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课程与教材在教学中的作用
课程是学校培养未来人才的蓝图,它体现着一个国家对学校教学的具体要求,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水平和人才培养的质量。课程与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说来,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课程与教材是教学的中介
这里所说的中介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课程与教材是联系教与学双方的中介。我们知道,教学过程是一个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构成的统一的活动过程,而这个统一的活动过程正是以教材为中介实现的。教材既是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一个基本条件,又是构成教学活动的一个核心因素。教师、学生和教材三者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使教学成为一个动态的统一过程。在这个统一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对教材的教授,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双方在共同的活动中完成着教材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 教学过程无非是实施课程的过程,教与学的关系无非是教材内容的传递和转化的关系。因此,课程与教材在教学活动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没有课程与教材,也就没有教学。
另一方面是指,课程与教材是学生认识外部世界的中介,是社会经验转化为学生个体经验的中介。课程与教材是为培养新一代专门设计和选择出来的,它们集中体现了人类千百万年积累起来的优秀文化遗产和当代最新科学成就的精华,凝聚着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所积累的基本的认识成果。学生借助课程这一媒介,就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用最经济的时间、最有效的途径去认识外部世界,从不同的侧面去了解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种种奥秘。因此我们可以说,课程就犹如一座通向外部大千世界的桥梁,通过它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世界,走向成熟。此外,学校课程与教材不是一般的知识堆积体,课程与教材的编制是建立在全面遵循学生的学习特点及其认识规律的基础上的,它是以一种最适合于学生学习掌握和应用的形式固定下来的。因此,学校课程与教材作为学生知识经验转化的一个中介,可以最大限度地切合学生的学习实际,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帮助他们顺利完成社会经验向个体经验的转化。
(二)课程与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知识源,是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基
础
在处于信息时代的当今社会,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是多方面的,如
电视、电影、书报杂志等众多的大众传播媒介。然而,真正能给学生身心发展以全面影响的主要知识来源仍是学校课程与教材。诚如前面所说,学校课程和教材汇集了千百年来人类积累的知识精华和基本经验,反映了学生学习的特点和基本规律,因而在学校中具有其他任何知识来源不可取代的牢固地位。课程与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知识源,既为学生提供了认识的主要对象,同时又对学生身心的发展施予着重要影响,是学生多方面发展的重要基础。
- 课程与教材是学生知识水平增长的基础。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是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实践证明,学生知识水平的增长是在学生不断学习、掌握学校课程的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实
现的。一般来说,中小学课程大体上提供了青少年全面发展所需的各类知识, 设置了比较齐全的基础知识科目,如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生物、化学、物理等。这些基础学科一般都包含以下一些知识要素:①(1)基本事实。这是有关自然、社会和人的客观情况以及前人在这些领域进行科学实验的典型实例。基本事实是学生全面认识客观世界及形成科学概念的重要基础,是各学科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2)基本概念。是客观事物的本质的反映。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是组成理论的基础。因此,它在中小学课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不形成概念,就谈不上科学认识,更谈不上知识水平的增长。(3)规则、规律及原理。中小学理论基础知识的核心是有关自然、社会和人的发展的基本规律与基本原理。这些知识所占分量最重,难度最大, 是理论基础知识的精髓。上述三方面的知识要素构成了不同学科的知识体系,同时也组成了中小学课程的基本内容。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就是要掌握各门学科中的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这些知识一方面是学生学习某一学科必须具备的知识,另一方面也是他们进一步学习其他学科知识及提高自身整体知识水平的基础。
