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学评价的范围

教学评价的范围十分广泛,从广义上讲,教学活动的范围也就是教学评价的范围。在教学评价过程中,人们往往根据不同的需要,在不同的范围内进行着评价。根据目前国内外研究状况,我们同意将教学评价的范围分为三个方面。

  1. 教学结果。对教学结果的评价,是教学评价传统的、最主要的工作范围。教学结果的评价是总结性评价,它着重测定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及提高程度,以及一般能力和学科能力的发展程度等。教学结果的评价可以帮助人们从整体上了解教学的质量,判断教学任务的完成程度和教育目标的达成程度。

  2. 教师的教学行为。对教学结果的评价非常重要,但它只能反映教学的总体水平和质量,不能及时、全面地反映教学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发展变化及其原因,不能及时提供调控信息。因此,评价只局限于教学结果的范围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对处于动态过程中的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评价。

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是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进行的,因而所得到的评估是诊断性的和及时的。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多种多样的。从教学环节的角度看就有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学习成绩的考查与讲评等一系列具体行为。具体行为不同,评价的着重点自然也就不同。例如,对备课行为的评价主要看教师是否认真钻研了教材,是否深入了解了学生,是否在此基础上对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环境等进行了合理设计,形成了完整的教学设计方案。对一堂课的评价则主要看教学目的是否明确,教学内容是否正确,教学速度、节奏是否适当,教学方法是否合理,是否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是否达到了预先的教学设计要求。对作业布置与批改行为的评价主要看教师布置的作业是否分量适当、难易适中,是否有利于学生巩固、消化所学知识并形成相应的技能、技巧;教师批改作业是否细致、认真,评语是否恰如其

分地指出学生的优缺点,能否对症下药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对教师考试、考查行为的评价主要看教师命题是否科学、合理,评分是否公平、客观,能否根据考试结果提供的反馈信息改进教学,等等。另外,从其他的角度还可以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划分,如还可分出教师的教学设计行为、组织实施行为、课堂管理行为、人际交往行为等。总之,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是教学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获取这方面评价资料,对于提高教学评价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1. 学生的学习行为。以往的教学评价大多只关心学生学习的结果,在具体评价中往往以对学习结果的评价来代替对学习行为的评价,这种状况不仅缩小了教学评价的范围,而且影响了评价的效果。

在课堂中,学生的学习行为是丰富多样和不断变化的,它们既受教师行为的影响同时又反过来影响教师的行为,即学生的学习行为是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变化发展的。通过对学生课堂动态行为的观察、评价,评价者可以获得大量的有助于了解、判定教学现状及其效率的真实资料,以及改进学生学习、提高教学质量的信息。从这个角度看,必须将学生的学习行为纳入教学评价的范围并认真加以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