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学环境与学生的课堂行为

课堂行为是学生学习过程中认知、情绪的外在表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学生行为有多种表现方式,如对教师提问的反应行为,学习过程的操作行为, 师生、学生间的交往行为,对教学活动表示满意或不满的反馈行为,等等。心理学家勒温(K. Lewin)早期关于行为的研究表明,行为是人与环境的函数,这一研究成果揭示了人的行为与环境之间的内在的联系。在后来的关于教学环境的多项研究中,研究者们进一步发现,各种具体的教学环境因素都对学生的课堂行为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不同的教学环境可以导致不同的课堂行为。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教学环境的各种物理因素如教室的光线、温湿度、班级人数、教室的空间特点等与学生的课堂行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奥托·戴克(H. Otto Dahlke)认为:“教学活动是在一定的物理环境中进行的,这个环境在一些非常重要的方面限制和规定着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可能性。环境这个舞台一旦搭起来,那么在这个舞台上将要进行的演出活动就已经被部分地决定了。”①他的这段话形象地概括了学校物理环境与学生学习活动之间的关系。事实上,教学环境的物理因素的确在不同的方面影响着学生课堂行为的表现。例如,有关专家的研究发现,教室墙壁和家具的色彩过于强烈和鲜艳,容易使儿童在课堂上兴奋好动,注意力分散,不专心听讲。教室内温度过高,则容易使学生烦躁不安,课堂上的不友善行为和冲突性行为随之增加,课堂秩序不易维持。教室内的座位编排方式对学生的课堂行为也有着重要影响。传统的座位编排方式是一种“横排式”或“秧田式”,即一排排的课桌面对教室前方,形状犹如农村的秧田。亚当斯(Adams)和比德尔(Biddle)曾对这种座位模式进行过研究,他们发现,在教室前排和从前排到教室中间的地带的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他们将这个区域称为“行动区”。②处在“行动区”的学生在课堂上表现活跃,能积极发言和回答问题,他们参与课堂活动及与教师交流的时间和次数明显比坐在教室后排的学生多。研究者们认为,这种状况在很大程度是由这种座位模式的空间特点造成的。处在“行动区”的学生正好处在教师课堂监控的有效范围内,教师的课堂监控无疑是影响学生课堂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如图所示:

① 班尼等著《教育社会心理学》,云南教育出版社 1986 年版,第 35 页。

① H. O. Dahlke,Values in Culture and Classroom:A Study in the Sociology of the School,Harper

&Brothers Publishers,1958,P143.

② The International Encgclopedia of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1987,PP.540— 546.

→ → →

讲台 前 n 排 中 n 排 后 n 排

教师监控对于前排和中排学生所造成的压力是较高和适中的,在这种有效监控下,学生自然能较好地约束自己的课堂行为,认真听讲,积极反应。而对后排学生来说,压力明显减弱,监控有效性降低,学生容易分心,搞小动作。另外,处在“行动区”的学生与教师距离较近,又正好处在与教师交流的有效区域内,教师可以无意中通过眼神、表情、举止将自己对学生的关注和期望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心理上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在行动上积极支持和配合教师的教学。而后排的学生往往因离教师太远,得不到这些暗示和教师及时反馈,因而在课堂上行为散漫,对课堂活动退缩旁观反应冷漠。施魏伯(A. Schwebel)的一项实验也证实,学生的课堂行为确实受他们在课堂里座位的影响。①为此,教师应采取一些必要措施如环绕课堂走动,定时调换座位,以及根据需要将座位编排成圆形、马蹄形,等等,来改善空间特点给学生行为带来的负面影响。

教学环境的研究还表明,班级规模(Class Size)是又一个影响学生行为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班级规模主要指一个班级内学生人数的多少。班级规模首先影响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和程度。在一个人数较少、规模适宜的班级内,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课堂讨论,回答教师问题,与教师及其他同学开展正常的交往活动等。而在一个人数过多、规模膨胀的班级内,只有一部分学生能参与正常的课堂活动,相当一部分学生则被剥夺了这种权利,课堂行为大大受到限制。罗纳德·S·凯恩(Leonard S. Cahen)的一项研究发现,在规模较大的班级内,被剥夺了参与课堂发言讨论机会的往往是那些性格内向或能力较差的学生。②由此看来,班级规模所影响的不仅仅是学生课堂行为和表现,实际上它无形中也带来了学习机会的公平性问题。其次, 班级规模还影响学生课堂上的纪律表现。环境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日常交往中,每个人都有一个个人活动空间,人与人之间都保持着一定的人际距离。当人口密度过大,个人活动空间遭到别人侵占时,人们的行为要随之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有人曾在五岁儿童的学前班做过一项实验,结果发现,随着班内儿童人数的增加,儿童表现得好动,注意力分散,攻击性行为明显增加。①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发现,人数较少的班级课堂纪律往往较好,教师用于课堂管理的时间也较少。而人数较多的大班中,由于单位面积内人口密度过大,学生的个人活动空间相对受到他人挤占,这往往成为诱发学生好动争吵和产生破坏课堂纪律行为的一个主因。这种现象应引起教育工作者足够的重视。

除以上提及的诸种因素外,课堂中的各种社会心理环境因素,例如课堂教学气氛、师生人际关系、教师的管理作风和集体规范也是制约学生课堂行

③ 张维英、张海钟《座位、品德与学习成绩》,《甘肃教育》,1991 年,第 1— 2 期。

① 邵瑞珍主编《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大出版社 1990 年版,第 315— 316 页。

② Class Size and Instruction,P.202.

① Loo and Chalsa,The Effects of Spatial Density on Behavior Styles of Childern,ERIC,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1976.

为的重要因素。在各种社会心理环境因素中,对学生课堂行为影响最直接、最具体的莫过于学生集体的规范了。集体规范是学生集体在共同的生活中所形成的一种为大多数集体成员所接受的行为准则,它规定了什么样的行为是可接受的,什么行为是错误的和不能接受的。集体规范一经形成,就作为一种无形的环境力量影响和制约着学生个体的行为,使他们遵从集体所赞同的目标和价值。实践证明,健康的集体规范能有力地约束儿童的课堂行为,使他们在教学过程中认真听讲,踊跃发言,遵守课堂纪律。集体规范所以能产生这样的作用,主要是因为它无形中通过集体的压力造成了儿童对集体标准和价值的从众。心理学家班尼认为:“从众之所以能够达成,乃是因为个人希望为别人所赞许和接纳。这种力量是如此微妙,以致大多数人并不察觉到它在起作用,而且他们也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正在发生变化”。①由此看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和培养健康的集体规范,对于有效控制学生课堂行为,提高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