- 课程与教材是学生智力、体力和各种能力发展的基础。学生智力的发展,主要是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实现的,或者说,是在学习学校课程与教材的过程中实现的。教学实践表明,智力的发展离不开知识和经验,系统的知识是学生智力发展的必要条件。而学校课程和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知识来源,给学生提供了最为全面、系统和完整的知识经验,为学生的智力发展奠定了最为坚实的基础。学校课程和教材所包含的科学文化知识,既是人类知识长期积累和整理的结果,又是人类智慧和智力的结晶,它们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人类认识的方法,这对于学生智力的发展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另外,就具体的教材设计来说,各门教材的编排往往都既要考虑知识体系本身的逻辑问题,也要考虑有利于学生智力发展的问题。因此,各门教材中一般不仅包括本科目基本知识体系,也包括对于合理的认识方法和智力活动方式的指导等内容。例如对某些学习内容的概括、分类、判断、比较、归纳、综合等等。学生通过对这些教材内容的学习,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学会了获取这些知识的认识方法,并把这些知识和认识方法进一步运用到以后的学习和实际中去。这样,学生的智力就会在掌握学习学校课程的基础上不断得到发展。当然,知识不等于智力,课程与教材提供的知识经验仅为学生智力的发展创造了一个必要条件或基础,学生智力的发展还要受其他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这一点值得注意。
发展学生的体力是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这一任务能否顺利完成,与学校课程有直接关系。首先,学校课程中的体育课是学生在校期间体力发展的重要渠道。我们知道,体育课是我国中小学课程设置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小学到中学,各年级都毫无例外地开设了占一定课时比例的体育课。体育课担负着传授体育知识、技能,引导学生锻炼身体,增强学生体质,以及进行人体科学知识和卫生保健知识教育等方面的任务,它对于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学生的体力具有重要意义。其次,学校课程的具体设置和安排也对学生的身体健康有直接影响,一般来说,在考虑学校课程设置时要合理安排各年级的课程门类、课时总量,处理好课内学习与课外活动的比例关系,防
① 参见廖哲勋著《课程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101 页。
止课业负担过重,以使学生有规律有节奏地学习和生活,做到劳逸结合,保持旺盛的精力,发展健康的体魄。否则,如果课程安排不合理,例如并进学习科目过多,课时总量过大,或者只有课内学习,没有课外活动,等等,都会给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成长带来消极影响。
同智力和体力的发展一样,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也与学校课程有着直接关系。能力是人们完成某种活动的本领,对于中小学生来说,认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操作动手能力、自学能力以及一定水平的创造能力等,是他们顺利进行学习和交往所必需的一些基本能力。实践表明,学生的这些能力都是在完成学校课程所规定的各项学习内容及实践活动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学校课程在学生能力发展上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它提供了学生能力赖以发展的各种知识经验,缺少这些凝聚着人类文明和智慧的知识经验,能力的发展不可想象。另一方面,它还全面规划着学生能力发展的主要途径,在各学科教材中均提出培养学生能力的具体要求,设计了专门的训练材料,安排了一系列课内动手操作机会及课外实践活动,如各种实验、观察、参观、文艺表演、科技活动、社会活动等等,为学生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天地。随着 21 世纪的临近,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根据未来社会的需要调整自己的教育发展战略和教改目标。其中值得注意的一个趋势就是,不少国家都将发展学生能力确定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这一趋势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课程在学生能力发展中的重要性。
- 课程与教材是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审美情趣形成的基础。青少年在校期间,也正是他们的思想品德处于快速形成和发展的时期,学校课程在学生品德的形成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一方面是由于学校课程中所包括的丰富多样的理论知识和感性经验为学生正确道德观、道德态度的形成提供了扎实的知识基础。另一方面是由于学校课程所规定的各种教学科目、实践活动为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发展提供了基本途径。首先,学校课程中规定的中小学德育课程对于学生品德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德育课程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通过这些专门设置的课程, 教育者能够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道德知识、规范和准则,初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其次,各科教材也具有德育意义。教学具有教育性,这是一条教育规律。尽管各科教材在德育中的意义和作用有所不同,但它们都是德育的途径。例如,语文教材中许多文章所阐述的事理,描写的事物和人物, 都具有美丑、善恶、是非的意义。历史、地理教材含有大量的爱祖国、爱人民等方面的教育内容。数理化等自然学科虽没有阶级性,但贯穿知识体系的辩证法因素和方法论,科学发展史话,科学家刻苦钻研的事迹等,都对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教育意义。最后,学校课程中所规定的各种实际活动,如班团队活动、课外科技活动、社会调查、义务劳动、文体活动等,也有助于学生道德知识的学习、道德情感的陶冶、道德意志的锻炼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并且,由于这些活动具有生动活泼、丰富多采、寓教于乐的特点,学生一般都乐于参加。这样它们往往能在学生不知不觉的参与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施加积极的德育影响,从而达到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的德育境界。
