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及其规范
“角色”概念是由戏剧中借用引申而来,它是指处于一定地位中并按其相应的行为规范行为的人,而不是指行为规范或行为模式,更不是指行为本身。一个人获得了某种社会地位,他就扮演着某种角色,而这个人的角色行为便应符合社会或团体对该角色的角色期待或约定俗成的角色规范。教师角色是多重的。如美国教育学者雷道(F.Redl)和华顿保(W.Watenbery)的研究认为,一个教师兼有以下十种不同的角色:(1)社会的代表;(2)知识的源泉;(3)裁判员或法官;(4)辅导者;(5)学生行为优劣的侦察者;
(6)认同的对象;(7)父母的替身;(8)团体的领导者;(9)朋友;(10) 情感发泄的对象。①加拿大的学者珀金则以形象的比喻来阐明教师的多重职责,认为“教师是一把钥匙”;“像拱门中的拱顶石”;“像用以识别地图的图例”;“如同音乐和声中的调”等,指出“一把万能钥匙可以打开许多门;一块合适的拱顶石能使拱门安全可靠;准确的图例可以使旅行者踏上愉快的有意义的旅途;正确的调可以使得乐曲具有优美的旋律与和声”。②我国学者认为,教师要充当的角色是多方面的,诸如“知识的传授者”、“父母的形象”、“课堂纪律的管理员”、“教师——一个榜样”、“心理治疗学家”、“朋友与知己”、“替罪羊”、“人际关系的艺术家”等。③我们认为, 可将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概括为以下几种:(1)人类文化的传递者;(2) 新生一代灵魂的塑造者;(3)学生心理的保健医生;(4)学习者和学者;
- 人际关系的艺术家;(6)教学的领导和管理者等。
每一种教师角色又各有其相应的角色规范,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社会或学
① 《大教学论》,第 4 页。
① 黄坚厚《教师的多重角色》,载《教育资料文献》1978 年第 8 期。
② 珀金《论教师的作用》,王英杰译,载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教师》,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1 年版,
第 15 页。
③ 邵瑞珍主编《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455— 458 页。
生对教师的角色期待。一般说来,教师角色规范具有两大特点:一是时代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革,教师角色规范也会表现出动态的特点,往往需要进行必要的观念更新,使之具有时代感和生命力,体现出社会与时代对教育与教学的要求。二是普遍性。因为它是对所有教师的职业角色的共同要求,每一个教师都应是普遍适应的,每个教师都应在工作中朝着这个目标努力。根据教师角色规范的这两个特点,可将教师角色规范内容概括归纳如下表:
教师角色 |
教师角色规范 |
---|---|
A. 人类文化的传递者 |
①具有科学认真、热情耐心的“乐教精神”,善于激励学生学习动机, 使学生由“苦学”变为“乐学”;②具有足够数量的科学文化知识,以及合理的知识结构;③掌握精湛高超的教学艺术,如组织教学、运用教法、多道 (音声、形符、动姿、时空、综合等)表达、激励性评价、现代教学设备的使用等;④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的学习达到“会学”、“善 学”,发展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
B. 新生一代灵魂的塑造者 |
①要善于经常观察和分析每个学生的特点,掌握打开每个学生心灵的钥匙,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及时抓住有利时机,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②要善于估计情势,预料学生的发展方向,以便使教育走在他们发展的前面; ③注意引导学生的自我教育,使之成为教育的有力手段;将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教育教学工作走向科学化、艺术化;④注意针对学生的个别特点和个别差异进行因材施教。 |
C. 学生心理的保健医生 |
①具备生理。心理卫生知识,能对不同心理状态的学生进行心理鉴定, 拟定心理保健措施,掌握心理治疗的方法和行为矫正的技术;②进行生活指导和心理咨询,预防各种不健康心理,把学生从惧怕权威、缺乏自信、卑微感受、焦虑情绪等心理障碍中解放出来;③区分品德不良与个性缺陷,爱护学生、尊重学生,对学生中已经表现出来的某些心理病态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及时的心理治疗。 |
---|---|
D. 学习者和学者 |
①教师作为学生知识海洋的导航人,他必须既是一个“专”家,又是一个“杂”家,既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修养又要有广博的跨学科知识修养,并注意知识结构的不断更新,使之具有“精、深、新、广”的特点;②注意继续学习,学会终生备课;③教学相长,不耻下问,善于向自己的教育对象—— 学生学习;④及时将教学中的探索与心得、经验与教训总结整理,上升为理 论,既做教学实践者,又当教育理论专家。 |
E. 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
①建立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以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教育效果;②提倡“角色心理位置互换”,平等待人,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朋友”和“知己”;③协调教师、家长、学校、社会之间的关系和教育影响,使之一体化,产生出最佳的教育合力,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教育。 |
F. 教学的领导和管理者 |
①建立教学常规和各项规章制度,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确保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展开;②倡导自觉纪律,树立学生集体观念,使之由他律走向自律, 充分发挥集体凝聚力;③指导学生参与自身的管理;④建立教师威信,将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建立群体和谐的人际关系,使管理水平在感情的 交融中更上一层楼。 |