
---|---|---|---|---|---|
劳动技术知识 劳动技能技巧 劳动的态度、兴趣 创造性劳动的能力 劳动习惯 |
(二)李秉德主编《教学论》中的教学目标分类观点
李秉德主编的《教学论》认为,在对教学的一般目标进行分类时,可以从三个主要的维度展开:第一个是教育目标的组成部分,即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简称为德智体美劳;第二是通过教育教学所要形成的学生个性心理要素,包括知识、智能(智力、能力、创造力)、价值(理智的、道德的、审美的)、情意(情感、动机、态度、意志)和行为(动作技能、行为规范、行为习惯);第三个是各部分和各要素的发展水平。着眼于这三个维度进行分类,便可形成一个全面完整的三维立体结构,
如下图:①
(三)青浦县教改中的教学目标分类观点
上海市青浦县在数学教改实验中,认为教学目标分类至少应从下列三方面去考虑:第一、教与学的水平,即记忆水平、说明性理解水平和探究性理解水平等;第二、教与学的行为,按照通常的认识,它应包括让学生获得知
① 参阅李秉德主编《教学论》,第 59 页。
识、应用知识和教学评价这三种;第三、为使目标更为具体实用,应当结合详细的教学内容加以阐明。基于上述分析,初拟了关于教学目标分类的三维结构模式:教与学的水平(3 级水平)×学习行为(3 种行为)×学习内容。如下图所示:②
其中,记忆水平的教学目标有:(1)记忆。就是记住事实,包括有关的名称、定义、符号、公理、定理、公式、性质、法则等;(2)模仿。就是在标准情境中作简单的套用,或是依照示例作机械的模仿。说明性理解水平的教学目标有:(1)说明性理解。就是对知识、技能的实质性的领会,能用自己的语言或换一种形式正确地表达出来;(2)封闭性转换。就是在一定范围内,能从变式情境中区别出知识的本质属性,或把变式灵活转换为标准式, 从而解决数学问题。探究性理解水平的教学目标有:(1)探究性理解。就是对知识、技能的领会是经过自己检验因而具有广泛迁移的特点,能从多种角度或相对复杂的联系中阐明其实质;(2)开放性转换。就是自行开放变式的范围和程式,仍能识别有关联的知识和无关联的知识之间、可靠的依据与不可靠的依据之间的差别,独立地发现和解决教学问题。①
(四)阜新市教改中的教学目标分类观点
辽宁省阜新市在教改实验中形成的以内容维度为主的内容一行为两维分类的三个序列、六个模块、十八个水平层次的目标分类体系较完整系统,富有特点。其分类体系如下图:①
① 上海市顾泠沅数学教改小组《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改革实践与理论探讨(上)》,《教育研究》
1989 年第 9 期。
① 李建刚等编著《义务教育教学新体系——单元达标教学实验与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20 页。
序列 |
模块 |
内容要素(指标) |
水平分类 |
|
---|---|---|---|---|
知能序列 |
认知教育 |
基础知识 |
①特定事物知识(事实、现象) |
识记理解 |
②处理特定事物的知识(经验、规律、方法) |
||||
③普遍事理和抽象概念(概念、原理、结构) |
||||
基本技能 |
①技能(模仿—熟练—情境初换) |
简单应用 |
||
②技巧(模仿—熟练—自动化) |
||||
基本能力 |
①一般能力 |
分析综合评价 |
||
观察能力(准确—条理—敏锐) |
||||
记忆能力(准确—持久—敏捷) |
||||
思维能力(深刻—灵活—条理—独创) |
||||
想象能力(生动—丰富—现实) |
||||
②学科能力 |
||||
动作 (操作) 教育 |
①基础动作(操作) |
基础知识 |
||
②动作(操作)知识 | ||||
①动作(操作)技能 |
基本技能 |
|||
②动作(操作)技巧 | ||||
①一般动作(操作)能力 |
基本能力 |
|||
②学科动作(操作)能力 | ||||
思品序列 |
政治思想教育 |
①政治信仰(立场、态度、理想、信仰) |
社会认知、是非判断、自我教育初步形成 |
|
②思想观念(人生观、世界观) | ||||
道德品质教育 |
①道德规范(国民公德、法纪观念、行为规范、责任义务) | |||
②心理品质(志趣、意志、审美、情操) |
序列 |
模块 |
内容要素(指标) |
水平分类 |
---|---|---|---|
学习修养序列 |
学习情感 |
①学习情绪(注意—反应) |
接受反应追求 |
②学习动机(求知—求成) | |||
③学习态度(专一、严谨、求实、求是) | |||
学习策略 |
①课程学习方法 |
模仿操作内化 |
|
②学科学习技能 | |||
③认知策略 |
(五)山东省教改中的教学目标分类观点
山东省“单元达标教学”课题组对教学目标分类的研究是在布卢姆等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研究所构建的目标分类框架是以行为维度为主的行为
—内容两维分类体系。如下图:①
- 关于认知领域教学目标分类的框架结构。
① 参阅李建刚等《义务教育教学新体系——单元达标教学实验与研究》,第 134 页、157 页。
- 关于情意领域教学目标分类的框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