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审美情趣,也是学校课程的固有功能。其实, 我国古代课程中很早就有了美育课程。古代课程中的“六艺”,其中一艺是乐,就是美育课程。教育先哲孔子重诗教、乐教,认为诗教能使人温柔敦厚,
乐教能使人广博善良,诗教与乐教都属于美育课程的范畴。现代学校课程同样为美育提供了多种途径,为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一般来说,以美育为主要任务的学校课程有音乐、美术,这是学校美育的主要途径。通过专门的音乐、美术课,学生可以系统地掌握一些人类的审美经验,受到艺术美的熏陶,从中发展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与美育有直接关系的学科有语文、体育、手工劳动及数、理、化等,通过这些学科的学习,学生的审美经验可以得到扩展和丰富,审美能力能够得到提高。例如, 通过数、理、化等学科的教学,可以向学生揭示宏观宇宙和微观世界物质运动中美的奥秘,使他们懂得欣赏自然物质世界的壮观和美丽。通过语文课中文学作品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理解能力,提高他们对文学的鉴赏水平。此外,属于美育的课外活动就更多了,如戏剧电影欣赏、诗歌朗诵、舞蹈表演、游览名胜、参观各种艺术作品展览,等等,都有利于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陶冶审美情趣,增强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由此看来, 学校课程在学生审美观的形成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三)课程与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
课程与教材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一个基本因素,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它对教师的备课、上课、乃至教学评价,均有直接的影响。
-
课程与教材是教师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要保证教学活动取得预期的成功,就必须首先提出明确而切实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一般由学校培养目标、学科目标、课程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等几个层次的目标构成,通过这样一个不断具体化的完整的教学目标体系,教学的任务就可以具体落实到每堂课的实际教学活动中。一般来说,教学目标总是落实和体现在学校课程中。课程计划从宏观上明确规定着各级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各门学科的一般性课程目标(即学科目标,)教学大纲和教材则进一步对某一学科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及每个教学单元的教学任务作了具体规定。因此,教师在确定自己的教学目标时,除要依据学生的学习水平等教学的实际情况外,必须紧紧围绕学校课程规定的各级教学目标及教学要求, 深入钻研教材,在研究课程与教材上下功夫。这样,每个教师就有可能为自己的教学活动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
课程与教材是教师选择教学内容的依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些什么,教的广度和深度如何,一般不是由教师随意确定的。教师选择教什么不教什么的主要依据是学校课程,具体说就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教学大纲一般规定着某一学科的教学内容的范围、深度、结构和教学进度, 教材则以准确的语言和鲜明的图表等,清晰而系统地阐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必须以课程与教材为依据选择、确定教学内容,那种为达到升学目的而随意扩充教学内容,加大教学难度的作法, 显然是错误的。
-
课程与教材是教师运用教学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的主要依据。学校课程对教学活动有直接的制约作用,这种制约作用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的选择与运用,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课程内容的性质和特点。例如,如果教材内容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教师就必须为学生设置问题情境,采用启发的、探索的、发现问题的教学方法。如果教材内容是关于观察某种物理或化学现象的,教师
就要运用演示法或实验法,把这些现象展示给学生。另外,为了将教材中阐述的某些内容如宇宙中的天体运动、微观世界中的核裂变、细胞分裂等形象地展示给学生,就需要借助一定的电化教学手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根据课程内容的要求及变化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以使教学活动显得生动活泼,取得良好效果。
- 课程与教材是教师评价教学效果的主要依据。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评价教学效果的途径和依据是多方面的,其中学校课程与教材则是实施评价的主要依据之一。由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明确规定了教学的基本内容及教学的目标、范围、进度、作业的要求及教学法的要求等项内容,实际上也就为教师检验教学质量,评价教学效果提供了明确、具体和可供操作的评价标准。依据这些标准,教师在教学中就可通过课堂观察、提问、作业、测验、考查、考试等手段及时对自己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从而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使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